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有中樞神經係統,所有的脊椎動物都有中樞神經係統。中樞神經係統支配著人的行動,思維,呼吸等等。支配四肢的中樞神經壞了,人就癱瘓了,支配呼吸的中樞神經壞了,人就死了。可見中樞神經係統對人類的生存是多麽的重要。那麽人類社會,是否也有類似於中樞神經係統的東西呢?倘若有的話,是什麽呢?是經濟?誠然,經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國家的經濟不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會下降。如果很不好了,就會民不聊生,引起動蕩。但是它能算中樞神經嗎?又或許是科學,技術?又或許是思想?我不知道什麽對於當今社會有類似於中樞神經係統的作用。直到今年的911,2024年九月十一號,我突然看到了一個係統,當今社會缺了它,真的就幾乎癱瘓了。
九月十一號,我陪朋友到費城的賓大醫院去做治療。賓大醫療係統是一家具有很高的醫療水平和先進技術設備的醫療係統。根據US NEWS & WORLD REPORT, 2022 年排名,賓大醫院排名賓州第一,全美前第十三,世界第五十三。很多病人都慕名而來。朋友家住在費城西北方向約一小時車程的小城。如果不是堵車,一個小時開到是沒有問題的。但從整個西邊到費城隻有一條高速公路,76 號州際高速。這條路整天都是非常的繁忙,堵車是常事。朋友和醫院約在九點半抽血,十點半看醫生,一點十分輸液治療。醫院要求她九點一刻到醫院登記。為了保證不遲到,我們不到七點就出門了。仲秋的早晨,太陽剛剛從東方露出半張臉,金紅色的霞光,逐漸的變得耀眼,托出了太陽的另半張臉,照在方有幾葉初紅的樹頂上,如一幅幅的油畫,迅速的向後飛去。清秋千裏,碧空如洗。但911的陰影,卻籠罩在人們的心頭。凡是在那一年有記憶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可怕的一天。我清楚的記得那一天的情景。那天上午,我們正在公司上班,有人說收音機裏在廣播新聞,紐約世貿大廈和華盛頓五角大樓被恐怖分子用客機撞擊了。人們都紛紛從自己的座椅上站起來,透過隔板,互相張望著。人心惶惶,好像個別膽小的女士開始哭泣。不久,公司就宣布讓大家回家,不上班了。我一路上開車回家,同樣是一年的仲秋,安寧的小路,清淨美麗,二十三年前的全球變暖還沒有那麽嚴重,雨水充分,秋色怡人。誰能想到,不遠的城市裏,上千的人正在死去。回到家裏,我公公婆婆在,我讓他們打開電視機,電視裏正不斷的播放著可怕的畫麵。小布什憤怒的向著不知道的敵人盲目的宣戰。向誰宣戰,到哪裏去打呢?都還尚未可知。一個有著全世界最強武備的國家,就這樣,被襲擊了,聞所未聞(不過雖遠必誅後來是真的實現了)。那一天,成為了永遠的噩夢。911,總覺得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鬥轉星移,多少個911過去了,似乎也沒有什麽特別的事發生。把時間拉回到當天,不到八點,我們就到了醫院。登記注冊的人排了一長隊,不見動靜。有什麽問題嗎?突然,隊伍開始移動了,而且很快。我們還挺高興的,覺得應該是一切正常。快到我們時,發現不對,隻聽計算機後麵的工作人員說,電腦係統出問題了,先寫下每個人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電腦好了以後再登記。請大家靜候。911,一個不好的兆頭,終於出現了。聽說朋友的治療安排在911,心裏總有些隔應。但又覺得不會那麽倒黴吧,真的要碰到什麽不順的事兒嗎?怕什麽,來什麽。候診室裏,已經等待了很多人,門口新到的病人還在絡繹不絕的進來。可每人隻等到同樣的一句話,電腦係統壞了。等了一會兒,一個大約是管理人員的戴眼鏡的男子出來向大家宣布,現在尚未找到問題所在,IT部門正在勤奮的努力查找問題,但什麽時候能修好不知道,每半小時會向大家更新一次情況。我一聽就覺得不妙,以我多年軟件工程師的經驗,這麽久還找不出問題,恐怕一時半會兒是修不好了。英雄所見略同,聰明的醫生們可能和我想的一樣。