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日|艾比布拉.哈力克(Habibulla Xaliq), 特邀作者
兵團是什麽?
兵團是一個“準軍事實體”,設有和軍隊一樣的軍事機關和武裝機構人員,沿用準軍事部隊兵團、師、團、營、連等軍隊建製,以及司令員、師長、團長、營長、連長等軍隊職務稱謂,同時“涵養著一支以民兵為主的武裝力量。 ”在經濟方麵,兵團對外稱為中國新建集團公司,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主要經營農業、工業、交通、建築、商業和其他經濟建設業務。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兵團都是新疆的一個“國中之國”,其存在不能小覷。由於兵團是準軍事部隊,與普通漢人的個人移民不同。

眾所周知,兵團建立於1954年 共產黨占領東突厥斯坦之後。最初兵團的建立被認為是為了安置在中國內陸地區和東突厥斯坦的國民黨士兵 。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它由最初的、目的保密的非政府組織已轉變為現在專注於正式移民安置和創建職業工會 的項目,旨在壓製可能發生的任何事件。
到2013年底,新疆兵團的員工人數達到270.14萬,分屬17個師、176個團,這個人口數字占到新疆總人口的11.9%。截至文革開始的1966年底,兵團的人口為148.54萬。兵團成立於1954年,當時的人口為17.55萬。在六十年的發展中,兵團的人口增長了十多倍。
新疆的總人口為2300萬,其中漢族人口為874.7萬,大約占總人口的40%。
根據2018年中國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地人口占東突厥斯坦總人口的27%,而漢族人口被認為至少占73%。 當然,中國政府關於東突厥斯坦人口的表述中沒有提及兵團的具體數量。
因此,按照中國的說法,一個麵積為1,824,418平方公裏的地區,隻有大約2300萬人,這其中也包括中國移民,這在某種程度上可能缺乏合理性。那麽問題是,剩下的73%的漢族人在哪裏?按照一般情況,可以推測其中一部分人口可能屬於兵團。
據了解,中國政府除了為來自內地加入兵團的漢人免費提供房屋和土地外,還提供了約50萬元的安置預算 。然而,如今很少有來自東突厥斯坦的維吾爾人和哈薩克人在兵團工作。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自1949年兵團開始建立以來,他們奪取招募的留在駐地定居點的維吾爾人和哈薩克人的地。如今,這一製度已經演變為一個龐大的項目,旨在增加該地區的漢人人口數量,既是為了安置華人移民,也是為了鎮壓可能發生的起義運動 。
兵團針對維吾爾人種族滅絕
中國每次進行屠殺,都聲稱是在打擊恐怖主義,並持續屠殺當地民眾。然而,事實是,該地區除中國政府外不存在恐怖主義。這裏提到的事件中的被中共和兵團屠殺隻是冰山一角。
中共白皮書還提到 :為了應對“三股勢力”,兵團的企事業單位都建立了應急民兵營、連、排,隨時應對各種暴力恐怖突發事件。在反恐維穩鬥爭中,兵團發揮了特殊作用。白皮書提到了幾個例子:1990年阿克陶縣巴仁鄉4·5事件、1997年伊寧2·5事件和2009年烏魯木齊7·5事件。白皮書說,在這些突發事件中,兵團快速反應、迅速出擊,與武警部隊和群眾“攜手聯動”,共同打擊”暴恐犯罪”。當前,兵團正在著力建設全國一流民兵隊伍。
兵團受(即國務院)管轄,享有省級的行政、經濟權限。兵團設有自己的政府、經濟、軍隊、武裝部、三級公安局,以及自己的警察部隊、法院、監獄和檢察院。換句話說,這意味著東突厥斯坦既存在影子國家,也存在影子政府。副軍級建製的中國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事部執行省軍區的職責權限,例如兵役動員、預備役編組、民兵工作等。兵團的各支民兵應急反應分隊是維護穩定、處置突發事件的重要力量。
1983年,兵團的武裝連隊改編為武警建製,整編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指揮部(簡稱“武警兵團指揮部”,正師級),及其所屬的各支隊、大隊、中隊。2017年10月,在武警部隊改革調整中,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指揮部整編成立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總隊。整編後的兵團總隊主要擔負兵團轄區的看押、看守、警衛、守衛、城市武裝巡邏和自治區疆內反恐維穩任務。
中共賦予兵團部隊在東突厥斯坦發生事件時使用重型武器鎮壓事件的權力。自2009年烏魯木齊事件後,除了監視和控製各城市和地區的治安事件外,還開始與兵團部隊合作。

(圖片來源:兵團網站。)

(圖片來源:喀什兵團網站。)
巴仁鄉維吾爾農門起義事件:
新疆日報報道:“1990年,在平息阿克陶縣巴仁鄉武裝叛亂中,兵團民兵抓獲暴徒14名、嫌疑分子15名,繳獲一些武器裝備,兵團率先趕到現場。”
1994年新和縣維吾爾人們抗議計劃生育起義事件中,阿克蘇第二師武裝部隊介入並參與抓捕鎮壓。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
新疆日報報道:“1990年,在平息阿克陶縣巴仁鄉武裝叛亂中,兵團民兵抓獲暴徒14名、嫌疑分子15名,繳獲一些武器裝備,兵團率先趕到現場。”

(圖片來源:一位漢族作者有關巴仁鄉屠殺寫的博客中用的圖片)

(圖片來源:一位漢族作者有關巴仁鄉屠殺寫的博客中用的圖片;1990年巴仁鄉屠殺中的兵團漢人)
1997年伊寧事件:
新疆日報報道:“1997年2月,農四師武裝民兵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犁地區、伊寧市黨委、兵團和農四師的配合下,與武裝部隊和公安幹警一同平息伊寧二·五事件。”
2009年烏魯木齊7•5事件:
“新疆日報報道:2009年,新疆烏魯木齊發生“七•五”暴亂。兵團在事發24小時之內迅速集結三萬多民兵待命,到達指定地點執行巡邏執勤任務。”
新疆新聞報道:“2009年7月5日,農十師、農十二師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和兵團的協調下,與武裝部隊和公安幹警一同平息烏魯木齊七·五事件。兵團還與政府協調,維護所有城市、地區和村莊的穩定。他們站在武裝鎮壓和應急響應的最前線。”
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29日電(戚亞平):“烏魯木齊“7·5”事件發生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大武警官兵迅速集結,立即出擊,認真執行維穩任務,一直巡邏在烏魯木齊,保衛維穩。”
