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本人在當了兩年多的知青後就有幸遇到了恢複高考的好時光,但那段經曆終身難忘。我是“上山”到遠離城市十分貧窮的山區當“地球修理工”,一群十六七歲的孩子,每天從早到晚要幹十幾個小時的強勞力,不僅沒有工資,而且常常吃不飽飯。那些年的心態曆程可以用8個字概括:從“熱情”到“失望”,轉“迷惘”至“絕望”。大部分的家長送子女上山下鄉實屬無奈,由於自身也生活貧困,而我所在的山區農民普遍對知青的到來並無好感。隻有少量農村幹部,可以趁機向知青和他們的家長撈油水,才高興有“知青”去並留在那裏。
這是多市人網友的親身經曆,不是我的,和您分享一下:
所有跟帖:
•
農村並不缺知青去幹農活。知青在我們那裏與社員一起勞動掙工分,但是因為玩得多,公分掙得少,年終結算都超支,隊裏免去不用還。
-方外居士-
♂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08:29:25
•
您沒看到這位網友在說什麽嗎?
-蔣聞銘-
♂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08:54:11
•
那裏是從知青的視角看問題,我從農民的視角看問題。知青覺得他們受苦了,農民覺得他幹活基本沒用還礙事。
-方外居士-
♂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09: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