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戰鬥民族”,一直就是一個以訛傳訛的神話 (ZT)

回顧過去兩百多年的曆史,俄羅斯人並非是什麽“戰鬥民族”,俄軍也遠不是什麽無敵之師。

俄烏開戰,俄羅斯軍隊卻遠沒有實現戰前所許諾的諸多戰略目標,現在看起來,烏克蘭軍隊在得到歐美大量軍援的情況下,已初步穩住了陣腳。
戰爭勝負仍然難料,但最低限度上,俄軍的閃電戰算是破產了,這場戰爭大概率將進入拉鋸狀態,這可能也是經濟與外交雙重受困的俄軍最怕陷入的狀態。

在中文互聯網上,無論是否支持俄羅斯出兵,輿論一開始幾乎都是覺得俄軍此戰應是獅子搏兔,甚至認為烏克蘭挺不過48小時。除了俄羅斯擁有相對更強的軍力國力以外,此種“俄軍速勝論”的一大心理動因可能就是國內流行的“俄羅斯戰鬥民族說”。 

關於“戰鬥民族”這個梗在中文互聯網上的興起,已基本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互聯網興起之前,這個說法並不存在。 在這裏我無意探討俄羅斯軍隊的今日盛衰,說烏克蘭一役證明俄軍江河日下可能也為時尚早,但是,從曆史上來說,將俄羅斯定義為“戰鬥民族”,可能就是一個以訛傳訛的神話。
 

01

沒錯,自十六世紀的伊凡雷帝以降,俄國(蘇聯)的國家形象的確與好戰和擴張主義息息相關,但是,好戰終究與飽含著善戰色彩的“戰鬥民族”不是一回事。 
從過去兩百多年的曆史來說,俄羅斯(蘇聯)軍隊真的如傳說中那麽善戰麽?俄羅斯人真的是斯巴達式的尚武民族麽,真的是看到戰爭就視死如歸麽? 
 

就從十九世紀初的拿破侖戰爭說起吧。 
拿破侖戰爭的勝利可能是俄軍在曆史上第一次真正與“戰鬥民族”可以扯上關係。 
 

1812年,拿破侖的侵俄戰爭雖然遭到慘敗,但相比俄軍的軍事實力,俄羅斯的冬天嚴寒可能是更為關鍵的原因。何況,拿破侖是一路打下了莫斯科,俄軍的基本戰略是避其鋒芒,在那個時代,拿破侖的法軍才是歐洲第一強軍。 
 

在之後一兩年的反攻中,拿破侖的最終失敗也不是俄軍一家的功勞,而是龐大的反法同盟的功勞,除了俄國,還有英國、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難道這樣的集體性勝利,可以得出俄軍製霸歐洲的結論麽?
 

但無論如何,拿破侖倒台後的俄國人真的是生活在這樣一種天下無敵的幻覺中,甚至收獲了一頂“歐洲憲兵”的帽子。 
 

俄國人運氣也算不錯,這樣的幻覺竟然延續將近四十年。
 

1853-1856年的克裏米亞戰爭一舉撕破了俄國軍事神話,40年過去了,俄軍除了人數還是那麽多以外,其他沒有任何長進,國內缺乏戰爭工業基礎,戰術過時,武器裝備陳舊。更可笑的是,連槍打得都沒有英法聯軍遠,俄軍的滑膛槍射程隻有三百步遠,而英法兩軍的來複槍可以打到1200步遠,甚至超過了俄軍大炮的射程,英軍在戰爭中多次上演了排成橫排,在遠程對俄軍齊射的“屠殺”戰術,俄軍為了要開一槍首先要衝破英軍的彈雨。 
 

在拿破侖戰爭中,俄國還有庫圖佐夫和巴格拉季昂這樣的名將,但到了克裏米亞戰爭,就隻有緬什科夫和戈爾恰科夫這樣的庸人,最可笑的是尼古拉一世本人,最喜歡以軍人自居,每天穿著套軍裝招搖過市,卻連基本的現代戰爭毫無概念,不是動輒作出“大反攻”這樣白白消耗人力的無腦決策,就是困在宮廷裏每天祈禱長籲短歎。  

