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時期,四野作為解放軍的勁旅,一度發展到百萬人的規模,從東北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海南島,對中共奪取全國政權立下汗馬功勞。四野兵強馬壯的原因多種多樣,首先林總的作用至關重要。四野曾經有一首軍歌,名曰:
林彪的戰士(第四野戰軍軍歌)”
希揚 詞
李尼 曲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是林彪的戰士,
我們是殺敵的好漢。
端起衝鋒槍,
帶上手榴彈。
哪裏有敵人,
就到哪裏幹。
我們是人民的解放軍,
我們的名字天下傳。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是林彪的戰士,
我們是殺敵的好漢。
作戰打衝鋒,
靈活又勇敢。
活捉蔣杜軍,
繳他的重機槍。
我們是人民的解放軍,
我們的名字天下傳……
電影“遼沈戰役”中的錦州戰役中,出現過一幕場景令人震撼,那就是成千上萬門的火炮萬炮齊轟,其場景堪稱經典。於是,很多人都對四野擁有如此強大的火力感到困惑。在過去人們的心目中,不管是紅軍、八路軍還是解放軍,都是“小米加步槍”,並由此奪得了全國政權。然而四野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裝備是最好的,不僅有清一色的日械裝備,還有相當規模的炮兵、坦克兵部隊、裝甲車隊,進關時,也是火車運兵。那麽四野的這些武器裝備是從哪來的?
據資料記載,四野的裝備大致從以下途徑獲得:
1. 靠多種渠道收繳、尋找、拾取日寇所留下來的武器。
由於日寇統治東北長達14年,而日本關東軍及其附屬的漢奸部隊數量也超過百萬, 其中關東軍就有60多萬。這些軍隊除了被蘇聯繳械,有相當一部分是被土匪繳械或者是被土匪改編而來的國軍繳械。東野進駐東北初期,麵對的一大問題就是土匪的騷擾。當時在東北的土匪有十幾萬人,四野派出了不少部隊去剿匪,這些武器彈藥也就被繳獲了。同時也在日軍倉庫及民間搜集日寇所遺留下來的武器裝備。
從1946年冬天起,時任炮校校長的朱瑞被調派到東北滿洲基地後,就將人員分開,尋找被日本關東軍遺棄的武器和彈藥。
匡裕民中將曾經回憶:在零下30或40度的冰凍季節,到曠野去尋找大炮等裝備。在鏡泊湖一帶,朱瑞親自帶一個連隊到湖邊搜索,發現了三門加農炮。他們還發現了日軍的秘密倉庫,裏麵有了15萬枚炮彈。
到1947年2月,朱瑞領導的炮兵學校已收集了700多門火炮,其中包括49門加農炮、97門野炮、108門山炮、141門步兵、300枚迫擊炮、137架高射炮、65輛坦克和牽引機。在彈藥方麵,有47萬枚榴彈炮彈頭、60萬枚野炮彈頭和28萬枚完整彈頭炮彈。憑借這些財產,他們組成了中國東北地區第一支現代化的炮兵部隊,共有100支炮兵連。
2. 蘇聯紅軍移交給四野的武器
關於前蘇聯將繳獲的日寇武器移交給四野的之事,不同的資料提供的數據差距極大,而且包括有償(金、銀和食物等)和無償兩種方式。
四野進入東北後,蘇聯從本身利益出發,對四野部隊的態度時好時壞。多方資料顯示,蘇方對於東北龐大的工業基地和機器設備,基本拆除運至蘇聯。有些寧願在蘇聯擱置報廢,也不願意增加中國的工業實力。因此,有人認為蘇聯雖然移交給四野大量武器,但是鑒於蘇聯的反複無常,這種方式是否是四野的主要武器來源,存疑。
四野最初進入東北的一些幹部接受了很多日械裝備,曾克林一個團就拉走了幾萬支步槍和幾百門大炮。
3. 繳獲的國民黨軍武器
遼沈戰役期間,國民黨軍在東北投入的兵力有近70萬人,聚集了國民黨軍隊的許多王牌部隊,例如號稱“國民黨五大主力”的新一軍、新六軍、第52軍、第71軍等。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美械和半美械的精銳部隊,武器精良,彈藥充足。遼沈戰役期間,國民黨軍隻在錦州進行了激烈的抵抗,長春和沈陽的國民黨軍毫無鬥誌,很快被解放軍瓦解了,他們的武器裝備也大都被四野接收,蔣介石因此也得到了“運輸大隊長”的稱號。
4.自製武器彈藥
四野也不是一味的接受日械裝備,還接受了一批張作霖父子及日軍的兵工廠。東北是當時中國工業種類最為齊全,交通最為便利,工人數量最多,工廠最為完善的地區。依靠這些有利條件,四野對兵工廠進行大量建設和恢複生產。當時的兵工廠主要集中於大連、中蘇朝三國交界處、及黑龍江齊齊哈爾一帶。中國兵工業的開拓者吳運鐸,就是當時大連炮彈廠的領導。大連的軍工廠可以製造自製的山炮彈,年產20萬發。
下麵這個視頻再現了四野進關時的場景:火車運兵、日本九七式坦克車隊、裝甲車隊等,猶如一股鋼鐵洪流即將奔往關內。
但視頻中將四野的武器裝備來源隻歸於蔣介石這個“運輸大隊長”,似乎不太準確,難以服人。
總之,好的統帥、精兵悍將,外加精良的武器裝備,四野不打勝仗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