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1958年首次在莫斯科舉行。在這次首屆比賽中榮獲一等獎的是美國鋼琴家 馮-克禮蓬 (Van Cliburn)。而當時作為評委之一的蘇聯人民藝術家 史維爾托斯拉夫-裏克特(Sviatoslav Richter),給了他最高分 —— 25分!
裏克特是個鋼琴家,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演奏權威,也是國際音樂界公認的由此以來當代最傑出的鋼琴家之一。裏克特對於柴可夫斯基 E 小調 第一鋼琴協奏曲的演奏詮釋,尤為出色而音符音調音色的解說描述極富深度性,從而引人入深且富有靈魂的震撼共鳴,感性而透徹心扉。這種令人深感震撼性的“精致而細密解說又不失恢宏的大氣奔放“, 使人 ”融入“ 無限。這是德國著名指揮家卡拉揚給予的評價。
卡拉揚在1962年九月,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並由裏克特鋼琴演奏了柴可夫斯基 E 小調 第一鋼琴協奏曲。從這場演奏錄音,我們由聽覺而能感受到的透徹心扉的音符流動及高低起伏,並從而能深刻體會到裏克特在解說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所達到的那種令人震撼而又思緒萬千的表達效果;進而也能認識到鋼琴家的演奏及其對於音符的詮釋所傳遞給我們透徹心扉的於靈魂隨之而波動起伏及“精致”的情感分享,是和他本人於人文思維、思索及其它藝術修養等方麵的素養,分不開的。
1962年的那場演出,也是卡拉揚和裏克特在維也納的首次會麵。關於這場演出,英國某著名音樂評論家寫道:卡拉揚極其欣賞並高度評價了這場音樂演奏會,認為裏克特以其獨特的指法力度與恢宏而又精致的音符音調及音色的表達,為我們透徹心扉地解說了E 小調 第一鋼琴協奏曲。
美國鋼琴家 馮-克禮蓬所獲得的一等獎,也是因為演奏了柴可夫斯基 E 小調 第一鋼琴協奏曲及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而裏克特權威性的25分,也是對馮-克禮蓬的演奏表達,給予了高度認同和讚揚。
裏克特於1915年出生在烏克蘭的日托米爾,也就是當時的俄羅斯帝國。他的父親是個德國人,曾就學於維也納的音樂表演學院,母親出身於俄國地主貴族。裏克特的母親在結婚之前是他德國人父親的學生。由於十月革命後的內戰,裏克特在1918年起始與雙親分離並和嬸嬸住一起並跟著嬸嬸學習繪畫一直到1921年。
裏克特和雙親相聚之時,他的父親在烏克蘭的敖德薩音樂學院任教,而這個時候,裏克特開始學習鋼琴演奏。二戰爆發,德國進攻蘇聯。裏克特父親因間諜罪被捕並進而判處死刑。
1949 年,裏克特榮獲斯大林獎和列寧勳章,從而被列為蘇聯人民藝術家之名。裏克特在1957年赴中國演出。
裏克特自1960年起,不斷受邀在英國倫敦及美國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演奏,但裏克特及其厭惡美國。原因是1970年卡內基的演奏過程中,當場出現了反蘇示威者的喧囂。裏克特就此發誓從此不再出席於卡內基的任何音樂演奏會。然而此刻裏克特在倫敦的演奏,卻被英國“公眾” 評價為屬於一個二流演奏家的水平。
然而事實上,裏克特並非真正的在厭惡美國;他厭惡的是那種對促進人類和平的話動進行幹憂的不當行為。所以後來“謠傳”裏克特要來卡內基再次演奏表演,但由於各種原因,此類“謠傳”未能成為現實。
裏克特在日本一共巡回演出了八次,顯然很喜歡日本。
裏克特在1997年的八月一日去世,終年82歲。在他去世之前的幾年內,裏克特深受聽覺衰退的折磨。由於聽覺問題,裏克特對於指法的發揮效果,深感難以控製。
【裏克特和卡拉揚與維也納交響樂團的合作留影】
【裏克特和卡拉揚排練過程的一個留影】
【裏克特和卡拉揚的交流過程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