可以說,在克裏米亞戰爭中,給英法聯軍造成最大麻煩的其實不是俄軍,而是固若金湯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以及冬天。 
 

尼古拉一世到死也沒想明白,偉大的俄羅斯帝國為何在這場戰爭中處處受製。 
 

克裏米亞戰爭後,俄國人自知無法在歐洲大國戰爭中占得任何便宜,便專去找軟柿子捏,在西南方向蠶食奧斯曼帝國,在東方吞並中亞各個汗國、半騙半嚇地割取清帝國的領土。 
 

這種擴張,和軍事能力多強毫無關係,俄軍此時隻是一支歐洲的二流軍隊,除了人數一如既往的多,一無是處。
 

02

  1904年,俄國覺得自己又找到了軟柿子,日俄戰爭爆發。當然,這次打響第一槍的是日本。 
 

  日俄戰爭爆發前,歐洲媒體和軍事觀察家一邊倒地看好俄軍可以輕易傾軋日軍,可以說,此時的歐洲人對戰鬥民族還是有些迷信的。
 

  但在這場戰爭中,俄軍在陸戰中沒有取得任何一場大型戰役的勝利,是的,一場都沒有。
 

  在奉天之戰中,37萬俄軍慘敗在25萬日軍之手,俄軍高層在此戰中沒有表現出任何傳說中的堅忍素質,往往是戰事一進入膠著就率先撤退。俄軍在日俄戰爭中的唯一陸戰戰績是旅順之戰,在日軍名將乃木希典非理性的“肉彈攻擊”下,俄軍憑借堅固工事雖大量殺傷日軍,但最終還是丟掉了旅順,連同大量被俘的俄軍。  

  如果說陸戰還稱得上有來有往,海戰則堪稱俄海軍建軍以來最拉垮一戰。在對馬海戰中,俄國繞道半個地球開來的第二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損失艦艇30餘艘 27萬噸,陣亡4830人,而日本聯合殲敵隻損失魚雷艇3艘,陣亡僅117人,成就了東鄉平八郎的戰神威名,這也是這是全球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海戰之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俄軍似乎恢複了元氣,至少俄國是這樣以為的。作為協約國的一員,當時俄軍還得到了一個“歐洲壓路機”的稱號,可見規模優勢仍是俄軍的最大優勢,如果不是唯一的話。 
 

  開戰時,據說俄軍流行的口號是:把德皇威廉二世趕到聖赫勒拿島上去。到了1914年,俄軍懷念的還是一百年前戰勝拿破侖的陳年舊事。 
 

  一開戰,俄軍的真實作戰能力讓整個協約國大失所望,甚至作為對手的德國也感到大惑不解。在1914年8-9月的坦能堡戰役和馬祖裏湖戰役中,俄軍趁德國主力深陷西線,以兩個集團軍的規模大舉進軍東普魯士。但兩場戰役的結果是,俄軍在兵力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兩個集團軍全軍覆沒,損失人數高達25萬人,被俘的人超過了戰死的人,而德軍的損失隻有2萬餘人。 
 

  這兩場戰役幾乎定義了俄國的整個一戰敗狀。
 

  在一戰中,俄軍幾乎每次麵對德軍都是兵力居於絕對優勢,卻幾乎沒有在任何一場大型戰役中占得上風,大多數時候都是一觸即潰俘虜無數,俄軍與德軍相比全然不是一個級別的軍隊。
 

  在那個時代,如果德軍聽說俄國人是“戰鬥民族”這個說法,恐怕會捧腹大笑。不誇張地說,俄軍是一戰中德國所有主要敵人中戰鬥力最差的一個。在那個時代一定要說“戰鬥民族”的話,那也是日爾曼人。 
 

  當然,對於一盤散沙的奧匈帝國軍隊而言,俄軍可能算得上“戰鬥民族”,這也是俄軍一向的光榮傳統,碰到強敵就認慫,隻能轉而欺負軟柿子。一戰的一個著名生態鏈是:德軍隨便欺負俄軍,俄軍隨便欺負奧匈軍隊,奧匈軍隊隨便欺負意大利軍隊。 
 

