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初期,蘇聯援華的軍火有多實惠?真金白銀:一架飛機3萬美元
1937年,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日軍的鐵蹄踐踏著神州大地,西方列強紛紛采取綏靖政策,對中國的求援置之不理。在這個危急關頭,一個意想不到的國家伸出了援手 - 蘇聯。當時的國際市場上,一架戰鬥機的售價往往高達7-8萬美元,但蘇聯卻以3萬美元的超低價格向中國提供最先進的戰機。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優惠價格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戰略考量?為何蘇聯會在自身工業化還未完全實現的情況下,如此"大手筆"地援助中國?這段鮮為人知的曆史,又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一、蘇聯援華的戰略考量
1937年8月21日,蘇聯駐華大使鮑格莫洛夫在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寵惠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這份條約的簽訂,標誌著蘇聯對華軍事援助的正式開啟。然而,在這份條約背後,蘇聯的戰略考量遠比表麵看起來要複雜得多。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蘇聯此時正麵臨著嚴峻的國際形勢。在歐洲,德國的軍事擴張已經開始威脅蘇聯的西部邊境;而在遠東,日本的北進政策同樣對蘇聯構成了巨大壓力。1931年,日本占領東北後,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戰略緩衝帶已經被打破。1936年,日德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更是讓蘇聯感受到了來自東西兩線的巨大威脅。
在這種背景下,支持中國抗戰成為了蘇聯遏製日本擴張的最佳選擇。通過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蘇聯可以在不直接與日本對抗的情況下,讓中國戰場牽製住日本的主力軍隊。1938年初,蘇聯遠東情報部門截獲的一份日本關東軍密電顯示:由於中國戰場的持續抵抗,日本不得不將原計劃調往滿洲的6個師團改派到中國戰場。
從勢力平衡的角度看,蘇聯對華援助還有著更深層的考慮。1937年7月,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後,英美等國紛紛采取觀望態度。這種情況下,蘇聯的及時援助不僅能夠贏得中國的好感,更重要的是能夠擴大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事實證明,這一策略是成功的。到1938年底,中國軍隊裝備的戰鬥機中,有62%來自蘇聯;使用的重炮中,有80%是蘇製武器。
從意識形態層麵來看,雖然國民政府與蘇聯在政治製度上存在巨大差異,但這並未影響蘇聯的援助決策。斯大林在1937年8月與楊傑將軍會談時明確表示:"在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鬥爭中,意識形態的差異並不重要。"這種務實的態度,使得雙方能夠在軍事援助問題上達成共識。
1938年春,當德國吞並奧地利,歐洲局勢日趨緊張之際,蘇聯不但沒有減少對華援助,反而加大了援助力度。3月1日,第一期5000萬美元貸款協議簽訂;同年7月1日,第二期5000萬美元貸款又迅速落實。這種看似反常的舉動,恰恰反映了蘇聯深謀遠慮的戰略考量:隻有通過持續不斷的軍事援助,才能確保中國戰場的持久抵抗,從而為蘇聯贏得更多的戰略主動權。
二、援華軍火的價格優勢分析
在1937年至1939年期間,蘇聯向中國提供的軍火價格,相比國際市場形成了顯著的價格優勢。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單件武器裝備的售價上,更體現在整體貸款條件的優惠政策和靈活的支付方式上。
從國際市場價格對比來看,蘇聯提供的軍火價格普遍比其他國家低30%到50%。以I-15戰鬥機為例,當時德國生產的同類型戰機在國際市場上售價約7.5萬美元,而蘇聯提供給中國的價格僅為3萬美元。重型轟炸機方麵,蘇聯的SB-2轟炸機售價為8.5萬美元,而美國道格拉斯公司生產的同類轟炸機售價高達15萬美元。步兵武器裝備的價格差異同樣明顯,蘇製82毫米迫擊炮每門售價900美元,而德國產同類迫擊炮售價達到1800美元。
貸款條件的優惠政策更是前所未有。1938年3月1日簽訂的第一期貸款協議中,年利率僅為3%,遠低於當時國際市場6%到8%的普遍水平。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貸款的還款期限長達5年,每年分期付款額度固定,大大減輕了中國的即期還款壓力。同年7月簽訂的第二期貸款,維持了同樣優惠的條件。到1939年6月的第三期貸款,還款期限更是延長到了10年。
在支付方式上,蘇聯表現出了極大的靈活性。根據協議,中國可以用農產品和礦產資源抵償貸款。1938年4月,中國向蘇聯運送了第一批錫礦石和茶葉作為還款。這種以物易物的方式,在當時外匯極度緊缺的情況下,為中國創造了極大的便利。
