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長江三角洲)和廣東(珠江三角洲)養活了全中國。不信? 查一下每年上繳中央財政收入

各省上繳中央稅收排行榜

新浪財經頭條

來源:常識流通處

去年各省市淨上繳中央稅收:

上繳中央稅收最多的是廣東省,達到9295.79億,其次是江蘇省6650.46億,這也與GDP總量排名一致。最少的是青海省164.1億。

中央轉移支付最多的是四川省,5768.17億,四川是我國戰略縱深之地,出於戰略考慮中央四川的轉移支付最多也屬於意料之中。

中央轉移支付最少的2個省份是寧夏和浙江,浙江上繳中央稅收排第四,轉移支付卻是倒數第二的省份,可見浙江在為國家的戰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淨上繳中央稅收最多的依舊是廣東省,達到7308億,廣東以一省之力養活了半個中國。

排名第二的省份是江蘇省,第三是浙江省,另外2個淨繳稅收為正值的省份是山東和福建。

淨上繳中央稅收最少的省份是四川省,為-3077億。其實四川省的上繳中央稅收並不低,達到2690億,超過福建、安徽、湖南、河南等省份,僅次於粵、蘇、浙、魯四個省,隻是因為中央對四川的轉移支付較多,所以淨繳才會最低。

這絕對是實力的象征,畢竟都是真金白銀的上交。蘇州真的是我國經濟第五城,其淨上繳中央稅收達到1505.9億元,雖然與北上廣深存在差距,但是也力壓成都、杭州,為全國第五,就是城市等級不夠。

不得不要說的是長沙,其淨上繳稅收超過了南京,達到914.1億元,讓鄭州、無錫、寧波等同級別城市很尷尬。

惠州竟然上榜,是不是很意外。要知道惠州的經濟總量僅僅4221.79億元,處於全國第54。

上繳中央稅收,超400億名單,石家莊赫然在目,而GDP遠超石家莊的武漢、濟南、合肥、蘇州、重慶、唐山反而看不到蹤影,石家莊的稅負太重了,好事都輪不到石家莊,上繳稅收卻能遠超許多GDP強市,豈非咄咄怪事!

廣東省不愧為我國經濟第一大省,即便是經濟實力,在最真金白銀的淨上繳中央稅收超400億元城市,也有6市上榜,包括深圳、廣州、東莞、佛山、珠海和惠州。或許有人沒有想到珠海和惠州也如此強。

江蘇省僅有3個,即江蘇省三巨頭“蘇州、南京、無錫”。而像南通、常州、徐州這樣的經濟在7000億元以上的城市,它們的淨上繳中央稅收未能突破400億元。

山東1個,就是經濟第一大城市青島,而濟南竟然沒有上榜,有些出乎意料。

 

分析2020年各省財富數據,整個北方省份拿出的淨上繳,僅占全國總額的19.76%,而南方省份的貢獻超過了80%。

基本結論:2020年,受疫情影響,多數省份經濟增速放緩,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債務率普遍升高。

我們對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經濟財政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以省、直轄市、自治區為單位,篩選出經濟總量增速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偏低的地區,以供大家參考。

 

省級行政區經濟運行整體情況

 

GDP總量方麵:根據各省(市)統計數據,31個省級行政區中,2020年GDP總量排前五位的分別為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浙江省和河南省,其中廣東省和江蘇省均突破10萬億元,分別達到11.08萬億元和10.27萬億元;GDP總量排後五位的分別為甘肅省、海南省、寧夏自治區、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其中寧夏自治區、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GDP均在5000億元以下。

GDP增速方麵: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各省經濟增速較2019年普遍下滑,當年GDP增速排前五位的分別為西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安徽省和甘肅/河北/寧夏/重慶,增速分別為7.8%、4.5%、4.0%、3.9%和3.9%(甘肅/河北/寧夏/重慶增速相同);GDP增速排後五位的分別為北京、黑龍江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和湖北省,其中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增速不超過1%,而作為疫情的重災區,湖北GDP較2019年下滑5%。

 

天下財賦,大半出江南

 

從公布的數據看,2020年全年有8個省份出現了財政盈餘,對中央財政是正貢獻,這是相當靚眼的成績。不得不表揚一下優等生,他們分別是: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天津、山東、福建。

如果按大的地理區域分,長江以北有三個省份,以南有五個省份。天津和山東,為北方掙臉麵了。如果按真實貢獻,則又是另一番表現,江南,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江浙滬,毫無疑問地,貢獻了全國一半以上的淨上繳中央稅收。減去轉移支付,正向的8個省市共淨上繳27820.54億元,其中一半應為13910.27億元。江浙滬淨上繳共14484.79億元,比全國淨上繳的一半13910.27億元還多出了574.52億。

