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風(4):成神(ZT)
高華
從 1942 年開始,中共重要領導人對毛澤東的讚美已形成高潮,幾乎所有黨的領導人、各大區黨和軍隊的領導人,都加入到歌頌毛澤東的大合唱中。
劉少奇寫道:
......我們的黨在這二十二年中,在三次連續不斷的全國性的革命戰爭中,是經過了各方麵的嚴格考驗的......而特別值得提出的,就是在二十二年長期複雜的革命鬥爭中,終於使我們的黨,使我們的無產階級與我國革命的人民找到了自己的領袖毛澤東同誌。我們的毛澤東同誌是二十二年來,在各艱苦複雜的革命鬥爭中經過考驗的完全精通馬列主義的戰略戰術的,對中國工人階級與中國人民解放團結抱無限忠心的堅強偉大的革命家。
中國共產黨是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黨,它吸收了世界各國工人運動的綜合歸納起來的寶貴經驗,它繼承了中國幾千年曆史積累下的優良遺產,它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三大階段中鍛煉了自己,豐富了自己,在這劇烈無比的鍛煉中,它把馬列主義中國化了,把曆史遺產進化為適合於現實社會的需要了,這種光輝的成就,體現在我們黨有了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同誌,及以毛澤東同誌為首的黨中央。
朱德說:
毛澤東同誌在抗戰幾年中,對於理論上的偉大貢獻,有持久戰的理論和新民主主義的理論,〈新民主主義論〉就是輝煌的傑作......毛澤東同誌〈新民主主義論〉,既不混同於舊三民主義,又不混同於假空喊社會主義,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正確的提出於中國目前的具體環境及曆史階段,成為中國革命現階段的指針。
彭德懷寫道:
這是一百年來中國學術思想上及社會實踐問題上其中新舊爭論的最正確的解決,這是一本馬列主義的新創獲的著作,也是一本馬列主義的古典著作。這是中國共產黨以及中華民族理論戰線上的光榮代表。
他還說:
因此二十一年來的中國共產黨,是久經考驗過的布爾什維克的黨,他的黨員和幹部,他的領導中樞,黨的中央和他的領袖毛澤東同誌,都是久經考驗的能征慣戰基本上已經走上完全的布爾什維克化的道路,對一切鬥爭環境均能適應,一切鬥爭方向均能掌握。
陳毅對劉少奇也作出高度評價,他說:
劉少奇同誌許多關於黨的論文恰可作全黨在這方麵極優秀的代表。毛澤東同誌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領袖,人民革命的領袖,不是自己封的,他是代表黨的正確的方向,勝利的方向,而與黨的整個視野相結合,成為不可分離的關係而得到成就的......毛澤東同誌的思想,是馬列主義的思想。在民族化方麵,有了他的發展。......毛澤東同誌的思想是「來自群眾中,再到群眾中去」,因此,他是掌握了馬列主義的基本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這是教條主義所不了解的。
羅榮桓在〈學習毛澤東同誌的思想〉的報告中稱頌道:
一切忠實的共產黨員們,要學習毛澤東同誌的思想、理論與實際,以堅決的革命精神去進行無產階級與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鬥爭;用毛澤東同誌的正確路線,去反對黨內一切公開的、暗藏的投降主義,以堅決的革命精神,去進行革命與反革命的鬥爭!