魯克沁鎮事件:2013年6月26日,魯克沁鎮事件中,公安民警和兵團當場擊斃暴徒35人,抓獲四人。魯克沁事件後,兵團參與抓、殺、壓,保衛工作。
莎車事件:
2014年7月28日,新疆喀什噶爾爾莎車縣事件。香港南華早報稱在這起事件中有22名襲擊者被擊斃,41人被捕,10名老百姓遇害。各國媒體公布,在這起事件中有3000名老百姓包括小孩在內維吾爾人被兵團和軍兵屠殺,擊斃,5000多人被捕,三個村被從地圖中刪除。這次圖木舒克市農一師的武裝部隊被調遣到莎車參與打、殺、壓和保衛工作。中國官方《人民法院報》於8月12日報道,8月8日,兵團一師中級法院一審公開審理了一起涉暴恐案件,25名被告人分別以組織和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資助恐怖組織罪、窩藏罪被依法判處無期徒刑及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五年不等。中國媒體報道沒有公布這起事件中的被告人的民族身份,但從姓名看,這25人全部為維吾爾人或其他少數民族人士。
兵團試圖通過建設新城市和侵占現有城市來逐步摧毀和擠壓維吾爾人的生存空間;
在兵團擴建進行中,先後建成了十座城市,並且兵團現在管理著除奎屯市外的其餘九座城市。師部和市府使用兩塊牌子,但同屬於一套機構,由師政治委員兼任市委書記,師長兼任市長。自治區的各級政府無權對兵團城市的發展進行幹預。
在東突厥斯坦,設立了兵團城市和自由工業區。兵團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蒙古等國家設有分支機構,負責組織其設立的工廠和租賃農業用地。中央政府代表自治區下達的預算,90%劃撥給兵團, 其餘部分劃撥給地方政府。兵團在東突厥斯坦設有幾所大學和很多高中,也有專為兵團服務的邊境口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確認,移民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中國人都在這個項目的範圍內定居。
兵團現有14個師、11個市,實行“師市合一”,共有179個團、農場、牧場。
以下是一些兵團設立的城市:
- 石河子市:位於北疆,原屬沙灣縣,設立於1976年。
- 阿拉爾市:位於南疆,原屬阿克蘇市,設立於2002年。該市擁有棉花種植和加工產業鏈,並設有塔裏木大學,是南疆地區漢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
- 五家渠市:原屬昌吉市,設立於2002年。
- 圖木舒克市:原屬巴楚縣,設立於2002年。地處古絲綢之路上,境內有托庫孜薩來遺址等多處重要的文物古跡。
- 北屯市:原屬阿勒泰市,設立於2011年。該市的城市規模不遜色於阿勒泰市。
- 鐵門關市:原屬庫爾勒市,設立於2012年,由第二師管理。
- 雙河市:原屬博樂市,設立於2014年,由第五師管理。
- 可克達拉市:原屬霍城縣,設立於2015年,由第四師管理。
- 昆玉市:原屬墨玉縣,設立於2016年,由農十四師管理。
- 胡楊河市:原屬多個縣市,設立於2019年,由第七師管理。
- 新星市:原屬哈密市伊州區,設立於2021年,由第十三師管理。
- 白楊市:設立於2023年。
此外,第9師還管理著額敏縣的一半。塔城的主要土地和工業都屬於兵團。兵團的城市和團主要控製淡水源和肥沃的土壤。
兵團沿革
兵團轄區麵積為7.06萬平方公裏,占新疆總麵積的5%,擁有1244.77千公頃的耕地和158個農牧團場。與此同時,全新疆的耕地麵積為398萬公頃。
1949年至1956年的兵團成立至今重要事件:
- 1949年9月,中共進入東突厥斯坦。
- 1949年10月,中國軍隊向東突厥斯坦進軍。
- 1949年12月,東突厥斯坦國民軍改編為解放軍第五軍,國民黨投降共產黨部隊被改編為第二十二兵團。
- 1954年10月7日,新疆軍區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按照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的命令進行。在新疆軍區20萬軍人中,有17.5萬被編入生產部隊,包括解放軍第二軍、第五軍、第六軍的大部分以及第二十二兵團的全部官兵。
- 截至1956年12月底,兵團官兵全部辦理了複員轉業手續,並從1957年7月起實行工資製,取消供給製,實現了全民所有製企業的轉變。
自1954年以來,兵團接收了大批來自山東、河南、河北、甘肅、江蘇、上海、天津等地的漢族政治移民 ,以參加邊防建設的名義在東突厥斯坦安置漢族人口。到1960年底,軍團的總人口達到了72.41萬人。在1960年代初期,除了以國家計劃名義安置的近10萬人外,還有超過21萬華人移民以誌願者的名義得到安置。1963年7月,兵團開始從上海、北京、天津、武漢等地招募青年。根據軍團的記錄,從1963年10月到1964年10月,總共招募了126,700名新兵。
在1980年3月14日和15日,胡耀邦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形成了《西藏工作座談會紀要》。隨後,於1980年4月7日,中共以“中發31號文件”發出《關於轉發〈西藏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批轉《西藏工作座談會紀要》,決定西藏的工作“以藏族幹部和藏族人民為主”。
1980年5月29日,胡耀邦在西藏自治區幹部大會上提出了西藏在一個時期內要辦好六件大事,其中第六件事是“藏族幹部比例提高到三分之二至八成;在西藏的漢族幹部‘要有計劃地、相當大批地回到內地去妥善安排工作’”。
在傳達胡耀邦在西藏自治區幹部大會上的講話與中央31號文件時,時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汪鋒提出“新疆也應按這個精神辦,要絕大多數漢族幹部、職工退回內地”。
這一政策導致維吾爾人的民族情緒高漲,喀什噶爾、阿克蘇、伽師縣和和田地區相繼發生了大規模的暴亂事件。在這一背景下,王震在1981年上半年巡視新疆後向鄧小平提出了恢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構想。
1982年6月1日,中共確定恢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975年兵團撤銷時的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而1981年恢複的名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1983年11月5日,兵團設立了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和兵團司法局。1986年7月,兵團成立了農牧業保險公司,各師局也成立了相應機構。在2002年9月,該公司更名為“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
