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門、麥克阿瑟和朝鮮戰爭

本帖於 2024-10-22 10:10:19 時間, 由普通用戶 空城之主 編輯

摘譯自:https://teachdemocracy.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48#:~:text=On%20November%2025%2C%201950%2C%20nearly,the%20goal%20of%20reunifying%20Korea.外交政策。

1950 年,朝鮮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杜魯門和麥克阿瑟就戰爭的實施發生了重大衝突。麥克阿瑟是美國和其他聯合國駐韓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杜魯門作為總統,是麥克阿瑟的上級。美國憲法指定文職總統為武裝部隊總司令,並製定美國外交政策。

朝鮮進攻

朝鮮自 1910 年以來一直是日本的殖民地。1945 年日本戰敗後,蘇聯軍隊占領了北緯 38 度線(通常稱為三八線)以北的朝鮮。美國軍隊占領了這條線以南的地區。根據協議,蘇聯和美國軍隊於 1948 年撤出朝鮮。到那時,朝鮮實際上已經分裂為兩個國家。與中國接壤的朝鮮已成為蘇聯全副武裝的共產主義國家。韓國與美國保持著密切聯係,當時美國仍在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下占領著附近的日本。

1949 年,中國內戰結束。勝利的中國共產黨軍隊將反共的國民黨中國人民從中國大陸趕到了台灣島(現稱為台灣)。共產黨在中國取得勝利後不久,蘇聯試驗原子彈的消息傳來。

杜魯門總統的遏製政策旨在阻止共產黨的侵略,特別是對歐洲和日本的侵略。但杜魯門政府官員發表的公開聲明似乎將台灣和韓國排除在美國保衛地區之外。

令杜魯門和麥克阿瑟都感到意外的是,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鮮越過三八線襲擊了韓國。杜魯門總統迅速采取行動,沒有向國會尋求宣戰,就命令美國空軍和海軍攻擊三八線以北的目標。他還授權麥克阿瑟將軍從日本派遣美國地麵部隊,以支援迅速潰敗的韓國軍隊。

入侵開始幾天後,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呼籲其成員國幫助韓國擊退襲擊並恢複和平。這項決議本應被蘇聯否決。但蘇聯抵製聯合國,因為聯合國拒絕接納共產主義中國。最終,十多個聯合國成員國在麥克阿瑟將軍的全麵指揮下參加了朝鮮戰爭。

到 1950 年秋天,戰爭對韓國及其盟友來說形勢不利。朝鮮軍隊將美國、韓國和其他聯合國部隊圍困在南部港口釜山周圍的一小片區域。失敗似乎不可避免。

但麥克阿瑟將軍製定了一個大膽而冒險的計劃。朝鮮人已經占領了朝鮮半島的大部分地區。他提議從海上將部隊登陸到敵後很遠的仁川港。部隊將切斷敵人的通信和補給線,奪回首爾(首都),並“重創和消滅朝鮮人”。但仁川似乎是一個不太可能的地點。入口狹窄,很容易被埋設地雷。水流湍急,使登陸部隊很危險。泥灘阻礙了任何兩棲登陸。登陸必須在每個月潮水淹沒泥灘的三天中的一天進行。上岸後,部隊必須爬上海堤和懸崖。敵人可以從港口周圍的高地保衛港口。出於所有這些原因,許多高級指揮官反對仁川登陸,並提議在其他地方登陸。

但麥克阿瑟認為,由於仁川是一個可怕的登陸地點,他的部隊將出其不意地襲擊敵人,他們在 9 月 15 日就做到了。與此同時,被圍困在釜山南部的聯合國部隊也發起了進攻。聯合部隊在 15 天內將朝鮮軍隊趕到了三八線以北。

接下來可能是朝鮮戰爭中最具決定性的決定。在麥克阿瑟的催促下,杜魯門授權他在三八線以北追擊朝鮮軍隊。美國成功獲得了一項新的聯合國決議。該決議呼籲消滅朝鮮軍隊並在民主政府下統一朝鮮。

美國軍隊率領進攻部隊越過三八線,將朝鮮人推向鴨綠江,鴨綠江是朝鮮和共產主義中國的分界線。盡管美國保證聯合國部隊不會在鴨綠江停下,但中國政府警告說,任何在三八線以北的外國軍隊都對中國的安全構成威脅。

