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3日,毛主席寫了一封信給趙紫陽。
信件原文:
廣東省委書記趙紫陽同誌最近率領北路檢查團到從化縣,經四天工作,給省委寫了一封信,提出了三個問題:
一、對早造(即早稻)生產的看法問題;
二、群眾路線問題;
三、大字報問題。
這些都是全國帶普遍性的重要問題,值得一切從中央到基層的領導同誌們認真一閱。紅旗半月刊應當多登這樣的通信。這封信的風格脫去了知識分子腔,使人高興看下去。
近來的文章和新聞報導,知識分子腔還是不少,需要改造。這封信在廣東黨內刊物上發表,由新華通訊社當作一份黨內文件發到北京的。其實,這類通訊或文章,完全可以公開發表,無論對當地同誌和全黨同誌都有極大好處。
我同意趙紫陽同誌的意見,早造(即早稻)每畝麽能收300斤已經很好,比去年的200斤增長50%,何況還有350-400斤的希望。原先的800斤指標是高了,肥料和深耕兩個條件跟不上去。這是由於缺乏經驗,下半年他們就有經驗了。
對於這件事,從化的同誌們感到難受,這種難受將促使他們取得經驗,他們一定會大進一步。群眾路線問題,仍然是一個值得全黨注意的問題。
其辦法是從全省各縣、全縣各鄉中,經過鑒定,劃分為對於群眾路線執行得很好的,執行得不很好也不很壞處於中間狀態的和執行得很壞的這樣三大類,加以比較,引導第二、第三兩類都向第一類看齊,到第一類縣鄉去開現場會議,可以逐步地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但農村有,城市也有,故是全黨性的問題,仍然需要采取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方法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