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甲骨文【蠢】字發現的蠢。updated.

說說甲骨文【蠢】字發現的蠢。updated.
Zhiyan-Le,2023-12-02、2024-03。

曾看到消息,中國大陸複旦大學大學研究員破解甲骨文【屮】為【蠢】字,獲十萬元獎勵。媒體宣傳一片驚歎讚美。有質疑,但隻能在個別網媒發表。看來,在中國大陸,連起碼的學術爭鳴都沒有。中國盛行學術【產業鏈】。不知該破解、獎勵和讚揚是不是學術產業鏈之物。

後來,再看到關於破解的過程內容,我不得不說:該破解鑒定是瞎編,以個人無常識聯想當作古文字事實的瞎編。具體破解內容報道,請看附後摘錄。這裏就簡要說說那是咋個瞎編。

第一步,把【屮】說成是草木初生的春天。第二,說該【屮】是【未識字】而相當於【屯】。再一步,把【屯】和【蠢】聯係起來,說“春”是“蠢”的聲符。“蠢”字古有騷動、動亂之義。如“屯”用作“蠢”,“屯(蠢)盂方”“屯(蠢)夷方”即動亂的盂方。接著用旁證,說那與《說文解字》中“蠢”的古文寫法可相互驗證,形成了較完善的證據鏈。於是,作者結論說:【屮】即【蠢】,刻有“屯(蠢)盂方”的甲骨,卜辭貞問動亂的盂方進犯西土,商王調集人馬前往征討,能否受到保佑獲得勝利 ,雲雲。通過鑒定,獲得獎勵讚揚。

那瞎編在何處?循環論證。在發達國家科研學術領域,循環論證是一種欺騙性的邏輯遊戲,其一特點,是把不相幹或未經證明為等同的因素扯到一起互相證明而做結論;在國家管理尤其是司法或法治方麵,循環論證屬於故意誤導。具體說吧:

以為逢【草】字頭就是春天。如此,【蕭瑟】的【蕭】也有草字頭,為啥不是春天?那個【屮】字為啥不是秋天、不是【蠨】字呢?通過反證排除其它可能,是新發現能否成立的起碼學術作業要求。做了嗎?看來沒做:沒能證明【屮】必然就是草字頭和春天這個前提,沒能證明【屮】必然就是【屯】且後者必然就是【春】字這個副前提,也沒能證明【屯】必然就是【蠢】這個推導成立,更沒證明漢代的《說文解字》的漢字書寫發音跟千年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完全一樣。在前提、推導和旁證都不確定或不成立的條件下,就做出了【屮】就是【蠢】字的結論且通過鑒定,不夠蠢嗎?

所謂甲骨文【屮】字是【未識字】的說法是瞎說,是自己不知就說大家都不知道。該類甲骨文幾十年前就有破解了,相當於【屮】下一橫即【
】的簡化寫法,意思是【生】,即【百生】的【生】字。【百生】後來延申為【百姓】、加了個【女】字旁,是女性生娃、【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血緣關係的文字反映:在上古社會,隻有先公先王及其後代或被授予者才有【姓】;【百姓】的意思是享有先公先王家族之姓的眾多權貴家族成員,跟當今【老百姓】的【百姓】意思完全不同。至今,中國彝族文字還有【百生】即【百姓】的傳統用法,沒了權貴含義而已。

注:關於甲骨文鎦文的【生】和【姓】的相關等同性及其與《說文解字》的區別的考證,包括不僅字形變動且【姓】發音是【生】發音的軟化、以及上古二聲到古代四聲的語音清濁變遷,等等,可參閱前輩顧頡剛題字和北京榮寶齋出版的《文字源流淺說》、1979年首版。

由是,【屮盂方】的意思很直白:享有先公先王家族成員的【盂】姓的方國。用現代語文表達,那說的是【姓盂的方國】。注:當時【盂方】一分為三(同一個方國的家族內部發生爭權奪利和分化,或沒被授予百姓的氏族試圖冒名,不稀奇),東西兩個,獲得各方公認的一個;由此,該甲骨文拓片記錄要明確指明是有公認的【百姓】之【姓】的那個【盂方】,故而前麵有個表示血緣關係的【百姓】之【屮】字,就成了【屮盂方】。