兵團的人員大多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的轉業人員。目前,兵團下設14個師(其中包含1個建築工程師)及185個農牧團場(其中包含11個建築工程團)。
這十四個師實行“師市合一”製度:
- 第一師: 成立於1953年,分布在阿克蘇地區,師部駐阿拉爾市。
- 第二師: 成立於1953年,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師部駐鐵門關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二軍步兵第六師。
- 第三師: 成立於1966年,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區境內,師部駐圖木舒克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五軍步兵第十四師。
- 第四師: 成立於1953年,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伊犁地區境內,師部駐可克達拉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五軍步兵第十五師。
- 第五師: 成立於1953年,主要分布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師部駐雙河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六軍步兵第十六師。
- 第六師: 成立於1953年,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內,師部駐五家渠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六軍步兵第十七師,即西北野戰軍新四旅。
- 第七師: 成立於1953年,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師部駐奎屯市,擁有胡楊河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五師。
- 第八師: 成立於1953年,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師部駐石河子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六師。
- 第九師: 成立於1962年,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北部邊境地區,師部駐白楊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七師。
- 第十師: 成立於1959年,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境內,師部駐北屯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騎兵第七師。
- 第十一師(建築工程師): 成立於1953年,以工業、工程施工為主,師部駐烏魯木齊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騎兵第八師。
- 第十二師: 即原烏魯木齊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烏魯木齊市境內,師部駐烏魯木齊市。
- 第十三師: 即原哈密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哈密市境內,師部駐新星市。
- 第十四師: 即原和田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區境內,師部駐昆玉市。
那麽兵團是如何擴張到如此大規模的呢? 兵團所到之處,首先奪取當地人民的水資源,然後是肥沃的土地。 後來,隨著城市的部分控製,該地區開始發展。 例如,他們最近侵占了巴楚區的Shorköl水庫,並於2010年將巴楚區2/3的土地強行轉讓給第一師。 他們通過侵占農業流域和控製農業水資源來奪取土地。 哪裏有湖,哪裏就有兵團。
兵團帝國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辦公廳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組織部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宣傳部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政法委員會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政策研究室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向南發展工作辦公室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中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學技術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法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員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退役軍人事務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審計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統計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外事僑務辦公室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急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監獄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療保障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扶貧開發辦公室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對口援疆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
