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時讀到過1957年的新觀察,上麵有一篇《小天分人的生與死》,當時沒讀懂。以後再也沒看到。那時的新觀察是全國頂級雜誌。57年在上麵發表文章的後來多數成了右派。我心有不甘總是在網上找。結果最近看到了,是王統照1947年的作品。王統照生前是山東文聯主席,也是陳毅的良師益友。重新找到這篇文章我當然非常高興,認真地去重讀。不料還是沒有讀懂,原因是廢話太多讀不下去。想了很久我明白一個道理:以前的文字信息量小,有東西讀都是寶貝,所以作家有意添很多有滋味的話進去。有時故意賣個關子把你引導到一種錯誤的猜測,留到最後用事實駁斥你的錯覺讓你佩服不已。好比加味精。但是現代人等著要辦事或者看更多的文章。哪有這耐心彎彎繞!所以說時代的進步造成了不同的優劣標準。同時我想到了魯迅。看他的文章從不覺得有一句廢話。他自己也說寧可把一本小說縮減成一篇短文也不願意把一篇短文拉扯成一本小說。為的就是沒有廢話。時隔一個世紀,日曬雨淋大浪淘沙,還是他的文章經得起風化。脫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