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寧為雞頭,不為鳳尾”。這句話的意思是,寧可在比較低級的圈子裏做一個領軍人物,也不願做高等圈子裏的一般人物。雞固然沒有鳳凰那麽尊崇的地位,但是雞頭可以高高昂起,可以發號施令;而鳳的尾巴,隻能跟在後麵,拖在地上沾滿排泄物。
然而此話放在軍隊中就未必正確。開國將帥中,哪怕是在元帥中,排在第十,還是比第一大將地位高,在新中國發揮的作用更大。
開國將帥是指在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五年期間,在授銜過程中獲得將軍或元帥軍銜的高級將領。據統計,開國將帥共有一千六百一十四位,關於他們的排名或座次很有講究,有說不盡的話題。下麵介紹一下開國將軍之中各個級別的首將: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由於第一大將的故事耳熟能詳,隻做簡單介紹。
第一大將:粟裕
粟裕是第一大將。他是湖南會同人,1907年出生,去世於1984年。他是十位大將之一,排名第一,三十六位開國軍事家之一,是中國的戰略家。粟裕負責建立了眾多根據地,其中蘇中根據地改善了新四軍在華中地區的戰略態勢;創建了蘇浙公學,培養了很多戰爭人才。粟裕指揮過高郵戰役、隴海線徐海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粟裕有成為元帥的資曆、戰功,但他淡泊處事,並說評為大將已經很滿足了。一九八七年在湖南會同南郊粟裕公園內建成粟裕紀念館。
第一上將:肖克
肖克是第一上將。他原名肖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是湖南嘉禾人,1907年出生,2008年去世。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兼第一政委。他出生於一個清貧的書香門第,畢業於嘉禾甲種簡習師範學校。
肖克18歲投筆從戎,早年加入國民革命軍,參與北伐戰爭。之後加入中共並參與組織南昌起義。隨後擔任紅一方麵軍獨立第五師師長、紅八軍軍長、紅六軍團軍團長、紅二方麵軍副總指揮、紅四方麵軍第三十一軍軍長等職。抗日戰爭期間,擔任八路軍120師副師長、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等職,參與忻口戰役等。解放戰爭期間,擔任晉察冀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冀熱遼軍區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率部參加懷來戰役、石家莊戰役。隨後擔任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第一參謀長、參與指揮渡江戰役、衡寶戰役等。建國後,擔任軍訓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等。文革期間遭受迫害,此後擔任解放軍軍政大學校長、中顧委常務委員等職。
18歲投筆從戎,從北伐戰爭到長征,從連長到方麵軍副總指揮,他叱吒風雲、戰功赫赫。肖克是一位儒將,書法藝術高超、文學創作一流,寫下的長篇小說《浴血羅霄》獲得茅盾文學獎。肖克資曆深、戰功多,無論從紅軍、八路軍,還是解放軍方麵他都有資格獲得元帥軍銜,最終卻是上將中的狀元,是八路軍六位正副師長中唯一的非元帥,確實有人為之惋惜。關於肖克軍銜偏低的原因,眾說紛紜,但確實跟他在黨內曆次紛爭中站錯隊有關。不過肖克對此很坦然,常拿東漢“大樹將軍”馮異舉例。肖克是開國將帥中極少數的百歲老人,他的胸襟,確實值得佩服。
第一中將:徐立清
徐立清是第一中將,他是河南商城人(現在屬於安徽金寨),一九一零年出生,一九八三年去世。
1929年參加紅軍,1930年加入中共。曆任紅軍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團政治處主任、師政治部主任、軍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麵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麵軍總衛生部政委,八路軍師政治部組織股股長、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縱隊政委、旅政委,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縱隊政委,軍政委、兵團副政委等職。
建國後,徐立清曆任第一野戰軍1兵團政委、人民解放軍總幹部管理部副部長、總政治部副主任、濟南軍區政委、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中央軍委人民武裝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徐立清當時是正兵團級幹部,結合他的資曆及軍功是達到上將軍銜要求的,可是徐立清自己認為還是評個中將比較好,一級又一級的領導找徐立清談話,徐立清堅決表示不要上將軍銜,最後領導妥協了,授予他中將軍銜。
第一少將:解方
解方是第一少將,他是吉林東豐人,一九零八年出生,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共。一九八四年去世。他早年就讀於奉天第三高等中學,之後在日本的士官學校步兵科學習。回國後擔任過張學良的副官,張學良稱他為“難得奇才”。解方被稱為“解鐵嘴”,為聯合抗日立下功勞。解放戰爭時期,解方曆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參謀長兼參謀處長、遼北軍區副司令員、遼寧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副司令員、第十二兵團參謀長、第四十軍副軍長等職。
參加解放東北和進軍中南等重大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解方先是擔任第十三兵團參謀長,而後出任誌願軍參謀長。他參與多次重大戰役的指揮。解方在國軍隊伍時官至少將,後來在解放軍軍也被授予少將軍銜,人們稱他為“雙料少將”。
上述四位將軍,分別被列為四種級別將軍的首位,絕非偶然,可能是對他們軍銜偏低的一種補償。
有人講:鳳頭是目標,雞頭是妥協,鳳尾是磨練,雞尾是認命。看來此說很有哲理,值得琢磨,也適用於任何行業,包括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