我們隊在76左右的時侯開始用拖拉機耕田,也開始用插秧機,割穀仍然是手工。但是人工耕田插秧一直沒被取代。分田後全麵恢複手工

所有跟帖: 

機械化是2006年以後逐步實現。現在耕田,插秧,收割都不像以前是重活。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4:18:40

還有打穀機,分田後又返回石滾打穀,不過是用拖拉機拉石滾而不是牛。現在都是收割機。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4:58:40

家父走五七下放的農村71年開始有大型和手扶拖拉機,72年個人有解放汽車,我下鄉的地方76年才開有大型中型拖拉機。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95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4:33:51

反正我們湖南到80年代末,還是腳踩打稻機。按說打稻機是最容易實現機械化的。到2000年我出國後,才聽說有聯合收割機。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4:46:07

插秧機的技術難,要模擬手指精細動作,機器是對秧苗有高要求。日本搞得早,產品的性價比不高。飛機播種是最省工最經濟的,根本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36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4:57:12

現在有插秧機,廣西不插秧,直接拋秧,很是奇怪,稻苗能均勻嗎?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5:04:02

拋秧是一把一把地拋到田裏,這樣插秧時插完手上的秧就可以補上一把繼續插,不用走出田來續秧 -66的山梁- 給 66的山梁 發送悄悄話 66的山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9:37:01

那你得間苗減少密度和無序,還得使秧苗成列。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5:05:51

現在國內在炒低空經濟概念。如果種水稻的人工成本能下來,南方種雙季稻的積極性就有了。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5:13:36

看過視頻,好像是江漢平原水稻用飛機撒藥,自動插秧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5:24:55

嗯。當年雙搶把人累個半死,心想少吃兩口也罷。算算多付出的熱卡,時間和身體折舊,真是得不償失。不計成本圖高產是致貧之道。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5:43:42

明白你為啥那麽多仇恨了-:), 我沒累成那個樣,也從來沒餓著。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5:54:53

北大荒也有無人機,也有飛機撒農藥。 -f2022f- 給 f2022f 發送悄悄話 f2022f 的博客首頁 (281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5:46:25

我們那裏以前種雙季稻,現在又隻種一季中稻了。另外冬季種一季小麥,這也算兩季了。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5:32:03

自動打稻機是很簡單的,可能小型柴油機產量不夠,柴油不夠,或者電力不足。我們那裏60年代就有磨麵機。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4:59: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