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開前的中國農村(ZT)

改開前的中國農村(ZT)

1979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農業問題的決議草案中說:

從1957年至1978年·全國人口增長3億·非農業人口增加4000萬·耕地麵積卻由於基本建設用地等原因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因此,盡管單位麵積產量和糧食總產量都有了增長,1978年全平均每人全年的糧食大體上還隻相當於1957年·全國農業人口平均每人全年收入隻有70多元,有近四分之一的生產隊社員收入在50元以下,平均每個生產大隊的集體積累不到一萬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維持簡單再生產。

這段話大體反映了農村現狀特別是決策層對問題的認識。

首先是農業嚴重落後和農民普通貧困。按人口平均的糧食占有量大體停留在1957年的水平,按人口平均的棉油占有量則低於1957年水平。1976-1978年三年淨進口糧食265億斤還挖了糧食庫存幾十億斤。1978年,進口糧、棉、油、糖花了21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五分之一。農業的嚴重落後也影響到城市人的生活,許多生活必需品都要憑票供應,由於長期實行農業為工業化積累資金的政策,加上人民公社製度的弊病,相當部分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農民1965年從集體分得收入52.3元1976年為62.8元,十一年間增加10.5元,每年增加不到1元。至少有兩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不得溫飽。許多了解農村形勢的領導人都發出了強烈的呼籲。陳雲闡述調整的必要,反覆強調的第一條理由,就是因為要“穩住”八億農民。三中全會通過的兩個文件都是有關農業的。

八億農民有兩億人年收入不足50元,口糧(毛糧)不足300斤,折成可以吃的糧食不過200斤出頭,這意味著至少有兩億人不得溫飽。還有相當多的農民也在溫飽線上徘徊。甘肅省通渭縣就是一個貧困典型。從1958年到1976年,除一個年度外、糧食總產量十八年低於1949年。十八年靠吃返銷糧。平均分配收入低於40元,口糧不足300斤,吃救濟的窮隊占87.7%。社員無錢買布買鹽,遇災逃荒要飯,學齡前兒童大多沒子穿、80%的青年是文盲。許多為中國革命作出過較多貢獻的老區人民,同樣過著貧困生活。延安的街頭小巷,衣衫破爛的乞討者眾多。這種情景使前去探訪的記者和知情的老幹部為之動容。1977年6月,萬裏上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後,調查發現,全省28萬個生產隊中,隻有10%的生產隊能維持溫飽;67%的隊人均年收入低於60元,40元以下的隊約估25%。這意味著,安徽省4000萬農村人口中竟有3500萬以上的人吃不飽肚子。萬裏下鄉調查三個月,所到之處,詢問農民最大的願望是什麽? 農民的回答:第一是“吃飽肚子”,第二是“吃飽肚子”,第三還是“吃飽肚子”。“這樣低的要求我何選不能使他們滿足!”這位中共高級幹部為之流淚,感到震驚:“搞了快三十年的社會主義,怎麽還這麽窮!” 萬裏載二十年後回憶起說:“我是在農村長大的……但到農村一接觸,原來農民的生活水平這麽低啊,吃不飽,穿不暖……真是家徒四壁呀。”

在1978年12月10日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陳雲的話說得同樣尖銳,他說:“建國快三十年了,現在還有討飯的,老是不解決這個問題,農民就造反,支部書記會帶隊進城討飯。”有這種緊迫感的不隻陳雲、萬裏。在這次決定中國形勢就不能擺脫被動局麵。”有人說:“四川有一批生產隊不能進行簡單再生產·大部分生產隊隻能進行簡單再生產,不少農民口糧在300斤以下”有人說:“寧夏西海固地區解放以來人口增長2倍,櫃食增長不到1倍,連簡單再生產也有問題。”有人說:“西北黃土高原,人口2400萬,極食畝產平均隻有170斤,有的地方隻收三五十斤·口糧在300斤以下的有45個縣·人均年收入在50元以下的有69個縣。”

領導層已有不少人認識到,農村發展的老路已經走不下去了。必須改弦更轍。這也說明,為什麽三中全會討論通過的兩個文件都是有關農業的:一個是<中共中央加快農業發展若幹問題的決定(草案)),一個是〈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

原文鏈接:

改革開放前的農村情況

 

 

所有跟帖: 

中共中央的決議,文件都是指普遍現象.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06:54:24

這樣的總體數據,普遍現象,有人卻在這裏,說他們村天天殺豬,農民的日子好過城裏人。不是信口雌黃能是什麽? -蔣聞銘- 給 蔣聞銘 發送悄悄話 蔣聞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07:11:42

村裏天天殺豬是天方夜譚。7%的耕地養活21%的人口隻是忽悠。 -蕭嵐- 給 蕭嵐 發送悄悄話 (33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07:22:26

毛死後12年,中國人均日攝取熱量,才勉強過了2400卡路裏,WHO的饑餓線。這計入了所有的食物,穀物、薯、豆、油、肉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43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08:06:19

大家別忘了,那時無論生產還是家務都是靠muscle power。哪家有洗衣機?日常體力消耗大,自然需要比今天更多的燃料。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08:21:45

下麵一圖勝千言。曲線顯示,貫穿整個毛時代,中國人的日攝入熱量都低於印度人,是世界上最餓的民族。歌頌毛的該閉嘴了吧。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155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08:39:37

黔東南每年收割之後,全村人都把屋門鎖上,提起籃子和口袋,在隊長帶領下喜氣洋洋的南下到廣西要飯。帶回來後洗淨曬幹備用。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08:17:07

67年四川鬧災。在貴州就看到火車頂上爬滿了人南下要飯。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08:27:08

貴州地無三尺平,2024年糧食自給率69%,廣西群山連綿,糧食自給率71%,那時候更差,去廣西能討到飯嗎?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15:54:55

你喋喋不休的平原富裕論毫無根據。歐洲最富的是阿爾卑斯山地區的瑞士、德南、意北、奧地利。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17:05:09

反而是,從滿洲到烏克蘭的歐亞大草原,曆史上一直是文明窪地。適合萬馬馳騁,鐵流滾滾的勇士們。 -十具- 給 十具 發送悄悄話 十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8/2025 postreply 17:14: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