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些人要麽“斷章取義”,要麽理解能力差,關於“超英”批示原文見內:

這裏說(鋼產量)兩年超過英國是可能的,條件是“隻要1959年達到2500萬噸”。
因為薄一波的報告中說,一九五九年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除 電力外,都將超過英國的生產水平。毛是根據報告作上麵的批示的,如果報告中說的是實際情況,那據此作的批示沒什麽大問題吧。問題是實際能力達不到,1959年的鋼指標根據陳雲、趙爾陸等的意見後來降到了1800萬噸。1959年4月在八屆七中全會上又同意陳雲提出的降低鋼產量指標的意見,會議把1959年鋼產量的指標降為1650萬噸。後陳雲繼續向毛反映認為這個指標還是高了,並對鋼鐵質量的表示擔心。不久,中央正式將1959年的鋼產量指標調整為1300萬噸,鋼材生產指標調整為900萬噸。到1959年底,勉強完成了1387萬噸鋼和897萬噸鋼材的生產。

這是一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指標的過程,一些人不看(或不了解)整個過程就以批示中的幾句話作為反毛的證據了。這也是一些反毛人士的慣常做法,也體現了這些人的智力和水平及人品:隻會編造、傳謠和信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