  就俄軍在一戰中的孱弱表現,僅從軍事著眼的話,固然有武器裝備落後的原因,但俄軍在戰場上的缺乏鬥誌和意誌力至少也是原因之一,這從俄軍每每大量被俘就可以部分看出。
 

  所謂“戰鬥民族”,除了戰鬥力強弱的指標之外,另一個同等重要的指標應該就是鬥誌了,但這恰恰是俄軍在這段時間最為缺乏的。 
 

  1917年,俄國相繼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逐步退出了戰爭。沙皇尼古拉二世統治被顛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羅曼諾夫家族的統治合法性是建立在“軍功”之上的,當俄軍在前線敗績連連,尼古拉二世的皇位也就岌岌可危了。這個定律,在我們這個時代可能仍然沒有失效。
 

03
 

  平心而論,作為俄羅斯軍隊的曆史繼承者,蘇軍的確是俄軍曆史上的巔峰時刻,但蘇軍仍然遠不是什麽戰無不勝的強軍。 
 

  在1919—1920年的蘇波戰爭中,蘇俄軍隊甚至敗給了亡國一百餘年,剛剛新生的波蘭軍隊。特別是1920年8月的華沙戰役,蘇軍折戟於華沙城下,軍隊損失高達15萬人,幾乎毀掉了蘇軍天才戰略家圖哈切夫斯基的一世英名。 
 

  二戰前夕,在斯大林兩個五年計劃的推動下,蘇聯一躍成為了工業強國,蘇軍也開始成為了一支機械化軍隊。 
 

  這可能是在曆史上,俄軍第一次在武器裝備上不遜於世界主要軍事強國。 
 

  1939年11月,蘇芬戰爭爆發,無論從軍隊人數上還是武器裝備上,蘇軍都占據了全方位的巨大優勢,畢竟,芬蘭隻是一個人口隻有三百餘萬人的蕞爾小國。 
 

  在戰前,沒有人會認為這是一場有懸念的戰爭,但芬蘭軍隊卻震驚了全世界。 
 

  有著空中和裝甲部隊雙重優勢的蘇軍,在芬蘭的曼納海姆防線前撞得頭破血流而難越雷池一步。而芬蘭軍隊的秘密武器僅僅是雪橇部隊和無處不見的阻擊手。 
 

  在為時兩個月的第一階段戰爭中,蘇軍除在戰線北端達成預定目的外,在其他地區均遭慘敗,被迫停止進攻。尤其令蘇軍顏麵盡失的是,竟然有兩個師被圍殲。 
 

  慘敗之後,蘇軍在1940年2月卷土重來,才最終壓倒了芬蘭軍隊。蘇軍的勝利與軍隊素質、士氣、勇氣、戰略戰術都關係不大,說白了就是近百萬的軍隊,和飛機坦克的遮天蔽日。 
 

  這樣完全建立在數量優勢之上的勝利,難道可以和“戰鬥民族”扯得上半點關係麽? 
 

  也不對,這一戰證明了芬蘭才是戰鬥民族,蘇軍反倒成為了全世界的笑柄。 
 

  但這一戰的奇妙效果是,希特勒也對蘇軍產生了輕視之心,再加上其他原因,才有了1941年6月22日的巴巴羅薩計劃,二戰中最慘烈的蘇德戰爭爆發。 
 

  在1941年年底的莫斯科戰役之前,蘇軍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最大潰敗。僅在基輔戰役中,蘇軍被俘人數就達到了60萬人。 
 

  在蘇德戰爭的絕大多數戰役中,無論勝負,蘇軍都是那個死傷更為慘重的一方。這固然可以說明蘇軍的堅韌與英勇,但也可以透露出蘇軍戰鬥力的相對不足。
 

  在蘇德戰爭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第六集團軍被殲滅了24萬人,但蘇軍全程傷亡高達50萬人;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根據一些解密史料,蘇軍的傷亡約為德軍的三倍;即使在“最後一戰”柏林戰役中,麵對大勢已去的德軍,蘇軍的傷亡仍然超過了30萬人。

 

