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美國與蘇聯是世界頭兩號大國強國,中國和印度是頭兩號人口大國。時至今日,蘇聯換成了俄羅斯,實力大減,但這四國照樣在世界上呼風喚雨。
令人費解的是在1962年10月中下旬,美國與蘇聯,中國與印度間相繼爆發激烈衝突甚至戰爭,即古巴導彈危機和中印戰爭,全世界為之震撼,唯恐引起世界大戰,特別是核戰。
1.古巴導彈危機
古巴導彈危機是指1962年10月,蘇聯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引起蘇、美兩國在該地區的尖銳衝突。
1959年古巴獨立後,蘇聯從1962年7月下半月開始,把進攻性導彈秘密運進古巴,以加強對美國的威懾力量。10月中旬,美國空軍偵察到古巴正在修建針對美國的中遠程導彈發射場。10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宣布武裝封鎖古巴,要求蘇聯從古巴撤出進攻性武器。23日,肯尼迪下令攔截並強行檢查可能前往古巴的艦船。25日,美國在聯合國展示了在古巴的蘇聯導彈和發射場的照片。26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給肯尼迪去信,願意有條件地從古巴撤出進攻性武器。27日,肯尼迪複信赫魯曉夫稱,如蘇聯在聯合國監督下從古巴撤出導彈,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28日,赫魯曉夫回函,表示已下令撤除在古巴的核武器,並同意讓聯合國代表到古巴核實。古巴導彈危機以美國占上風而結束。
古巴導彈危機是戰後美蘇對抗中最為危險的一次。蘇聯雖略占下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原先的目的,用撤出導彈換取了美國不入侵古巴的保證,並在禁止核試驗問題上同美國達成某種默契。
2.中印邊境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發生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的一場邊境戰爭。中印邊界2,000公裏,分西、中、東三段。這場戰爭在西段和東段同時進行,以東段為主戰場。由於戰場處於高海拔地區,環境惡劣,雙方都有後勤補給困難的問題,中方尤為突出。中國在取得勝利目標後即撤回。最終,中國占領了中印西線爭議的阿克賽欽地區,印度則重新占領藏南地區。同時這場戰爭對兩國的國內局勢與國際地位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並阻礙著—中印關係的深入發展,並且對中蘇與中美關係的走向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1月21日,中國政府突然宣布,中國邊防部隊全線停火、後撤。隨後,中國交還了繳獲的大批裝備,釋放了3900名俘虜。至此,對印反擊戰結束。解放軍打死打傷印軍約5000人,俘虜3968人;解放軍陣亡722人,負傷697人。
以下這個視頻介紹中印開戰後,印方從盲目自信,到徹底崩潰及停戰的演變過程。就會知道為何印度60年仍不能從這一戰爭陰影中走出的原因所在,這也對目前的中印關係有著借鑒作用。
3.中印邊境之戰的時機
古人雲,上兵伐謀,解決中印問題,不能也不應該以戰爭為第一優先選項,縱觀世界近現代史,大國之間的滅國戰爭因為核武器的出現,用戰爭手段的可能性大減。針對一個有核國家的滅國戰爭,至少目前認知的範圍內沒有存在過。東歐巨變、美蘇爭霸、日德崛起、蘇聯解體等,無一不是各種因素聚變的結果。
我們分析一下中國重新崛起的時機、原因、因素等,會發現中國的重新崛起就是一個無法複製的賭博史,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49年新中國成立很長一段時間內,西方國家對其進行封鎖,台海問題、朝鮮問題,加之本身自己的工業基礎可以用零來形容。這時,第一代領導人利用美蘇爭霸中蘇聯需要中國在亞洲抵禦美國,爭取蘇聯的工業援助,建立起了工業化基礎;用朝鮮戰爭換來了東北的和平。這段時間,選擇一邊倒(中蘇結盟)、朝鮮戰爭(美國沒有擴大戰爭),這是第一次賭博。
60-70年代,中蘇關係開始惡化,而恰好美蘇爭霸中,蘇聯開始強勢,而美國因為越南戰爭等因素,逐步走向劣勢;而中國最危險的是六幾年的那段時間,中蘇關係惡化,中美關係本來就不好,中印爭端不斷,核武器還沒有研製成功,三年國家災難等等。可以說,中印戰爭也是一場賭博。因為印度有兩大集團協助,一旦失敗,西藏獨立,進一步新疆地位也會不保。如失去了西藏和新疆,就會失去了中國對整個東南亞乃至亞洲大陸的影響力,無法形成對南亞次大陸的有效威懾,那就不可能有中國現在的國際地位。
62年中印戰爭選擇的時間很微妙:
其一,青藏高原中印邊境段一年2-3個月適合作戰,其他時間段對中國的後勤簡直就是災難,這是前提,而中印戰爭恰好在這段時間內,
其二,古巴導彈危機的時間1962年10月15日—- 10月28日 ,中印戰爭的時間是1962年10月20日 - 11月21日,這是巧合嗎?肯定不是。
也可以說這是美蘇給中國一個不可思議的禮物。中國利用美蘇古巴導彈危機,世界的焦點都關注美蘇,且美蘇動員戰爭資源相互對峙,這個時候對印度下手,打出了中印50多年的和平,最重要的做到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有效控製西藏,而非之前的名義上擁有西藏。如果沒有美蘇古巴導彈危機,中印之間關於西藏的問題,會是一個很大的麻煩。這或許算是第二次賭博,如果印度還繼續堅持戰爭,一旦古巴導彈危機結束,兩大集團支持,西藏形勢會更加錯綜複雜。
在這裏,不得不佩服第一代國家領導人的戰略眼光,毒辣兩個字都不足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