具體到軍火交易的操作層麵,蘇聯采取了多種方式降低成本。首先是簡化了交易程序,取消了常規軍火交易中的中間商環節,直接由蘇聯對外貿易部與中國軍事代表團對接。其次,蘇聯還承擔了大部分運輸成本。以1938年3月簽訂的第一批軍火合同為例,在2972萬美元的軍火總價值之外,蘇方僅收取2%的器材組織費,約59萬美元,遠低於國際軍火交易通常10%到15%的手續費。
在技術轉讓方麵,蘇聯的做法同樣體現了價格優勢。1939年,蘇聯幫助中國在新疆伊寧建立航空學校時,不僅提供了價值346萬美元的軍事物資,還派遣了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指導,這些技術援助的費用都已包含在貸款總額之內,並沒有額外收費。
這種優惠的價格政策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1938年上半年,中國從蘇聯購買的軍火總值達到4399萬美元,其中包括戰鬥機、轟炸機、高射炮、迫擊炮等各類武器裝備。如果按照國際市場價格,同樣數量的軍火至少需要7000萬美元以上。這種差價,在當時中國外匯極度短缺的情況下,無疑發揮了關鍵作用。
三、軍事援助的具體實施
蘇聯對華軍事援助的實施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涉及貸款協定的簽訂、軍火運輸線路的開辟、技術人員的培訓支持,以及後勤保障體係的建立。這些工作在1937年至1941年間有條不紊地開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軍事援助網絡。
貸款協定的簽訂經曆了三個階段。1938年3月1日,第一期5000萬美元貸款協定在莫斯科簽訂,主要用於購買作戰飛機、大炮和彈藥。同年7月1日,第二期5000萬美元貸款落實,重點采購坦克和防空武器。1939年6月13日,第三期15000萬美元貸款確定,用於擴充中國空軍實力和建立維修基地。
軍火運輸采用了多條秘密線路。主要通道是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至蘭州的陸路運輸線,這條線路全長3000多公裏,穿越戈壁沙漠。1938年初,蘇聯派出了300輛重型卡車組成的運輸車隊,專門負責這條線路的軍火運輸。另一條重要線路是從外蒙古經過綏遠(今內蒙古西部)到西安的北路,這條線路雖然路程較遠,但避開了日軍空襲的威脅。
在技術培訓方麵,蘇聯采取了"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1938年春,蘇聯在新疆伊寧建立了航空學校,派遣了158名飛行教官和技術人員。同年秋,又在蘭州設立了坦克操作訓練中心,培訓中國軍隊的坦克駕駛員和維修人員。與此同時,中國也派出了多批技術人員赴蘇聯學習,僅1939年就有超過200名軍事技術人員在莫斯科接受專業培訓。
後勤保障體係的建立是一個創新之舉。1938年底,蘇聯幫助中國在蘭州建立了第一個綜合性軍事裝備維修基地,配備了完整的機械加工設備和專業技術團隊。1939年,類似的維修基地在西安、重慶相繼建立。這些基地不僅承擔維修任務,還能夠生產部分簡單的零配件,大大提高了武器裝備的使用效率。
零配件供應鏈的構建也是一項重要創新。蘇聯在新疆哈密設立了零配件中轉倉庫,儲存各類武器裝備的備用零件。這個倉庫采用科學的庫存管理係統,根據各類裝備的使用情況和損耗規律,定期補充庫存。當中國軍隊需要零配件時,可以直接從這裏調取,大大縮短了維修時間。
維修基地的設立更是體現了蘇聯援助的係統性。1939年春,蘇聯在重慶建立的飛機維修廠,配備了先進的金屬加工設備和專業的技術團隊。這個維修廠不僅能夠對戰鬥機進行大修,還具備改裝升級的能力。1940年,該廠成功將一批I-15戰鬥機改裝成了教練機,為中國空軍培訓新飛行員提供了保障。
這些具體實施措施的效果顯著。到1939年底,經由新疆線路運抵中國的軍火裝備包括:戰鬥機和轟炸機共563架、坦克82輛、裝甲車608輛、各型火炮1140門、機槍9720挺。這些裝備的到位,極大地增強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而完善的後勤保障體係,則確保了這些裝備能夠持續發揮作用,為中國的抗戰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四、優惠價格背後的國際博弈
蘇聯提供的優惠價格軍火援助,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引發了一係列連鎖反應。各國對這一局勢的反應不盡相同,最終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國際博弈格局。
日本方麵的反應最為強烈。1938年4月,日本駐莫斯科大使重光葵向蘇聯外交部遞交了一份措辭嚴厲的抗議照會,指責蘇聯違反國際中立原則。然而,蘇聯外交部以"純商業行為"為由予以回絕。6月,日本又通過德國施壓,要求蘇聯停止對華軍援。德國駐蘇大使舒倫堡在與蘇聯外交部長李維諾夫會談時,提出了日方的要求。但蘇聯仍然堅持其援華立場,並加快了軍火運輸的速度。
德國在這場博弈中表現出明顯的矛盾性。一方麵,作為日本的盟友,德國不得不對蘇聯的援華行為表示關切;另一方麵,德國也在同期向中國出售軍火,albeit價格遠高於蘇聯。1938年2月,德國向中國出售了一批20毫米高射炮,每門售價高達4800美元,而蘇聯同類型高射炮的售價僅為2200美元。這種價格差異引發了德國軍火商的不滿。