曆史常識:殷商時期,中國是眾多血緣氏族方國組成的聯盟式的國家體製,王室充當盟主角色、各方高度自治。王室征伐某方國的理由無非幾條:某方國不上貢或少上貢了,某方國侵犯王室的領地或掠奪財富人口,某方國違犯了各方國都同意遵守的約定,某方國請求王室征伐援助,平息某兩個或幾個方國的戰亂。因此,某方國自己發生了【騷動動亂】,隻要還保持原有的【百姓】之姓且不涉及其它方國和王室的權利、那就不關王室的事,即:按當時【天意】規定、那不能成為殷商王室征伐某方國的理由。用今日語文諷刺比喻說,那就是【縣官難管家務事】。殷商王室征伐【姓盂的方國】,緣故是觸及了前述幾條中的一條或多條,不會是因為【姓盂的方國】自己有啥【春草初生】的【騷動動亂】,即王室不會為某方國內鬥而消耗自己的資源和兵力。

簡言之,作者所謂殷商王室征伐【屮盂方】是因為該方國有【春草初生】的【蠢動】,純屬瞎編濫造,完全不符合殷商王室征伐理由的曆史事實和相關記錄。不服者,可參考範文瀾和翦伯讚等前輩的古代曆史作品和課本,做做家庭作業補課,再說服不服吧。


【注】:
看到讀者問:若【屮=屯=蠢】成立,那麽,【屯祖】=【蠢祖】,借占卜罵祖先了。

讀者問的好。
按那思路,在台灣甲骨文資料庫,我做了【屯 屮】檢索,許多結果,幾個如下:
 

檢索:屯 屮。 結果摘錄。
記錄 來源 編號
婦示十屯 英國所藏甲骨 00154臼
壬戌婦井示二屯  英國所藏甲骨 00564臼
惟甲戌屮 小屯南地甲骨 3544
祖辛 英國所藏甲骨 00046正.2
婦井示 東京大學所藏甲骨 00049b
貞自今至於乙酉我屮 懷特氏等所藏甲骨 865


按大陸發現獲獎讚揚一片的李學勤學派說法,那些甲骨文說的就成了:

婦為十個蠢動做祭祀。
壬戌,婦井(帝王之妻)為兩個蠢動做祭祀。
甲戌,蠢動。
祖辛(帝王)蠢動。
婦井(帝王之妻)為蠢動祭祀。
乙酉,我(帝王)蠢動。

那不是很荒唐和很搞笑嗎?那不是帝王王妃們自己罵自己嗎?殷商的帝王王妃們有那麽幽默、通過占卜自己罵自己嗎?做那樣的占卜,是啥目的和要幹啥呢?當時,像樣的龜策材料不便宜。王室卜官消耗資源做那些帝王王妃通過占卜搞自罵的記錄,為啥呢?

而按顧頡剛等前輩之說、把【屮】理解為相當於殷商王朝當時的【百姓】之【姓】,則那些使用了【屮】的文字全能說通、且確實有記錄在案的價值:

甲戌,賜姓。(被賜予者得到王室的讚同提拔。)
祖辛之姓。(帝王某位後代的故事。)
婦井(帝王之妻)為賜姓舉行祭祀。(猜測,被賜姓者可能是她的孩子。)
乙酉,我(帝王)賜姓。(帝王為某人賜予家族之姓。)