兵團監獄
師監獄管理局及下屬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西山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監獄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沙河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科克庫勒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塔門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花橋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南口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幸福城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監獄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庫爾勒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米蘭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且末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烏魯克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監獄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金墩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蓋米裏克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休克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其蓋麥旦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皮恰克鬆地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監獄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芳草湖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新湖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監獄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高泉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奎屯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監獄管理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北野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新安監獄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鍾家莊監獄
以上的兵團監獄所在地大部分種番茄和棉花,囚犯人強迫勞動。中國經常將囚犯從內地轉移到兵團監獄。此外,對於尋求與家人團聚的囚犯,中國政府以房屋、土地、工資和金錢為誘餌,勸說他們在內地的家人移民到東突厥斯坦。通過這種方式,中國繼續從政治上改變東突厥斯坦的人口。
兵團下屬的屯河等其他企業在強迫勞動維吾爾人屯河和番茄加

(圖片來源:http://www.huyangnet.cn/content/2022-08/03/content_1648914.html)

(圖片來源:http://www.huyangnet.cn/content/2022-08/03/content_1648914.html)
2016年,兵團總部秘書長法爾哈迪·賽義德表示,兵團每年從南疆將大約30萬至100萬維吾爾族人帶到兵團地區進行強製勞動,在那裏他們被用作奴工。那麽,他們就業在哪裏呢?當然,他們就業於兵團的棉田、番茄田、甜菜田、辣椒、甘草田等生產鏈。(他說,2015年,他們把3萬名來自各大學和高、中學生維吾爾族人帶到西河子、昌吉地區的兵團工地強製勞動,每年將有超過100萬維吾爾人在兵團工地強製勞動)
東突厥斯坦(新疆)共有55家番茄加工廠,其中北疆有35家企業,占據一百萬畝的番茄原料基地,而南疆則有20家企業,主要集中在焉耆盆地,原料基地占據30餘萬畝。到2023年,新疆的番茄種植麵積約為一百萬畝,其中北疆地區約占56萬畝,南疆約占24萬畝,這還不包括當地的種植麵積。到2023年,包括鹽池盆地在內,新疆的番茄種植麵積預計將達到約130萬畝,南北地區的種植情況完全不同。
屯河實際上是兵團的洗錢機器。
以下是新疆中糧集團旗下的22家番茄加工企業;
1、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加工有限公司;
2、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番茄加工有限公司;
3、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
4、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阿克蘇分公司;
5、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和田分公司;
6、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庫爾勒分公司;
7、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喀什分公司;