一會兒,一個高高瘦瘦的和一個稍矮稍豐滿的女醫生來到登記站(兩人都三四十歲的模樣,白人,挺漂亮的)和管登記的工作人員商量,要他們列出今天尚未來醫院的病人,然後打電話告訴他們不要來了,時間另行安排。我一聽,覺得情況更是不妙,我朋友,今天恐怕要白來一趟了。說來有些奇怪,賓大醫院的醫生們,好像都是白人,且沒有大街上常見的那種大胖子。人們到米國,常常能看到很胖的大胖子,其實那多是一些藍領,胡吃海塞,導致發胖。米國的知識分子,還是很注意健康的。我上班的公司一千多人,隻看見一兩個黑人。而且鮮有胖子,即使是老黑,也不胖。言歸正傳,我到登記台去問,我朋友是否能先去抽血?抽血是在另外一邊的屋子。可是那人說,沒有電腦,什麽都幹不了,那邊也幹不了,你等著吧。我和朋友說,咱們自己到那邊問問去。到了對麵治療的登記台,朋友問是否能先抽血,那人說你今天是有治療嗎?朋友說是的。那人問了朋友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果然發現已經預備了朋友套在手腕子上的碼條。那人幫朋友帶上。說你是應該在這裏等抽血,但現在電腦壞了,什麽都幹不了。隨之又問,你需要看醫生嗎?答,是的,抽完血要看馬丁醫生。另一個工作人員馬上說問問馬丁醫生,是否要在抽血前看。不一會兒,問來了,馬丁醫生也很靈活,說既然現在不能抽血,就先看醫生。於是我和朋友又回到了另一邊去等待看馬丁醫生。我不禁暗自慶幸,幸虧我提醒朋友去問一下,否則在這邊傻等,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看上呢。又等了半天,終於等到了馬丁醫生。馬丁醫生是位白人女醫生,五十開外,身材不是很高,但很勻稱。她是屬於科主任一級的大夫。平時很忙,新病人要看她,是很難約到的,要等很多時日。她拿出了一張紙,準備記錄,然後無奈的說,今天我們隻能回到過去了。她問了一些情況,可以看到,她用筆寫字既不習慣,也不快。其實在米國,很多人用筆寫字很差,根本不像一個有高等學曆的人。那是因為他們/她們從小就是用的計算機,很少用手寫。馬丁醫生當然是醫學博士,可她寫字,像個小學生。朋友的腳上長了一些紅斑,她問馬丁醫生那是不是藥物反應。馬丁醫生說不是,她說像蟲子咬的或者是真菌感染。她說這方麵她沒有經驗,然後隻見她對著電腦看了起來。一會兒她說她可以開一個治療真菌感染的藥膏,如果四十八小時不起作用就不要用了,要去看皮膚科大夫。然後她就讓朋友看電腦上的照片,那是她剛從穀歌搜索來的,真菌感染的照片。她說她就想讓朋友看看她找的對不對。然後根據穀歌上的信息開了方子(據朋友說,真的起作用了)。這真是頗有意思的事,我想這樣的看病方法,也許,我也可以。怪不得AI也可以看病。難道醫生真的也會有失業的那一天嗎?這時已經十一點左右了,電腦係統還沒有修好。馬丁醫生說,她擔心朋友的治療時間較長,當天可能來不及做,可以先抽血,然後過兩天再來做治療,屆時就不用抽血了。然後她又說,你們可以先回家,等電腦好了,她打電話,朋友再來。朋友聽了覺得不可行,我也覺得不妥,76 號公路那麽堵,回去再來,黃瓜菜都涼了。朋友說她可以等,馬丁大夫似乎不太有信心,她說你最多隻能等到三點,若三點電腦還沒修好,肯定來不及了,你就回去吧。朋友有些擔心,怕治療遲了影響效果。馬丁醫生說那沒有辦法,就像飛機場,電腦壞了,怎麽起飛呢?是啊,眾所周知,2024年七月十九號,微軟係統大範圍技術故障擾亂了全球的航班,銀行,媒體,交通和醫療等各行各業的正常運行。上千航班停飛,醫院無法看病,銀行無法轉錢,全球受到的顯著民生影響幾乎是由東至西,先影響大洋洲和亞洲(UTC 04時即當地時間正午前後),再到歐洲(清晨6時左右),最後到美洲(剛踏入19日半夜)。計算機,互聯網,曾幾何時,人們為先進的技術而歡呼雀躍。所有,所有的一切,從軍事,航天,醫療,教育,到每天的買菜做飯,無一不收益於這無所不能,無處不在的計算機,互聯網。從前需要月餘完成的工作,今天隻需幾分鍾便搞定,而且既快又好。從前要一筆一畫寫下的病例,需要很多空間保持的記錄,需要一大張一大張的X光照片,現在無需任何紙張,任何照片,全部都在計算機裏,可以隨時調出,放大觀看。