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的大同集寧失利在毛的北線(三路四城)計劃的指導下進行,而南線的三軍進擊津浦路計劃在粟裕的建議下沒有實行。
北線計劃又稱三路四城計劃。三路,指要占領平漢路的一段、正太路與同蒲路。四城,指要攻下石家莊、保定、太原和大同。大同和集寧之戰是在執行三路四城計劃的情況下發起的。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共軍還缺乏攻城的經驗,裝備也差。三路四城計劃是以攻取城市為主,所以這個決策是不太符合實際情況的。聶沒有打好也是有原因的。
南線計劃,又稱三軍進擊津浦路,即晉冀魯豫、山東、華北三支部隊在津浦路兩側作戰,第一個階段以山東野戰軍打徐州到蚌埠之間;晉冀魯豫野戰軍打隴海路的開封到徐州段,華中野戰軍打蚌埠到浦口之間。都是外線出擊。但是粟裕主張依托根據地,內線作戰。在粟和陳毅爭執中,毛在站在粟一邊,改變了自己的南線的外線出擊方針。之後有了蘇中七戰七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