英美兩國對蘇聯的低價軍援采取了默認態度。1938年8月,英國駐華大使卡爾在向倫敦的報告中指出,蘇聯的軍火價格雖然低得令人難以置信,但這恰恰有利於維持遠東地區的力量平衡。美國國務院也持類似觀點,認為蘇聯的軍援可以延緩日本在亞洲的擴張速度。
意大利則試圖在這場博弈中尋找商機。1939年初,墨索裏尼政權向中國提出,願意以比蘇聯更低的價格提供軍火。但這個提議很快被證實是一個虛假承諾,因為意大利根本無法滿足如此大規模的軍火供應需求。
法國的反應最為務實。1938年末,法國駐華使館向巴黎報告,建議效仿蘇聯的做法,降低對華軍火價格。這一建議得到了法國政府的重視,但由於法國本身麵臨著來自德國的威脅,最終未能實施。
這場國際博弈在軍火定價方麵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939年上半年,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武器價格出現了普遍下跌。德國的ME-109戰鬥機從原來的8.5萬美元降到了6.8萬美元,美國的P-36戰鬥機也從7.2萬美元降到了5.9萬美元。但即便如此,這些價格仍然遠高於蘇聯提供給中國的優惠價格。
在經濟層麵,蘇聯的低價軍援也引發了連鎖反應。1939年,中國與蘇聯的貿易額達到了曆史最高點,超過了中國與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貿易總額。這種經濟聯係的加強,進一步鞏固了中蘇之間的戰略合作關係。同時,這也促使其他國家不得不重新審視其對華貿易政策,特別是在軍火貿易領域。
五、援華優惠政策的曆史意義
蘇聯對華軍事援助中的優惠價格政策,在曆史進程中產生了多方麵的深遠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軍事層麵,還延伸到了外交、經濟等諸多領域。
在軍事裝備更新換代方麵,優惠價格政策加速了中國軍隊的現代化進程。1938年至1939年間,中國空軍裝備的蘇製戰機數量從最初的幾十架迅速增加到500多架。這些包括I-15、I-16戰鬥機和SB-2轟炸機在內的現代化空中裝備,使中國空軍的作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1939年5月,在重慶上空的空戰中,中國空軍就憑借這批價格優惠的蘇製戰機,擊落了13架日本轟炸機。
軍事工業體係的建立是另一個重要成果。通過優惠價格獲得的武器裝備,為中國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1939年建立的重慶飛機修理廠,在維修蘇製戰機的過程中,掌握了大量航空技術。到1940年,這個工廠已經能夠自行生產部分零配件,甚至開始嚐試改裝戰機。這些技術積累為日後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戰略物資儲備體係也因此得到完善。由於蘇聯提供的優惠價格,中國得以在有限的外匯條件下,采購更多的軍事物資。1938年底,中國在蘭州、西安等地建立的軍火庫中,儲存了大量蘇製武器彈藥。這些儲備為後續的軍事行動提供了重要保障。1939年冬季,中國軍隊在長沙會戰中能夠持續作戰,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些儲備。
在軍事訓練領域,優惠價格政策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裝備成本降低,中國得以投入更多資源用於人才培養。1939年至1940年間,在新疆伊寧航校和蘭州坦克訓練中心,共培養了超過1000名技術骨幹。這些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才,後來成為中國軍隊技術革新的重要力量。
外交關係格局也因此發生變化。優惠價格政策強化了中蘇之間的戰略互信。1939年,當德國提出停止對華軍售的要求時,蘇聯堅定地予以拒絕。這種態度不僅維護了中國的利益,也顯示了蘇聯對華政策的連貫性。同時,這一政策也影響了其他國家對華的態度。1940年初,英國開始考慮通過緬甸線路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蘇聯政策的啟發。
經濟貿易方式也隨之革新。蘇聯接受用農產品和礦產品抵償軍火貸款的做法,開創了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模式。1939年,中國向蘇聯出口的鎢砂、錫礦等戰略物資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種以物易物的貿易方式,為當時外匯緊缺的中國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
在技術轉讓領域,優惠價格政策促進了大規模的技術交流。1940年初,蘇聯在重慶設立的技術顧問組,不僅指導武器裝備的使用維護,還傳授了大量工業生產技術。這些技術積累對中國後來的工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在航空、機械等領域,這些早期的技術儲備為後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