自南宋以來,天下財賦,半出江南。時至如今,格局未變,且還有加深的可能。因為原來經濟發達的東北,如今已成了巨大的財務黑洞,黑龍江竟然成為全國拿錢第二多的省份。僅次於有災後重建任務的四川。如果按幾大都市圈比較,細析下來,京津加起來4634.56,正好相當於一個江蘇,算上河北-1973.45之後,京津冀都市圈實際淨上繳為2661.11億元。珠三角隻有一個廣東,7308.3億元。如果減掉也被劃入長三角的安徽-1515.2億元,長三角的淨上繳為12969.59億元。此外,就連以前時有時無的山東和福建,也各自貢獻了863.67、529.22億元。如果以長江劃線,則北方幾個優等生京津魯共貢獻了5498.23億元,約等於全國優等生成績的19.76%。

 

甘寧青藏,倒掛最懸殊

 

有幾個省,我們知道窮,但沒想到有這麽窮!青海,上繳164.1億元,伸手拿了1471.85億元,差不多是9倍之差;西藏,上繳217.76億元,伸手拿了2021.77億元,差不多是9倍之差;寧夏,上繳266.44億元,伸手拿了984.72億元,差不多是4倍之差;甘肅,上繳723.3億元,伸手拿了2950.69億元,差不多是4倍之差。如果按人均算的話,西藏以人均4.94萬元的數據,高居榜首。而杭州市的人均最低月工資標準是3321.6,年均39852元,差不多還差一萬才能夠到西藏人均拿的。相比之下,廣東、上海、浙江等省,則是正向四五倍的差距。

 

人均“拔毛”,上海過2萬

 

按人均貢獻,長三角人均向其他省份貢獻稅收8315.68元,還不包括本省用度。其中,上海人均22046.29元、浙江人均6809.73元、江蘇人均5433.5元!

廣東人均5799.66。但考慮到不出產的粵北等地,其實珠三角核心區的人均貢獻,可能會過萬。就連現在直喘氣的山東,也人均貢獻了850.67元。有個數據很奇怪,全國共上繳中央稅收78305.3億,但給各省轉移支付85113.75億,還虧空6808.45億元。中央真的是很不容易了。保存一下下麵這個賬本,看看今年誰最努力、誰最辛苦,誰又最無力。

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國經濟發展造成較大衝擊,地方經濟、財政增速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各省之間差異較大,為展現地區內差異,我們篩選出GDP增速、一般公共預算增速低於所在省或自治區的地級市。

GDP增速偏低的地區

2020年,全國GDP同比增長2.3%,湖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北京市、河南省、天津市、青海省、上海市和陝西省GDP增速小於全國水平,其中湖北省(-5.0%)、內蒙古自治區(0.2%)、遼寧省(0.6%)和黑龍江省(1.0%)GDP增速小於1%,北京市(1.2%)、河南(1.3%)、天津市(1.5%)、青海省(1.5%)和上海市(1.7%)增速小於2%。

地市級層麵,為消除區域之間的差異,我們將各地市級GDP增速與所在省份數據進行比較,篩選出小於全省水平的城市。其中西藏數據較少予以剔除,新疆地市級、地區、州之間差異較大予以剔除。

2020年,共有105個地級市GDP增速低於全省數據,廣東省、江蘇省和安徽省涉及的地市級數量較多,分別為11個、8個和6個。其中漳州市、葫蘆島市、撫順市、海西自治州、商洛市、安康市、延安市、北海市、焦作市、商丘市、七台河市、黃岡市、黃石市、荊州市、鄂州市、隨州市、鄂爾多斯市、呼倫貝爾市、通遼市和巴彥淖爾市GDP出現負增長。

一般公共預算增速偏低的地區

2020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3.9%,湖北省(-25.88%)、天津市(-20.2%)、黑龍江省(-8.7%)和新疆自治區(-6.4%)低於這一水平。

地市級層麵,共有74個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低於全省水平,有40個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出現負增長,其中襄陽市、宜昌市、七台河市、恩施州、荊門市、桂林市、黃岡市、黃石市、孝感市和柳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降幅較大;四川省、湖北省和廣東省涉及的地市級數量較多,分別有8個、7個和6個。