又因有了計算機,人類享受著各種高科技的設備,比如CT,核磁共振,內窺鏡手術,各種先進的治療,使多少人從死亡的邊緣,回到健康的狀態。計算機,互聯網,讓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是信手拈來。通過微信,大洋兩岸的人,可以享受無限的免費通訊。又比如網購,在米國輕輕的手機一點,各種商品立刻從瓷國各地寄出,直送到國內的家門口。這無所不能的計算機網絡啊,讓人們越來越欣賞它,依賴它,以至於,離不開它!就比如,當計算機係統宕機時,諾大的一個賓大醫院,什麽都幹不了!抽血,治療,拿藥,檢查,甚至於手術,都無法進行。候診室裏人越來越多。但不得不說,病人雖然多,候診室足夠大,每人都有座位,有水,有廁所,病人也很安靜。我的朋友下定決心死等。於是我們又來到了抽血的候診室。這裏也已經等了許多人。又等了一會兒,這時已經十二點了。出來了一個男子,自稱是經理。他說,由於計算機係統仍然沒有修好,請約在十一點以前治療的病人登記,醫院會為他們重新約時間,登記完後,就請離開。而約在十一點以後治療的就請留下來等待。我的朋友想去問問她約在九點半抽血,一點十分治療,是否也可以留下。還沒等到她問,馬丁醫生就打來了電話。馬丁醫生說她收到了通知,說計算機有可能過一會兒可以恢複部分功能。馬丁醫生說朋友今天可以先抽血。讓朋友趕快去登記,別錯過。朋友千恩萬謝之後,馬上到登記的窗口,說馬丁醫生讓她登記抽血。但登記窗口後麵的人說,計算機尚未恢複,還不能登記。朋友又回到座位上焦急的等待著。這時有一位工作人員過來,問朋友是否要登記重新約,朋友焦急的說,馬丁醫生要她今天先抽血。那人問你是幾點治療?朋友說一點十分。那人說,那你等著吧。我的朋友好像中了一個大獎一般,她是可以留下來等待的!她是那很少的,沒有入另冊的人,她感覺好像撈到了救命的稻草!為什麽她會感到如此的幸運呢?因為她從來都是約在上午治療的,隻是這一天上午恰巧滿了,就給她安排在了下午。本來她是不甚滿意的,確誰知恰是塞翁失馬,正是這不如意,為她換來了如意。世上有如此的巧事,她怎麽能不感到幸運呢?這醫院的思路也及有利於我的朋友。一般我們都覺得,約在前麵的人應當先做治療,後麵的人應該重約。誰知醫院讓先約的人們回去了,留下了後約的病人。上天,就這樣把運氣砸在了朋友的頭上。這時候診室裏的人已經所剩無幾。還沒來的人,已經由醫院通知不要再來了。而約在十一點以前的人,又都回去了。大多數等候的病人還是頗有涵養的,他們/她們登記之後,都不聲不響的離開了。以我在瓷器國看病的經驗,這起碼會引起病人的不忿,為什麽早約的人要回去呢?據理力爭是難免的。但這裏的人雖有涵養,也不是鐵板一塊,我朋友邊上隔一兩個座位,就坐了一位非常不平的女士。她是約在十一點之前的。她沒有走。過一會兒,一個護士過來了,告訴她今天實在不能給她安排,大約要第三天為她治療。護士的態度極為溫和,但女士的情緒已經失控,哭了起來。她說她下個星期三還要有另一個治療。兩個治療隔得太近了。她不斷的叨嘮著,說自己太倒黴了,所有倒黴的事都讓她遇見了(這更讓我的朋友珍惜自己的幸運),她的嘴裏甚至蹦出了幾個髒字。護士一直安慰著她,最終,她離開了。計算機啊,它可以停止病人的治療,這治療,或許對病人是至關重要的。然而沒有計算機,天王老子來了也沒用。我的朋友不斷的試圖從手機連到醫院的網站,她知道,如果連進去了,就說明修好了。突然,她連上了,又是一陣激動,治療有望了。
過了一會兒,朋友就開始了治療,就是輸液。賓大的醫院條件很好。每個人有一間治療室,裏麵有各種設備,醫用物品。病人有一張可坐可躺的沙發。還有一個家屬坐的椅子,還有電視。護士都非常和藹可親。一進去就有人先來問是否需要熱毯子,是否需要吃點什麽,喝點什麽。醫院免費提供小點心和各種飲料。治療期間,還有專門的按摩師,問是否需要按摩,也是免費的。朋友覺得按摩不錯,就同意了。按摩時,朋友可以自己點播喜歡的音樂,一邊放音樂,一邊按摩。朋友說按摩很舒服。順便說一下,朋友也已經退休了,她用的是社安的醫保。凡是工作十年以上積累夠四十個點的人,到六十五歲就可以享受這個醫保。這個醫保分兩部分,A和B。A部分是管所有的住院部分的花費。B部分是管住院以外的花費。A部分是免費的,而且是管百分之百。B部分是每個月交一百多元。