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一八事變93周年紀念日,有一個問題,為何抗美援朝打了3年,抗日戰爭卻打了14年?
1.朝鮮戰爭
在朝鮮戰爭中,雙方主力參戰者都不是在自己國土作戰,都僅隻是為了維護某一方的利益。參與國和勢力很多,而且根據不同曆史時期和相互政治、外交關係又各有不同表達。勝利當然好,勝利不了,平手也能接受。不存在你死我活的問題。所以雙方都希望速戰速決。
抗美援朝從誌願軍出兵到簽訂停戰協定是三年,但主要戰役在51年6月就打完了,隻不過雙方在談判這件事上,邊打邊談,來回拉鋸。美國到這時已知道要再推到鴨綠江是不可能了,也想過複製登陸戰,但也希望不大。
雙方在五次戰役後,基本上就是爭取談判主動權了,來回推搡和冷槍冷炮了。事實上誌願軍在53年有幾十個師已完成全蘇械換裝了。特別是雙方在上甘嶺打的那仗,如此吃力,再也無力堅持下去了。
2.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不同於抗美援朝,那就是日本入侵,中國反侵略。
打了十四年,是因為中國當時實際上沒有統一政權,是一個長期內戰環境。從北洋政府,經選舉,黨派搞議席爭搶,然後過渡到民國政府。北洋自個就相互打,國民政府還北伐,北伐沒完成,就鬧分裂清黨。自己本身就亂成一鍋粥,還穿插著護國、護路、工農革命。有的沒立字號,我就組了軍,宣布政治主張;有的直接進行地方管理;有的隻往大勢力的一方貼;像共軍直接就形成政權了。隻是形式上東北軍改旗易幟後,國民黨的字號最大。但這國民黨政府幾經分裂不說,就是國軍幾方勢力組個反蔣同盟,那又和老蔣作對。
在這種混亂局麵下,不管是事實的東北王,張學良,還是江浙財閥+地主係的蔣委員,對日本的入侵都產生了誤判,對國聯抱有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事實上,九一八以後,日軍搶占東北各大城市,這就已經超出以往列強占口岸,在口岸附近圈地的常規動作了。
老蔣遇著西安事變那事一點不冤,中共一隻殘軍北上抗日,他安排被日軍擊敗趕出東北的張學良去包圍,這算盤珠子打的太響了。七七事變了,日軍都打到北平了,這還有什麽分析必要的,日本這鯨吞中國的架式已擺出來了。全民抗戰就爆發了,實際東北抗日已經進行了6年了,所以我們現在是指的十四年抗戰。蔣還想用英美嚇阻日本,到了41年才對日宣戰,他玩錢兵流的,不玩人心流,他這政權的合法地位是迅速地流失了。
抗日戰爭是侵略與反侵略之戰。侵略者國力強盛,意在必得;被侵略者則是國力極度虛弱,但有著強烈的保家衛國願望。國家領導人平服了國內主戰派和反戰派的爭論後,毅然傾全國之力開始抗擊侵略的戰爭。雙方雖力量懸殊,但中國國土麵積大,有足夠的騰挪準備之地;加上中國政府向國際請求支援,得到了積極響應,特別是戰爭中後期尤為明顯;而且及時加入當時二戰的反法西斯同盟國一方,在中國戰場上的抗日戰爭極大牽製了日本製服亞洲國家的野心實現。同盟國在取得歐洲戰場反軸心國的勝利後,轉移戰場到亞洲,與中國一起反擊日本的侵略軍並取得勝利。這就是中國抗戰堅持了14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