那些文物事實的例子足以說明:李學勤學派的【屮=屯=蠢】的推導不成立且很搞笑;漢代的《說文解字》可以作為旁證參考,但對破解甲骨文來說、確實是個十分有限的旁證參考。



至於作者所謂【甲骨文是產生於占卜場景的專業文字】、【甲骨文是世界古典文字中唯一流傳至今的自源文字】雲雲,則更是信口開河地瞎編了。

許多甲骨文拓片沒有占卜內容。甲子六十和東南西北方向等等拓片,都沒有占卜內容。甲骨文跟其它文字一樣,首先是語言的通用記錄表達符號,其次才是不同領域的專門記錄表達,而占卜命理隻是其中一個領域。再說,在中國曆史上,占卜布滿農書雜記之類;《史記》記載說龜策材料是上古時期頗為時髦的生意,說明占卜幾乎就是人人可做的事。如此,殷商時期,占卜是少數人的【專業】、還是人人可做的事情?即:哪些甲骨文是隻有【專業】者才能做的、哪些是農書雜記之類人人可做的,哪些是王室或百姓方國的、哪些是民間的,等等,理清和證實了嗎?沒有。如此,何來【甲骨文是產生於占卜場景的專業文字】之說?那不是毫無根據的編造嗎?

至於甲骨文的【甲午卜】【乙亥卜】等等,那是【殷商八股文】的開始語,不一定就是占卜活動場景記錄。【卜】,日晷作業象形會意。殷商是自然神崇拜社會,表示日晷作業的【卜】字帶有【天意】的含義。用今日話說,【甲午卜】就是【甲午時刻,按天意做如下記錄】的意思,類似當今日作文的八股文開始語;而做記錄當時有無占卜活動則是另一回事。

如此,哪些甲骨文是占卜活動記錄呢?答曰:帶有【占】字者。【占】,上卜下口,對日晷作業即天文曆法作業做出解釋,延申含義:為龜策得到的【天意】而做出解釋。由是,【占】字加個方框,跟【人】字加個方框意思是【囚禁關牢】一樣,是封存或作廢但留下歸檔該占卜的意思。因此,有的甲骨文是占卜或宗教或命理活動、有的則不是,不能看到【卜】字就望文生義地做個一般性結論、說甲骨文是【占卜專業文字】之類的瞎編濫造。

舉例。下麵是早期破解且流行於教科書的甲骨文拓片:




文字翻譯:
甲午卜,征貞,東土受年?
甲午卜,征貞,東土不其受年?

一行文字用肯定語氣提問,另一行文字用否定語氣提問,沒答案。

占卜活動是有個可以付諸判斷決策或付諸行動的結果或結論的。該拓片沒答案,說明該拓片記錄的東西並非來自占卜活動,而是來自其它活動(具體是啥活動,已有破解,另論)。可見,甲骨文拓片中,逢【卜】字並非就是占卜活動,不能把今日的理解套於古代曆史或把今日的想象當作曆史事實。----讀讀前輩高亨的作品,學些命理卜卦常識,再掰乎古代占卜也不遲。

理解困難?看個例子:意大利是天主教國家,但並非每個人或每件事的記錄都要經過彌撒活動,盡管許多文獻都有【聖經說】的開始語。中國信奉馬克思主義,但並非每個人或每件事的記錄都要經過馬克思主義課堂,盡管許多文獻都有【馬克思說】的開始語。由此,說意大利文是來自彌撒場景的專業文字、說中文是來自馬克思主義課堂的專業文字,不是信口開河地瞎掰嗎?

甲骨文不是【世界古典文字中唯一流傳至今的自源文字】。

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文字就是流傳至今的自源文字。考古學發現,地中海沿岸文字可追述到35,000年前,為點線和圖象的組合。後分為兩叉,一個以圖象為主、另一個以點線為主,都發展到了足以記錄表達當時所有語音語義的水平。經過漫長歲月,再後來,以線條符號拚音成為主導文字符號係統。又發展,大約4000年到3000年前,字母符號幾乎全麵地替代了線條符號,即今日的拚音符號文字係統。不管符號咋變,其拚音主導規則沒變。至今,在歐洲一些國家,線條文字符號依然存在且用於許多領域。例如,北歐的路恩線條文字,至今存在,且廣泛用於建築美術、訂婚婚禮和命理活動等領域。當今西方藝術評級符號XXX,就來自歐洲線條文字。

