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庚款留美學生(第二批)名單

文獻資料:庚款留美學生(第二批)名單
   

   博文“早期公費留美學生名冊”是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的名單,其中有一些大家熟悉的名家:矽穀工匠介紹的唐悅良,其長子唐統一是清華大學電機係三級教授;梅貽琦曾任清華大學校長;
胡剛複,部聘教授;何傑,部聘教授;
徐佩璜,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長;
秉誌,中央研究院院士、部聘教授、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特級研究員(一級研究員);
張廷金,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張準,(張子高),清華大學一級教授;
王璡,部聘教授、浙江師範學院院長(後改為杭州大學),一級教授;

   第二批庚款留美學生中大家熟悉的名人有:趙元任、錢崇澍、竺可楨、胡適、 周銘、莊俊、周仁等。

   另外,華府采菊人注意到在第一批名單中,“江浙人士占了絕大多數。”粗略統計了一下,前三批170多人裏麵江蘇籍有60人,浙江人有35人,廣東人23個。其他人數較多的省也沒超過10人。江浙人士是占了大多數。

   第二批名單(文獻資料原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資料圖的名單隻列了1918年已回國的留學生,還沒回國的沒在上麵。 -毛囡- 給 毛囡 發送悄悄話 毛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4 postreply 06:44:11

對。這資料,不是1910年派遣的第二批70名庚款留學生名錄。而是第二批庚款留學人員中,已於1918年及之前回國人員名單。 -西北東南- 給 西北東南 發送悄悄話 西北東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4 postreply 11:25:27

清朝皇帝比老毛更有遠見? -最接近太陽的人- 給 最接近太陽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8/2024 postreply 06:54:57

老毛沒有派大量留蘇學生?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4 postreply 14:19:33

popcornc16評論“胡達即胡明複,和胡剛複是兄弟。分別為第一第二期留學生。他們還有個哥哥胡敦複,也是部聘教授”。 -毛囡- 給 毛囡 發送悄悄話 毛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4 postreply 11:14:02

無錫胡家很厲害的。胡氏兄弟共6人(4男2女)先後考取公費留學。最早,胡敦複和大妹胡彬夏是考取清末1907年公派留美的學生 -西北東南- 給 西北東南 發送悄悄話 西北東南 的博客首頁 (318 bytes) () 09/08/2024 postreply 11:47:28

按這名單資料(見內圖),胡彬夏年齡比胡敦複小2歲,但她比胡敦複早赴美(光緒33年6月),胡敦複是光緒34年入學,不知這日 -毛囡- 給 毛囡 發送悄悄話 毛囡 的博客首頁 (275 bytes) () 09/08/2024 postreply 13:33:24

哦,胡彬夏是比胡敦複小2歲,我改了。“谘送”含義不很明確,但1907年(光緒33年),這15名公費留美學生,是由溫秉忠 -西北東南- 給 西北東南 發送悄悄話 西北東南 的博客首頁 (1046 bytes) () 09/08/2024 postreply 18:40:44

資料所列名單中,有一位江蘇的“過憲先”,與網上其他資料比對,“過憲先”好像是“過探先”之誤,請再查核。 -西北東南- 給 西北東南 發送悄悄話 西北東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4 postreply 11:54:48

網上資料是隻有過探先,這是存檔的上報名單,可能抄錯了,“憲”和“探”相差大不知怎麽會寫錯。前一篇名單也有一個錯的謝北基。 -毛囡- 給 毛囡 發送悄悄話 毛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8/2024 postreply 12:39: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