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討論朝鮮戰爭的勝負,可能永遠也不會有一致的答案。大多數曆史學家也認為這場戰爭在戰略上並沒有明確的勝利者。
可悲的是,曆史總是以不同的形式重複著自己。溫故而知新,我們看到,今天的俄烏戰爭和當年的朝鮮戰爭一樣,正在重塑中國與西方的關係。
在朝鮮戰爭初期,美國並未將中國視為冷戰中的主要威脅。中國在出兵朝鮮後,直接改變了戰局。美國迅速意識到,中國不僅是蘇聯的重要盟友,還是一個能夠在亞洲擴展共產主義影響力的關鍵力量。
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從原先的觀望轉變為全麵的遏製。美國加大了對台灣及其他亞洲盟國的支持,並通過《美日安全條約》、《美韓防禦條約》等加強在亞洲的軍事影響力,建立了一個圍繞中國和蘇聯的聯盟體係,不僅改變了亞洲的冷戰格局,還對整個歐洲的安全架構產生了深遠的連鎖反應。
因此,無論對錯與否,不論根源,不論人心,朝鮮戰爭直接促成了中美關係的長期敵對局麵。
類似的,在俄烏戰爭中,美國和歐洲的焦點最初主要集中在如何製衡俄羅斯。盡管中國在俄烏衝突中的角色與朝鮮戰爭中的直接軍事幹預不同,但中國的外交立場和經濟支持讓美國及其盟友更加警惕。西方越來越擔憂中俄正在展示的戰略聯盟。美國不得不承認,中國不僅是一個經濟大國,還是一個可能與俄羅斯結盟,影響全球秩序的重要戰略對手。
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美國加強了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尤其是與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加深了軍事合作,建立了新的安全合作框架,如四方安全對話。這些行動不僅是為了遏製俄羅斯的全球影響力,還旨在應對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強的軍事和經濟影響力。同時,北約和西方盟國也在重新凝聚力量,形成更為廣泛的戰略合作,以防止中俄聯手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因此,俄烏戰爭也在促使美國將中國視為全球戰略競爭中的主要對手之一,並推動其加大在全球範圍內的遏製與防範措施。這無疑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不論孰是孰非,從毛的中國到習的中國,兩次重大衝突中的選邊,都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麵。這些選擇對中國的影響將持續數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