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19&id=497436
一、中國建國初期及建國前的情況
說“耽誤了幾十年”,最有說服力的方法是用事實說明。先看看建國初期的情況,到新中國成立,中國的農業人口超過80%,文盲率超80%,人均壽命不到35歲。1949年全國的鋼產量僅13.5噸。1949年前的中國,被八國聯軍侵略,任東西方列強掠奪淩辱,千瘡百孔,一窮二白,人均資產僅10元。
從建國前來看,僅從舊中國的幾次較大的饑荒來看,1920年—1921年的華北四省大饑荒,死亡人數達1000多萬;1928年—1930年的北方八省大饑荒,奪走了1300多萬人的性命,造成了5000萬難民;1936年—1937年的川甘大饑荒,逾千萬人死亡;1939年的水災造成的大饑荒,1943年的中原大饑荒、廣東大饑荒,就有600多萬人餓死;1946年—1947年南方大饑荒,粵桂湘就餓死1750多萬。舊中國的老百姓即使沒被餓死,平均壽命也隻有不到35歲。
舊中國除了災荒,還有官吏腐敗,兵匪肆虐,惡霸橫行,災難頻繁,迷信泛濫,文盲充斥,缺醫少藥,民不聊生。魯迅先生的結論是:中華民族“不像活在人間”。“東亞病夫”“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中國已落後西方兩百多年。這就是建國前的情況。
二、建國後前30年新中國的曆史性巨變
1949後,新中國在經曆了朝鮮、越南、印度戰爭和中蘇邊界大軍壓境以及中越西沙海戰、東南沿海反美入侵,經曆了國際上的全麵經濟封鎖禁運和外交孤立政策,以及國內地富反壞右叛特26年的破壞。中國人民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依靠自力更生,以世界上極其罕見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望塵莫及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9.8%的速度向前發展。我國經濟與美國相比,由1949年相差28倍,變為1978年的5.52倍。
全國工業總產值增長了30多倍(如果從1952年算起增長了12倍),其中重工業增長了90倍。工業總產值以年均增長11.2%的速度快速增長。
再從工農業生產增長的一些具體數據來看,根據1981年《半月談》編輯部編印的《時事資料手冊》提供的《我國30年經濟一覽表》提供的數據:(1950—1980年)石油由20萬噸增至10595萬噸,增長了529.75倍與,煤炭由4292萬噸增至6.2萬噸,增長14.4倍,鋼鐵由97.8萬噸,增至3802萬噸,增長38.8倍(與1949年的13.5萬噸比增長了281.6倍),發電量由45.5億度增長到3006億度,增長了66倍。水泥由141萬噸,增長到7986萬噸,增長了56倍,化肥由7萬噸,增長到1232萬噸,增長了176倍,機床由0.16萬台增長到13.4萬台,增長了83.75倍,糧食由2494億斤增長到6364.4億斤,增長了2.55倍。(為了節約筆墨,以下就不說增長倍數了)棉紗由32.7萬噸增長到293萬噸,棉布由25.2億米增長到134.7億米,自行車由0增至1302萬輛,汽車由0增至23.2萬輛,拖拉機由0發展到9.8萬台,手扶拖拉機由0發展到21.8萬台,,鐵路機車由0發展到512台,化纖從0發展到45萬噸,電視機從0發展到249.2台,縫紉機從0發展到768萬台,手表從0發展到2216萬塊,棉花由44.45萬噸增長到270.7萬噸,油料由297.2萬噸增長到769.1萬噸。
再從全國資本來看,據國家《全國資本與國有資本存量增長(1952—1978)》的數據,1952年,全國資本總計400億元,其中國有資本240.6億元,國有工業資本149.2億元。1978年全國資本增加到6430億元,國有資本增長到5144億元國有工業資本增長到3478億元。分別增長了16倍、21.38倍和23.31倍。
另據有關資料,按1949年—1976年比較,我國鋼、煤、發電量、石油、化肥、水泥、糧食、棉花、油料、肉類的產量分別增長了129倍、15倍、47倍、726倍、874倍、71倍、2.5倍、4.6倍、1.5倍和2.3倍。這些耀眼的數字充分顯示了新中國的飛躍發展速度。
另外,據《海外網》官方媒體報道:1953年—1978年,中國工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8.2%,其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1.4%,農業年均增長2.7%。
鋼鐵工業方麵:陸續建成了鞍山、武漢、包頭、攀枝花、酒泉等鋼鐵廠和成都無縫鋼管廠。
機械工業方麵:分別形成冶金、采礦、電站、石化等工業設備製造以及飛機、汽車、工程機械製造等10幾個基本行業,並且能夠獨立設計和製造一部分現代化大型設備。特別突出的是,石油工業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設完成了大慶油田,隨後又開發了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國內需要的石油已經全部自給,實現了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到1966年,建成並投產的限額以上的大中型項目1198項,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係。興建了一批新興的工業門類,電子工業、石油化學工業、原子能工業等。填補了我國工業許多空白。
在科技領域,新中國的前30年科技原創力,有的達到世界一流。具有強大科技原創力的項目如:漢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胰島素、複方蒿甲醚、針刺麻醉手術、人造衛星、導彈、核潛艇、大型噴氣客機、內燃鐵路機車、現代海船(包括十萬噸集裝箱輪)、微電子、衛星回收、計算機、直升飛機、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大規模集成計算機、CPU(我國還出口日本)、殲十、神5載人宇宙飛船(還是70年代的技術)、反導係統、蠶式導彈、雜交水稻研究成功、小麥高產等世界聞名。建成下水的高科技的“向陽紅”、“遠望號”係列船舶技術,“遠望號”係列船其技術高度至今難以逾越。導彈驅逐艦(下水真正時間是1969年)等等,各個領域創造了無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