而且隻能管百分之八十。自己要付百分之二十。但你可以買另外一個附加保險,一個月也是交一百多。這樣百分之二十就由那部分保險付。但你還要買藥的保險。牙的保險也要自己買。估計一個月要五百刀左右。如果是兩個人,就是一千刀左右。但如果你的收入低於一定的金額,州裏會提供免費醫療保險。在賓州,2024年一個三口之家年收入25,820或以下的,個人年收入15,060或以下的,就可以享受免費醫療保險。這與這個地球上的某些地區有著很大的不同。在那裏,免費醫療,隻與權高位重有關。低收入,焉能獲此殊榮。在這裏有了這些保險,看病就不需要花錢了。特別是A部分,如果你住院了,全由A部分出,連住院的飯費在內,並且提供附加的營養品。自己一分錢不用花。當然,米國的醫院是不會讓你常住的,一旦可以出院了,立馬就讓你出院。米國的醫院是沒有護工這麽一說的。一切都由護士負責。但他們的護士是有分工的。有的護士負責一些簡單的護理(那是護士助理),而級別高一些的護士負責比較重要的護理以及和醫生的聯係。米國的注冊護士有碩士學位,他們/她們也能看病,開處方並且有較高的收入。醫院也為住院病人提供理療服務,倘若病人說想要一個助步器,理療師會立馬為你拿來一個嶄新的沒有拆封的助步器,而且出院時可以帶回家。都是免費的。如果病人在出院時還不能恢複到完全自理,他們還會安排人上門服務。在賓大醫院,所有需要手術的病人,都是單間病房,而且病房中還為家屬準備一張可以拉開為床的沙發,一個家屬可以住。但他們不是讓家屬來陪床護理的,完全是為病人和家屬提供一個人性關愛的環境。病區準備有冷熱的飲水,還準備有一些小餅幹,微波爐等。這與某些地方的醫院又有很大的不同。言歸正傳,再回到朋友的治療室。為了確保朋友的輸液沒有不良反應,一個護士會在房裏陪她大約十五分鍾。這十五分鍾沒什麽事就開始了聊天模式。護士說她們的工作時間是早七點到晚七點。一天工作12個小時。什麽?12個小時?我們都不甚驚詫。但是,我們一個星期隻需要工作3天。哦,我們似乎為她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她說今天護士們都感覺非常沮喪,因為電腦係統壞了,她們什麽都幹不了,很多病人得不到治療,拿不了藥,甚至手術都可能受到影響。我們說是啊,我們看到有一個病人都哭了。我們說今天是911,她說是啊,她也在想,哇,911,這日子。她說我的朋友是非常幸運的,這個我們自然已經是感恩不已了。這個護士看上去已不年輕,她說她隔一天工作一天,連續工作三天她受不了,她說年輕人喜歡連續工作三天然後休息四天。雲雲。十五分鍾很快就過去了,我的朋友沒有什麽不良反應,她就出去了。過了一會兒,另一個護士進來說電腦又宕機了。我們又一次經受了五雷轟頂的感覺。“不過你們的藥已經拿來了,沒有問題”。她接著說。我們又經曆了一次如釋重負的感覺。當然,最深刻的感覺,還是幸運!這是怎樣的一天啊,倘若是個演員,那一定是體驗生活的好機會。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痛定思痛,回來之後,我就想,賓大醫院的計算機係統怎麽沒有雙機並行的係統呢?以前我工作時,有些對於計算機係統要求較高的用戶都會有所謂的雙係統並行運行,一個係統壞了,另一個還能運行。現在很流行的雲係統,都可以在不同的地點提供雙係統同時運行,這樣一個地點出問題了,比如是地震了,房倒屋塌了,另一個地點的係統還能保持運行。我說他們為什麽不用雲係統呢?老公說可能他們為了保證私密和安全吧。嗯,也許吧。但現在的雲係統也可以做的很安全的呀。或許,他們還沒有轉到雲係統。我知道,轉到雲係統,是需要很多技術方麵的改造的,需要一筆投資。
這一天的經曆,實在是出乎意料,頗為顛覆。我沒有想到這麽大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個醫院,會因了計算機的宕機而癱瘓。我的朋友啊,百年不遇的事,讓她遇到了,她是不幸呢還是幸呢?我的腦子裏蹦出了四個字,中樞神經。計算機係統,能否算當今世界的中樞神經呢?
寫於 2024年 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