各省債務率

我們根據各省市公布的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餘額和2020年各地GDP進行比較,負債率排前五位的分別為青海省(81.65%)、貴州省(61.64%)、內蒙古自治區(47.63%)、寧夏自治區(47.41%)和天津市(45.22%),排後五位的分別為廣東省(13.83%)、江蘇省(16.77%)、北京市(16.80%)、上海市(17.81%)和河南省(17.86%)。整體來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2020年負債率均同比上升,其中青海省、天津市、甘肅省、黑龍江省和江西省增幅較大,超過6個百分點,遼寧省、江蘇省、福建省、廣東省、上海市、北京市、湖南省和浙江省增幅較小,低於3個百分點。浙江省的舟山市2020年GDP增速較大,對全省數據產生影響,故全省GDP增速標準為3.3%。

總結

2020年,受疫情影響,多數省份經濟增速放緩,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債務率普遍升高,分地區來看,各省表現可以簡單進行概括:

“失速”的東北和華北,“不溫不火”的西北

東北地區,僅吉林省GDP增速(2.4%)超過全國水平,黑龍江省(-8.7%)和吉林省(-2.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呈現負增長;黑龍江省(41.5%)和吉林省(42.41%)債務率超過40%,其中黑龍江省2020年末債務率增幅超過6個百分點。

華北地區,山西省(3.6%)和河北省(3.9%)GDP增速高於全國水平;除河北省(2.3%)外,其餘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均為負,其中天津市(-20.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大幅下滑;天津市(45.22%)和內蒙古自治區(47.63%)債務率較高,超過45%,其中天津市2020年末債務率增幅超過9個百分點,北京市(16.8%)債務率較低。

西北地區,陝西省(2.2%)和青海省(1.5%)GDP增速低於全國水平,新疆自治區(-6.4%)、陝西省(-1.3%)和寧夏自治區(-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均為負;除陝西省(28.39%)外,各省債務率普遍較高,新疆自治區(40.84%)、寧夏自治區(47.41%)、甘肅省(43.72%)和青海省(81.65%)債務率超過40%,其中甘肅省2020年末債務率增幅近8個百分點。

“堅挺”的華東,“加速”的西南

華東地區,上海市(1.7%)GDP增速低於全國水平,安徽省(3.9%)和江西省(3.8%)GDP增速相對較高,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方麵,上海市(-1.7%)、山東省(0.5%)、江西省(0.9%)和福建省(0.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為負或增速較低,浙江省(2.8%)和江蘇省(2.9%)增速較高;華東地區各省債務率均未超過30%,但江西省2020年末債務率增幅較大,超過6個百分點。

西南地區,五省GDP增速均超過全國水平,重慶市(-1.9%)和西藏自治區(-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為負;西南各省中,貴州省(61.64%)債務率較高,其他省份未超過40%。

“分化”的中南

中南地區,湖北省受疫情影響較重,GDP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大幅下滑。其餘各省中,河南省(1.3%)GDP增速低於全國水平,湖南省(3.8%)、廣西自治區(3.7%)和海南省(3.5%)GDP增速較高;廣西自治區(-5.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為負,廣東省(2.1%)和河南省(2.8%)增速相對較高;中南地區,除了海南省(47.42%)外,各省份債務率均未超過4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係的,請於上述內容發布後的30天內進行。

所有跟帖: 

江浙滬年年給全國輸血,如果可以獨立建國,則可以與韓國、日本相匹敵。 -精木- 給 精木 發送悄悄話 精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2:01:24

如果各個省可以自決,是加入PRC,還是ROC,江浙肯定選後者 -哪一枝杏花- 給 哪一枝杏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7:39:08

當年顧秀蓮大媽在江蘇當頭時為給自己前程鋪路,令本省各地勒緊腰帶上繳財政收入領先全國 -Timberwolf- 給 Timberwolf 發送悄悄話 Timberwolf 的博客首頁 (47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2:32:44

你帖子的內容看不清楚。這裏有一個1949至2024各省財政收入情況 -蕭嵐- 給 蕭嵐 發送悄悄話 (542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3:55:43

誰養活誰?全國統籌兼顧,互相支持。-:)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7:37:11

有沒有不支持的權利? -哪一枝杏花- 給 哪一枝杏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7:40:07

不可以。-:)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7:42:28

所以就是江浙養活了其他地區,還不能棄養 -哪一枝杏花- 給 哪一枝杏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7:55:47

所以你不太懂。這種說法對其他省份不公平,甚至是汙蔑。哈哈。-:)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8:16:33

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人。江浙和其他地方不是一條心,已經千年了。看穿了 -哪一枝杏花- 給 哪一枝杏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8:19:16

千年已非一條心,台獨江浙反共軍。哈哈。-:)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2/2025 postreply 18:55: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