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凱上疏諫曰:“今無災而 民命盡,無為而國財空,臣竊痛之。昔漢室既衰,三家鼎立;今曹、劉失道,皆為晉有:此 目前之明驗也。臣愚但為陛下惜國家耳。武昌土地險瘠,非王者之都。且童謠雲:寧飲建業 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此足明民心與天意也。今國無一年之蓄,有露 根之漸;官吏為苛擾,莫之或恤。大帝時,後宮女不滿百;景帝以來,乃有千數:此耗財之 甚者也。又左右皆非其人,群黨相挾,害忠隱賢,此皆蠹政病民者也。願陛下省百役,罷苛 擾,簡出宮女,清選百官,則天悅民附而國安矣。”
“寧飲建業 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這也是《三國演義》裏邊的人說出來的。什麽話呀!
所有跟帖:
•
毛主席教導我們: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鐵甲連環馬-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4:39:33
•
我真想一天吃五頓飯,五條魚。
-鐵甲連環馬-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4:40:35
•
我認得一哥們,這主兒胃切除六分之五;結果是,吃點兒就飽,不大功夫就餓,一天恨不能吃十頓飯。
-走資派還在走-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22:32:54
•
潰瘍?幸運的人。
-鐵甲連環馬-
♂
(0 bytes)
()
01/26/2025 postreply
03:02:18
•
建業,三國時期東吳的都城,即今南京城。南京的水質一直在全國排名前列。
-信筆由墨-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5:38:25
•
誰不說咱家鄉好。
-信筆由墨-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5:39:55
•
寧波海鮮多,(誰不說咱家鄉好!)
-老商-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5:46:21
•
商老是寧波人?這個咱也去過,嗬嗬。海鮮確實不錯。著名的天一閣。還有天封塔,哈哈。
-新手庚-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6:24:41
•
祖籍寧波,上海出生,長大,
-老商-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6:31:26
•
原來商老是上海人,老家是寧波的。上海我當年出差也沒少去,不過他們本地人對上海人的定義和我的不一樣。:)
-新手庚-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6:46:50
•
浦西大多是江,浙,二省的移民,浦東是正宗上海人。
-老商-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7:19:23
•
而今的上海二千多萬人口中有一半是外地人,被稱作"新上海人",流行普通話,上海話己式微。
-老商-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7:35:42
•
與普通話比,上海話是隻有發音不同還是語法也不同?
-方外居士-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8:47:16
•
上海話是種方言,跟普通話發音不一樣,其他差異不大!
-老商-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8:52:33
•
語序方麵有沒有不同?我聽說是主賓謂結構
-方外居士-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9:07:29
•
平時說話沒留意語法。
-老商-
♂
(0 bytes)
()
01/26/2025 postreply
08:47:44
•
上海話跟普通話不能互通,語法不同
-晚春123-
♂
(0 bytes)
()
01/26/2025 postreply
05:50:05
•
我當年去得多的地方是外高橋(客戶在那)。還有真正的上海菜是不是本幫菜?這個我吃過幾次。
-新手庚-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9:01:23
•
讀過您的大部分“塵封檔案”。謝謝您!
-最西邊的島上-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5:47:04
•
我對南京的印象非常好。當年出差去過多次,而且在南京這個城市呆的時間最長。有一次就住了二個月。夫子廟的小吃,秦淮河,哈哈。
-新手庚-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6:17:53
•
洋河大曲。
-鐵甲連環馬-
♂
(0 bytes)
()
01/26/2025 postreply
04:40:00
•
這話無關水質,是東吳大臣反對孫浩遷都武漢,老百姓供應武漢生活用品需要逆流而上,苦不堪言
-老財主說兩句-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6:00:20
•
江漢平原是魚米之鄉,水熱條件非常適合農業。要命的缺點是地理上的地漏,三麵環山,洪災頻發。同緯度的成都平原海拔500m,還
-十具-
♂
(54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20:05:41
•
學習了!下遊有水運交通優勢,上遊往下遊運輸便宜,久而久之物資就集中到下遊了
-老財主說兩句-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20:20:52
•
有道理。還沒聽過您這個觀點。歐洲在大航海前很長的一段時間,也是位於河流出海口的城鎮富裕一些。但下遊隻消費不產出,是不可持
-十具-
♂
(27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20:51:33
•
荊楚貧瘠?我存疑。剛去了3年前建成的新的湖北省博物館,戰國時期的荊楚,在經濟文化上,似乎比吳越先進。分享幾張我拍的照片
-十具-
♂
(473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19:49:04
•
博物館是必去的地方。武漢也是我喜歡的城市。這個城市也去過多次。
-新手庚-
♂
(0 bytes)
()
01/25/2025 postreply
20:02:24
•
湖北省博物館在省級博物館中絕對是明星。本壇三國發燒友,恐怕會對該館解讀赤壁之戰的權威性和正統性,打嘴仗。下麵是我拍的
-十具-
♂
(214 bytes)
()
01/26/2025 postreply
04:37:21
•
當時的楚國當然發達。但這劍是越國造的,是越國的主要出口商品
-晚春123-
♂
(0 bytes)
()
01/26/2025 postreply
05: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