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東西方的兩大巨頭,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雙方經過二戰裝備差不了許多。反觀中國軍隊之前是萬國造,答應蘇聯出兵朝鮮的條件就是換裝蘇製武器,尤其步兵使用的自動武器波波莎,裝甲兵的T-34坦克,炮兵的喀秋莎火箭炮,空軍的米格-15,加上有大量多年作戰經驗的老兵和堅強的作戰意誌保家衛國精神,尤其得到戰場印證戰術思想更是如虎添翼,所以初次交手誌願軍並不輸與美軍。當時美軍的許多士兵都是二戰後加入,毫無作戰經驗,又不熟悉中國軍隊戰法,初次接觸中國軍隊時反而是中國軍隊略占上風。不過當時中國軍隊也有短板,就是缺乏空中掩護和完善的後勤補給7天攻勢,往往在戰役後期進攻乏力不得不後撤,功虧一簣。但是自從大量蘇聯空軍飛行員加入空戰,形成米格走廊,戰爭態勢發生轉變,雙方在三八線一帶形成僵持。這時的美軍新兵由菜鳥通過戰爭變成有經驗的老兵,同時美軍的李奇威已經摸透中國軍隊作戰模式和短板,此時中國軍隊由於有米格走廊的保護,後勤保障得到非常大的改善。故而形成在上甘嶺與美軍的僵持局麵,最後雙方不得不在板門店簽字停戰。
假如一方裝備明顯落後就不可能形成僵持,隻有雙方實力裝備相差不多才會形成最後的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