8、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伊寧分公司;
9、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克拉瑪依分公司;
10、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烏魯木齊分公司;
11、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昌吉分公司;
12、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吐魯番分公司;
13、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博爾塔拉分公司;
14、新疆中糧集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番茄種植有限公司巴
15、新疆屯河番茄醬公司
16、中糧屯河無錫果蔬製品有限公司
其他:屯河控股的一些企業
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
天 業 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天 業, 600075.SS)
新疆 塔裏木 農業 綜合 開發 股份有限公司(新農開發, 600359.SS)
天伊 力 特 實業 股份有限公司(伊 力 特, 600197.SS) *屯河控股
國際 經貿 股份有限公司(新天 國際, 600084.SS) *屯河控股
中 基 實業 股份有限公司(新中基, 000972.SZ)
新疆 天宏 紙業 股份有限公司 *屯河控股
新疆 天 富 熱電 股份有限公司 *屯河控股
青鬆 建材 化工 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 賽 裏木 現代 農業 股份有限公司
西爾丹食品
中亞食品研發中心
新疆統一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新疆天番食品{現在出口意大利}
北緯陽光番茄製品有限公司{在奎屯}
昊漢番茄製品有限公司{在奎屯}
新疆胡楊河番茄製品有限公司
新疆胡楊河番茄製品有限公司。公司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一三〇團合辦的合資企業
庫爾勒梨春番茄製品有限公司
新疆冠農股份有限公司、二師鐵門關市
北緯陽光番茄製品有限公司、二師鐵門關市
新疆兵團農六師番茄產業合作中基公司
新疆中基番茄製品有限公司目前隸屬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中基公司品牌”ChalkiS”
該基地已發展成為擁有12座現代化番茄製品加工廠的產業鏈,形成了年產近40萬噸番茄醬的生產能力,並將番茄製品出口到歐洲。其產業鏈包括大包裝番茄醬、小包裝調味醬、番茄沙司,以及以番茄汁為底料的各種蔬菜罐頭、番茄紅素、番茄纖維等幾十個品種的生產線。
我們在這裏隻是提到問題中顯而易見的方麵,例如采礦、金礦開采、石油、天然氣、管理、進出口、外資等等。在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兵團的身影。此外,還為兵團出口到國外開辟了單獨的專線綠色通道、口岸和海關關口。與中國政府一樣,兵團在對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中也有罪責。如今,兵團在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和東歐都有投資、租賃農田和聯合工業工廠。最可悲的是,當今西方消費的番茄醬中約 25% 來自兵團工廠,是維吾爾奴工的產品。據兵團自己的出版物稱,2022年,鹽池盆地工廠的番茄醬已出口到意大利。
2019-10-08新疆日報: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推進,新疆番茄醬正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市場。目前,已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30餘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對俄羅斯、意大利的出口量占出口總量的八成以上。
據烏魯木齊海關統計,2019年1月至8月,新疆口岸出口番茄醬7.3萬噸,受出口番茄醬價格上浮影響,出口番茄醬貨值達3.5億元,增長11.8%。新疆企業研發生產的番茄丁、番茄粉等產品暢銷美國、歐洲、東南亞地區。2019年前8月,阿拉山口口岸成新疆番茄醬出口貿易量最大口岸,占全疆出口番茄醬貨運量的七成以上。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果及蔬菜生產國,並占領了越來越多的境外市場。歐洲市場上供應的食品中就包含很多中國配料,但廠家並沒有明確標明這些配料的來源。奧地利電視台的記者在一篇報道中披露了中國產番茄是如何走向全世界的。
【天山網訊】 近日,一批產自烏什縣,貨重200噸的番茄醬經阿克蘇海關監管出口到阿聯酋。今年以來,中糧屯河烏什果蔬製品有限公司累計出口番茄醬1400餘噸,主要出口到阿聯酋、巴林和沙特阿拉伯。這是今年出口的第11批番茄醬。
【證券時報網訊】冠農股份坐擁新疆最優質的番茄基地,擁有兩個加工廠。大桶番茄醬年產量可達6萬噸,小包裝番茄製品加工能力為 23 萬噸。產品主要包括大桶番茄醬、小包裝番茄醬、番茄丁、番茄汁等。大桶番茄醬生產主要依托新疆番茄及綠原糖業番茄製品分公司,小包裝番茄製品依托天津三和。
公司番茄產品 90%以上出口,主要出口至意大利、俄羅斯聯邦、菲律賓、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多哥、尼日利亞、加納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日處理新鮮番茄原料能力達12000餘噸,其中冠農番茄一廠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單體番茄加工廠,日處理番茄原料能力達9750噸。
北緯陽光番茄製品有限公司整合所屬4家番茄醬廠,采用先進的意大利小羅西番茄生產設備和技術工藝,11條生產線配套齊全,設備運行穩定、工藝技術成熟,年生產能力達到標準番茄醬15萬噸以上。自2018年至今累計盈利近5000萬元,累計創匯8000萬美元,成為第七師第一創匯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