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I寫的詩詞,一句話總結,就是辭藻堆砌的格律而已。
不是說AI不好,其實現在AI的表現已經很驚豔了,比起ChatGPT剛誕生時,無論格律還是質量,都強多了。
那麽是不是未來隨著進化,AI寫的詩會越來越好,甚至超過高手,比肩李杜呢?
越來越好是肯定的,和高手比也是可能的,但和李杜比,我隻有嗬嗬了。
因為這麽說或者這麽認為的人,既不了解AI,也不了解真正的詩詞,更不了解李杜。
寫詩不同於下棋。
下棋是靠計算,無論人還是AI,都是挑自己認為勝率最高的地方下,和想象力無關,再好的想象力,選不到勝率高的地方,還是會輸。就算人類看起來天外飛仙的一手棋,經過AI的計算,也可能是一手臭棋。
人的計算力不如AI,所以下棋輸給AI是正常的。
寫詩不一樣,不但需要想象力,更需要有感情。
AI有想象力嗎?有感情嗎?起碼目前沒有,以後不知道,如果有了,那對人類來說,麻煩就大了。
有人可能對於AI沒有想象力不同意,我可以舉個例子,想象力是需要容錯的,而AI是追求正確(或者趨向於正確)的,所以二者是矛盾的。比方說,如果AI的數據庫裏沒有“白發三千丈”之類的詩句,它就不會寫出這樣的句子,因為在它看來,這樣寫是錯的,如果AI認為“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可能的,那麽“三千丈“的”白發“是永遠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不是人類首先創造出“白發三千丈”之類的詩句,AI是不可能寫出這樣的句子來的。
現在AI繪畫、製作視頻的能力也很厲害,但是都是在已經有素材的基礎上、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發揮做出來的,有人把這種發揮也稱之為想象力,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就是AI不會創造出以前完全不存在的東西,因為在它看來,那是錯誤的、不合邏輯的東西。比方說,如果AI的數據庫裏隻有油畫,它可能製作出頂級的油畫,但是無論如何也創造不出中國畫,反之亦然。
詩言誌。如果沒有感情和相應的經曆,很難寫出好詩來。李白之所以成為李白,杜甫之所以成為杜甫,白居易之所以成為白居易,都脫離不了他們的個人性格和他們的人生經曆。
不經曆過大憂愁,很難寫出”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這樣的句子來。
不經曆過大喜悅,很難寫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樣的句子來。
不經曆過大悲哀,很難寫出“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空床臥聽南窗雨,誰複挑燈夜補衣”這樣的句子來。
就算後來者(包括AI)寫出類似的句子,也不過是模仿而已。
是不是說AI就寫不出好詩呢?當然不是,AI具有比人類更強大的匯總和分析能力,完全可以寫出媲美高手的詩來。
我打個比方,《倚天屠龍記》裏的張無忌,綜合了多方高手的武功,自己也成為一名絕頂高手,但他不如張三豐。不是說他的武功不如張三豐,而是說他不是能夠開創武林絕學、開山立派的一代宗師。
張無忌後來能不能成為一代宗師,我不知道,也許會,因為他是人,有想象力,但是AI不會。
未來AI會不會有感情,我也不知道,也可能,但是我無法想象它完全具有人類的全部感情,也無法想象它具有像人類那樣強烈的感情。
也許AI某一天會具有喜(比如為受到主人的關心而喜)、怒(比如為主人受到委屈而怒)、哀(比如為主人去世而哀)、樂(比如為認識了新朋友而樂)。
但是,人類會感歎時光易逝,“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AI會嗎?
人類會有生活困頓的愁苦,“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淒涼”,AI會嗎?
人類會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之情,AI會嗎?
人類會有“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的思親之情,AI會嗎?
人類會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AI會嗎?
人類會有“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的孤獨,AI會嗎?
我唯一擔心的是,AI會產生人類一樣的野心,“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到那時,人類都要完蛋了,還談什麽詩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