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
“尼克鬆在中國”或“尼克鬆到中國”(Nixon in China或Nixon goes to China[1])是美國的政治譬喻,源於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鬆1972年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之行。現常用來比喻某政治人物因擁有廣泛的支持和雄厚的政治資本,可以采取一般政治人物所不願或不敢采取的高風險、代價大的政治行動。尼克鬆由於其一貫的強硬反共立場,曾是眾議院反共組織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成員,在美國右翼擁有強大的支持,所以可以展開對華外交而不受媚共的指責。若換上一個左翼溫和人士,則斷然沒有資本采取同樣的行動。所以此短語有時也被說成“隻有尼克鬆才可以去中國”(Only Nixon could go to China),或“去中國的必須是尼克鬆”(It takes Nixon to go to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