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生物學者對耗子進行了長期的觀察發現,一對野鼠一年間,大約要生育六,七窩耗子共四十多隻,由於生存環境惡劣,有黃鼬,雕鴞,蛇,人類等敵人,能長成成鼠的是大約百分之十,也就四,五隻,所以這對耗子就拚命生,用數量來彌補損失。
把一對野鼠拿到實驗室裏圈養,由於沒有了天敵,子鼠的成活率達到了百分之百。結果發現,這對耗子下了兩窩以後就不再下了。生物學者解釋說,是因為這對野鼠擔心食物不夠,所以不下了。
解這個節目受到啟發,人類是不是也是這樣,越是戰爭年代,越是生活不安定越生的多,用數量來彌補損失?生活安定了就不那麽生了?
那個生物學者還說,在野外能夠生存下來的那四,五隻耗子,都是智商高,反應快,體質好的耗子,那樣才能生存下去。
還說,人類滅鼠,從另一方麵是替耗子進行了優生,在野外生存下來耗子,都是特棒的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