中國參戰

10 月 15 日至 17 日的周末,杜魯門總統飛往太平洋的威克島,首次會見麥克阿瑟將軍。杜魯門問麥克阿瑟最重要的問題是,他是否認為中國會參戰。這位將軍自信地回答說,中國不會參戰,戰爭將在聖誕節前結束。

麥克阿瑟急於結束戰爭,命令美國和其他聯合國部隊向鴨綠江推進。他這樣做,無視中國共產黨的警告,也無視華盛頓軍事規劃人員的指示,即隻派遣韓國軍隊進入與中國接壤的省份。

1950 年 11 月 25 日,近 20 萬中國士兵湧過鴨綠江,迫使聯合國部隊向南全麵撤退。麥克阿瑟要求獲得轟炸鴨綠江以北中國境內中國基地的權力。但由於擔心戰爭擴大和蘇聯可能參戰,杜魯門及其顧問拒絕了這一要求。相反,他們命令他組織分階段有序撤退。12 月 29 日,杜魯門政府官員通知麥克阿瑟,美國已放棄統一朝鮮的目標。

麥克阿瑟對杜魯門政府出賣朝鮮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麥克阿瑟提出了自己的勝利計劃。他希望完全封鎖中國共產黨的海岸線。他想轟炸中國境內的工業基地和其他戰略目標。他想把台灣的國民黨軍隊派到朝鮮作戰。最後,他想讓國民黨入侵中國共產黨大陸的薄弱陣地。

杜魯門和華盛頓的高級軍事領導人對麥克阿瑟的計劃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感到震驚,他們迅速否決了該計劃。但麥克阿瑟繼續公開為他的計劃辯護。他還批評“華盛頓的政客”拒絕允許他轟炸鴨綠江以北的中國基地。盡管華盛頓的上級下令,未經國務院或國防部批準,不得就外交或軍事政策發表任何公開聲明,但他還是這麽做了。麥克阿瑟與他的總司令發生了衝突。

杜魯門解雇麥克阿瑟

1951 年春,當中國軍隊的進攻在北緯三八線以南停滯時,杜魯門開始著手製定和平方案。該方案將重新確定南北朝鮮之間的原始邊界,並撤走兩國的所有外國軍隊。

麥克阿瑟收到杜魯門和平方案通知幾天後,宣布了自己的停戰條件。麥克阿瑟在一份公開聲明中,再次未獲得華盛頓的任何批準,嘲諷中國未能征服韓國。然後,他威脅說,除非中國放棄戰鬥,否則將攻擊中國。他甚至表示,他將與敵方軍事指揮官會麵,商討如何結束戰爭。

麥克阿瑟的聲明是對中國的最後通牒。它徹底破壞了杜魯門為談判停火所做的外交努力。美國的盟友想知道誰才是真正掌管美國外交和國防政策的人。杜魯門大吃一驚。“看到這一舉動,”他後來寫道,“我再也無法容忍他的不服從。”幾天後,麥克阿瑟在國會的共和黨支持者公布了他的一封信,信中他宣稱:“勝利無可替代。”

杜魯門與他的高級顧問們會麵了幾天。最後,他們都同意麥克阿瑟必須下台,因為“軍隊必須由國家的文職當局控製。”杜魯門迅速采取行動,沒有給麥克阿瑟重新考慮觀點或辭職的機會。他的解雇是最終的和徹底的。這位太平洋戰爭中抗日英雄被剝奪了對朝鮮聯合國部隊的指揮權、對東亞所有美國部隊的指揮權以及美國占領日本首腦的職位。麥克阿瑟半個世紀的軍旅生涯結束了。

杜魯門在一份書麵公開聲明中承認麥克阿瑟“是我們最偉大的指揮官之一”。但他接著解釋說,“軍事指揮官必須按照我們的法律和憲法規定的方式遵守向他們發布的政策和指令。”

公眾對解雇麥克阿瑟的反應絕大多數是反對的。共和黨國會領袖邀請麥克阿瑟向國會發表演講,闡述他對如何進行戰爭的看法。共和黨還呼籲國會調查美國在亞洲的外交政策,甚至討論了“可能的彈劾”。

數以萬計的反對解雇麥克阿瑟的電報湧入白宮。杜魯門總統本人在一場棒球比賽中遭到噓聲。然而,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盡管麥克阿瑟非常受歡迎,但隻有 30% 的公眾同意他將戰爭擴大到共產主義中國的觀點。

 

所有跟帖: 

表揚一下。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2/2024 postreply 12:59: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