成型成熟的文字係統,不會隔夜發生,而是經過漫長歲月發展的。既然甲骨文是成型成熟的文字係統,那麽,它的前身是什麽符號係統、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其發音規則是什麽?至今沒有文物證明證實其存在過。漢代《說文解字》是基於漢朝文字的工具書,而漢代以前的周秦時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文字符號變動和語音變動(反切就是個例子),因而,不能用《說文解字》來鑒定甲骨文。簡言之,甲骨文來曆是個問題。

殷商早期前期,曾發生過如今的遠東與中亞的地區的廣泛碰撞,包括貿易和戰爭。殷商進口了中亞貿易車輛技術,並迅速發展為狩獵和戰場用的戰車及其為主的戰場列隊技術。鑒於當時的中亞文字是相當成熟的線條圖象組合的符號係統,有學者推測,殷商早期及之前,隨著各種進口,中國也進口了中亞的文字係統而加以改造、一字一音並發展為一字多義來記錄表達中國境內的語音語義,形成了如今叫做甲骨文的文字係統。

白話說,有學者根據曆史長期發展而認為甲骨文可能是上古時期中亞文字的【山寨版】。如此就不奇怪,殷商之際,中國突然就有了相當成熟的文字係統和文獻記錄、但語音規則記錄卻嚴重不足,即語音和文字的兩個係統之間發生了巨大差距、且該差距至今存在(中文工具書和計算機電腦輸入,有筆畫和語音兩套係統,是典型例子)。一個有自源和經過長期發展的成熟文字係統,是不會有該差距、或該差距是很小的,經過演化篩選也不會有書寫和發音兩套語文係統。正因為書寫和語音的巨大差距,秦始皇可以強權推行書同文、卻難以做到音同聲。

甲骨文外來說是否成立,那還有待於更多文物文獻出籠和學術爭鳴。但有一點是有文物文獻證實的:世界上的古文字延續,中國並非唯一,至少,地中海文明的文字係統及其延續就比中國甲骨文的要長久得多且曆史脈絡要清晰得多。如此,少來些對他國文明發展的仇恨詛咒吧。


附件:關於【屮】字破解的報道(摘錄):

複旦學者蔣玉斌:研究甲骨文,釋一字即作一部史。2023/11/24 來源:中新社。
http://www.europechinesenews.com/static/content/ztzg/2023-11-24/1177625711873136909.html

在長期關注、思考包括該字在內的未識字的過程中,一些關鍵證據終於浮現出來。首先古文字的“春”字,一般包括眾“屮”(草)或“木”、“日”和“屯”,表示草木初生的春天,“屯”有標示讀音之用。如有一種古體將“春”寫為“萅”。而甲骨文“春”字中,有些就把“屯”的部分寫成該未識字形,同時,甲骨文也常用“屯”直接表示春天之“春”。通過上述代換可推出,該未識字相當於“屯”。
但在主要辭例如“屯盂方”“屯夷方”中,“春天”“村屯”“駐紮”等義都不適合,仍需探討其字用。“屯”是“春”的聲符,“春”是“蠢”的聲符。“蠢”字古有騷動、動亂之義。如“屯”用作“蠢”,“屯(蠢)盂方”“屯(蠢)夷方”即動亂的盂方、夷方,語義通順。同時這種表達,也見於西周金文(蠢淮夷)、傳世古書(蠢爾蠻荊)、出土戰國竹書(蠢邦)等,與《說文解字》中“蠢”的古文寫法也可相互驗證,形成了較完善的證據鏈。至此,甲骨文“屯(蠢)”字的形、音、義、用都有了清楚認知。
刻有“屯(蠢)盂方”的甲骨,卜辭貞問動亂的盂方進犯西土,商王調集人馬前往征討,能否受到保佑,獲得勝利(《甲骨文合集補編》11242)。
蔣玉斌:甲骨文是產生於占卜場景的專業文字,附屬於甲骨這種占卜遺物。當時人們將自覺無法掌控之事刻寫在甲骨上,通過占卜由神靈做出判斷,並記錄占卜結果。
蔣玉斌:甲骨文是世界古典文字中唯一流傳至今的自源文字,其餘如古埃及聖書字、古巴比倫楔形文字等自源文字,由於使用人群和文化遭遇劇變,最後成了“死文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