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這個姓氏,居然是伊朗人的後裔

中國的這個姓氏,居然是伊朗人的後裔

俗話說:“男子漢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由此可見,姓氏在國人眼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個人的姓,不隻是他的稱謂符號,還標識了祖先和族人的烙印。

中華民族的姓氏和文化一樣博大精深,姓氏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

據記載,現存的姓氏共有5600多個。可以說現在生活中我們聽到的姓氏,都是祖先曆經千年代代相傳下來的。

在滄海桑田的華夏大地上,傳統文明從血緣發起,直至延伸到子思孟子至上的人文關懷。跨過時間的牽絆,它們記錄著家族的興衰榮辱,延續著文化的傳承與交融。

然而,在華夏五千年的曆史中,有一個姓氏散發著異域的氣息,其根源可追溯到遙遠的波斯。

那到底是哪個姓氏呢?

這個姓氏----就是安氏。

那麽,這一姓氏的祖先為何來自波斯帝國呢?

安姓在上古姓氏當中是找不到起源,但是,在曆史上姓安的人也不少,五代十國時期,永興軍節度使安光鄴和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這兩位算是安姓中的佼佼者。

那麽,在他們之前,安姓是怎麽來得呢?

漢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跟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逐漸日益交流頻繁。從而,也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張騫被派遣到西亞的帕提亞帝國,漢朝稱帕提亞帝國為安息國。他們的名族以安息回馬箭而聞名,但隨著西方羅馬的崛起,東方貴霜王朝也先後吞並了大月氏和大夏。

此時的安息帝國,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進退兩難。

最終,他們通過絲綢之路,進入漢朝。

這時的他們為了保存實力,改姓為安。

後來,安息帝國在戰亂當中,先後分裂,他們的族人流落到西亞和中亞一代。

唐朝時期,隨著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周邊的小國紛紛歸順,安息帝國也不例外。        

這其中就包括了康國、米國、曹國這些中亞小國,他們以中原姓氏為主,史稱“昭武九姓”。

西亞安息帝國的安遷入中原後,後來就以國為姓,長期生活在涼州,武陵君等地。

而安姓,就是來源於安息帝國。

提起安姓的名人,估計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安祿山。

這個作亂大唐的叛軍首領,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但是,安祿山並非安國人,而是康國人。

其實,安祿山本人並不姓康,隻因他母親改嫁給了一個姓安的安國人。於是,安祿山也跟著改了姓而已。

當然,對於這種說法也是眾說紛紜,還有其他的說法。

盡管安祿山的叛亂,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安姓家族的人並未因此而終結。

安姓家族的人他們繼續繁衍生息,傳承了安祿山之前的曆史和文化。

時至今日,安姓的人口已經達到了170萬之多,遍布中國各地,成為了中國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現如今,安姓這些人的血脈,曆經千年的融入,他們早已在中國繁衍生息,其行為舉止、容貌特征乃至血脈傳承,皆與漢族融為一體。

曆史總歸要和我們說告別,所幸我們能夠得到傳承,一個姓氏就能夠開啟一段曆史,這樣有趣的故事在中國的大地上,還有很多很多。

每一個姓氏背後,都有一段厚重的曆史,有一個值得發掘的起源和故事。

那麽,你知道你自己的姓氏起源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