 沒錯,蘇軍才是蘇德戰爭無可置疑的最終獲勝者,蘇軍也在很多時刻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的特質,這可能是俄軍(蘇軍)在曆史上唯一稱得上“戰鬥民族”的曆史時刻。 
 

  但是,以莫斯科戰役為例,蘇德戰爭的勝利,除了蘇軍本身的英勇善戰之外,至少還要“感謝”三點:冬季、廣闊的國土和戰略縱深、雄厚的人力資源。 
 

  更重要的是,蘇軍固然是蘇德戰爭的第一功臣,但絕對不是唯一功臣。所謂蘇軍靠一己之力擊敗納粹德國,更多是戰後的宣傳。 
 

  據索科洛夫的《二戰秘密檔案》和戴維·格蘭斯的《巨人的碰撞》,英美的援助成為了那個被遮蔽的英雄。
 

  在蘇德戰爭期間,英美租借法案提供了一萬八千架飛機,占蘇聯生產總量的30%;給的坦克占蘇聯產量的四分之一;英美給的航空汽油是蘇聯產量的1.4倍;蘇聯在戰時的鐵路運輸基本依靠英美,一半的鐵路鐵軌是英美給的,90%的電氣機車和貨車車廂也是英美給的;一半以上的摩托車是美國給的;80%以上的銅是美國給的;33萬噸鋁是西方給的,是蘇聯產量的1.25倍;一半以上的火藥是英美給的;還有3400萬件軍服,1400萬雙靴子,420萬噸食物。
 

  最具戰略意義的援助可能算是高達45萬輛的軍用卡車,戰爭結束時蘇軍三分之二的卡車是英美製造。沒有這些卡車提供的機動性,蘇軍的大多數攻勢可能在完成突破後,就要被迫暫停。
 

04
 

  二戰勝利後,蘇聯成為了全球兩個超級軍事強國之一,更堪稱第一陸軍強國,這是事實,但蘇軍在戰後的戰場表現並沒有那麽耀眼,像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這樣的行動更多表現出來的是以強欺弱,而不是蘇軍的軍事能力。當然,美軍同期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裏去。 
 

  在1979—1989年的阿富汗戰爭中,蘇軍雖在第一階段取得了所謂的“大勝”,但阿富汗政府軍基本就沒有抵抗,也看不出蘇軍的真實能力。 
 

  很快,蘇軍陷入了阿富汗戰爭的泥潭,戰爭進入了曠日持久的相持戰。在蘇軍清剿阿富汗反政府武裝的山地作戰中,蘇聯始終難以徹底發揮理論上的武器優勢,綁著頭巾的阿富汗大爺手持美國援助的毒刺導彈,擊落蘇聯武裝直升機的那一幕幕,成為這場戰爭蘇軍受挫的標誌性場景。 
 

  據《帝國的墳場:阿富汗戰爭全史》一書,在整場阿富汗戰爭中,阿富汗遊擊隊共發射了340枚“毒刺”導彈,命中目標269個,有效率達79%。
 

  據說蘇軍直升機殘骸照片第一次擺到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凱西的辦公桌上時,凱西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看上去,這場戰爭正在進入尾聲。 
 

  1989年,蘇軍正式從阿富汗撤軍。在為時9年的戰爭中,蘇軍累計傷亡5萬餘人,成了蘇聯日夜不停的“流血的傷口”。 
 

  在1994-2000年的車臣戰爭中,俄軍又部分重蹈了阿富汗戰爭的覆轍。僅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損失就高達兩萬餘人,成就了車臣民族的尚武名聲,要知道,這個民族人口僅有一百萬出頭。 
 

  回顧過去兩百多年的曆史,俄羅斯人並非是什麽“戰鬥民族”,俄軍也遠不是什麽無敵之師。 
 

  更重要的是,“戰鬥民族”也不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設。我想,即使在今時今日,大多數俄羅斯人也不會喜歡“戰鬥民族”以及由此帶來的好戰名聲,那是少數人的帝國欲望。
 

  當中國網民抱著豔羨心態談論“戰鬥民族”時,出問題的不僅是俄羅斯人,也是我們。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