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很多人將清朝幾任皇帝捧得無比之高,不斷地歌功頌德,仿佛清朝正統似乎仍然在他們的骨子裏流淌著。這種奴性的意識,和被蒙蔽的曆史,造就了我們國家對於曆史的漠然。
然而,滿清入關前後直至統一中國,殺的漢人數量可能要讓你大吃一驚。其數量甚至超過了後來發生的抗日戰爭裏死難的同胞數量。
據清史記載,清軍入關屠殺堅強抵抗的漢人約800萬人。但真實的曆史當然遠不止如此。
“嘉定三屠、揚州十日”“蜀川千裏無人煙”這些事實可能大家都早已忘記甚至並不清楚。還有不為史書所記載的“廣州大屠殺、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之屠、昆山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涇縣之屠、大同之屠(僅存五人)汾州、太穀、泌州、澤州全部屠絕,殺遍遼沈大地,血洗湖廣福建全境等等……..”這些事實我們能否認嗎?
再者又以數據:崇禎年間,中國的人口是6000萬,到了清朝初年隻剩1000萬。姑且不論戰爭時期的人口減員,直接死於滿清刀下的漢人恐怕就得占了很大一部分。
隻根據一份簡單的統計我們可以看到:
遼東大屠殺,滿清入關前為鞏固勢力殘殺遼東漢人,死者100餘萬。
濟南大屠殺,崇禎年間後金入寇,屠濟南,屍積十三餘萬。
揚州十日,僧人斂屍八十餘萬。
嘉定三屠,五萬餘人,自城至郊數裏無人,遂插旗城上,曰:“削發令已行”。
江陰之屠,死者17萬兩千人,幸存53人。江陰這小小的城池,抵抗清兵達80多天之久,打敗了清軍二三十萬的大軍,殺死了七萬五千多清兵,使其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昆山之屠,“破城當天死者四萬”。
同安之屠,死亡五萬餘人,梵天寺僧葬之。
大同之屠,僅存重案犯五人,滿清的知府上書說,既無苦主,可赦之矣。
廣州之屠,死亡六十餘萬,存者七人——據黃佛頤《廣州城坊誌》。
四川之屠,滿清禦用文人寫的《蜀碧》誑稱張獻忠屠蜀倆千萬人,據近代學者考證,死於滿清之手者300萬-400萬,死於饑謹者約四十萬,張獻忠隻是消滅了四萬地方團練。
潮州之屠,遺骸十餘萬,揭陽縣觀音堂僧人焚而葬之。
南雄之屠,兩萬餘人。
涇縣之屠,死者約五萬。
舟山之屠,第一次屠殺萬餘人,第二次屠殺死者皆投之海,數目無法統計,腥臭數百裏。
蘇州之屠,蘇州投降得早,僅屠半城,約十餘萬人。
嘉興之屠,死者約十餘萬人。
金華之屠,五萬餘人。
贛州之屠,約四十萬。
南昌之屠,四十餘萬。
湘潭之屠,五萬餘人,幸存者百餘人。
沅江之屠,十餘萬人。
汾州、太穀、泌州、澤州皆屠盡,計四十餘萬 ————但這遠遠不是全部!
原文較長,下麵是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