除了劉少奇等黨和軍隊的領導人外,在延安的毛澤東的密友們也積極參加了歌頌毛澤東的大合唱。
康生在 1943 年 7 月 15 日作的〈搶救失足者〉報告中,號召以毛澤東的革命精神去肅清一切反革命。他鼓動道:
假如我們對於日寇的戰略不是主張毛澤東同誌所說的持久戰,而主張速決戰;假如我們對於大資產階級反共派,或者隻有鬥爭無聯合,或者隻有聯合無鬥爭,或許抗戰的情景就已經不堪設想。不但如此,在毛澤東同誌的四部著作中,在中央的許多決定指示中,可以看見我們黨的中央確是掌握了辯證唯物論的思想方法,已經有本領善於把馬列主義應用到實際中去了。
陸定一說:
中國民族解放整個過程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正確道路,就是毛澤東同誌的思想,就是毛澤東同誌在其著作中與實踐中所指出的道路。毛澤東思想就是中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布爾什維克主義,中國的共產主義。
博古寫道:
我們有保衛的力量,我們有八十萬黨員,我們有五十餘萬在黨領導下的軍隊,我們有鞏固的根據地,我們有二十二年鬥爭的經驗,我們有全國人民的擁護,我們有無數身經百戰的幹部,最後異常重要的是我們有黨的領袖中國革命的舵手──毛澤東同誌,他的方向就是我們全黨的方向,也是全國人民的方向,他總是在最艱難困苦之中領導黨和人民走向勝利與光明,我們有取得勝利的一切條件。軍事威脅不足以征服共產黨,挑撥離間不足以分化共產黨,相反我們將更親密地團結在毛澤東同誌為首的中央周圍,在毛澤東旗幟下戰鬥並且取得勝利。
原國際派代表人物在歌頌毛澤東方麵更是爭先恐後,試圖以此向毛表示他們的忠心。王稼祥率先提出「毛澤東思想」這個說辭,他說:
青年們!我們究竟走「中國之命運」的道路呢?還是走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道路呢?我想一切有國家觀念、有民族天良的熱血青年,為了他的理想,為了他的人格,為了保持他那純潔的良心,他們絕對不願意走那法西斯黑暗統治的「中國之命運」的道路的,我相信中國青年是會選擇引導中國走向獨立、自由、民主的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道路的。
鄧發在毛澤東的「帳簿」裏是一個經驗主義者,長期以來鄧發與毛沒有親近關係,1943 年鄧發也寫文章向毛表示敬意:
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這結合的過程,是根據了中國社會的具體情況,和中國工農群眾廣大人民的鬥爭經驗的......這一切事實和思想,都和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同誌的名字分不開,到了今天,鐵的事實已經證明,隻有毛澤東同誌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發展了和具體化了的辯證法唯物論,才是能夠把「中國之命運」引到光明前途去的科學的哲學,才是人民的革命哲學。
在延安的理論家們對歌頌毛澤東更是責無旁貸。艾思奇寫道:
朱毛在國際在蘇區外最大多數的人都以他們兩人一定是英雄,是怪物,是天上的,但是蘇區的群眾卻認為他們是老實人。而且聯係到說中央政府,中央局負責的,都是老實人。我曾聽得江西群眾唱的農歌有一句,「好人朱德毛澤東」。又有一次,我參加瑞金的群眾大會,有人在會場上說:「朱總司令毛澤東是老實人,中央政府都是老實人。群眾的認識,是十分正確的。......現在我來作一個結論,毛主席的工作作風是列寧的作風。列寧的作風是俄國的革命精神和美國的實際精神相結合的作風。
在延安的一些黨的元老,如吳玉章、徐特立、謝覺哉也紛紛寫詩、撰文,表達他們對毛澤東的尊崇。
徐特立寫道:
我黨得此領袖也同聯共有斯大林同誌一樣,有了高明的舵師,革命一定會勝利的。
在這一係列對毛澤東的讚美中,以周恩來 1943 年 7 月在延安中央辦公廳為歡迎他從重慶返回的招待會上的發言最為引人注目。周恩來當著毛澤東的麵,對毛大唱讚歌:我們黨在這三年中做了比過去二十年還要偉大,還有更多成就的工作」,「這是全黨團結在毛澤東同誌領導之下得到的」!
延安整風展開後,毛澤東對黨內昔日同僚的精神優勢已完全建立,以往那種平起平坐、隨意交談的局麵已經一去不複返。一般情況下,高級領導人已不能隨時見毛澤東,除非毛召見,他們需要電話請示或寫報告,依程序呈交,毛澤東則為了顯示其至尊地位,開始有意識拉開與昔日同僚的距離。毛澤東在一片頌揚聲中,悄悄采取與原同事拉開距離的措施很快見效,當美國記者白修德(Theodore H.White)於 1944 年 10 月訪問延安時,他所看到的是:毛澤東發表演說,一班高級領導人聚精會神手執筆記本奮筆疾書,其狀似一群恭敬的小學生在聆聽老師的教誨,而周恩來則坐在毛麵前的「第一排,有意高高地舉持小筆記本,稍微有點晃動,引人注目地在記錄那篇偉大的講話,以便主席和所有其它的人都看到他對偉大導師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