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完全沒有inflation,多年物價都一個樣,當然大家工資長年也一樣。
進工廠當了正式工人,每月36元。 普通職工50-60元。 我家屬於舊社會過來的,父母拿的"保留工資", 也就是以前什麽工資,1955年的公私合營後也就這個工資。所以父母的工資比一般人高出好多倍。
早飯,當時油條4分,鹹豆漿4分,鹹大餅3分,一頓早餐11分, 一般家庭也不能天天吃。 99%的上海人每天吃的泡飯,加醬蘿卜,腐乳。
中飯,那個時候一碗小餛飩14分,大餛飩20分。吃這個也是luxury了。 當年有人就告訴我,他約了個女孩子出來,請她吃了一碗小餛飩,為此獲得kiss獎勵。即使大餛飩,每天吃,一個月也就是6元。
我當年家裏還算富裕,每個禮拜去一次德大西餐館(當年在南京東路和四川路口,如今搬遷到了南京西路,還開設了分店)。 那時西餐就是非常luxury,那家餐館的價格: 最便宜的是奶油蘑菇湯15分,鄉下濃湯(羅宋湯)35分,最貴的是牛尾湯40分。 最便宜的套餐2.50元, 最貴的套餐4.50元。 通常我父親帶我,叫兩份套餐,7.00元,還可以有剩下,打包給我媽吃。
那個時候上海最有名的餐廳,新雅飯店(如今還在南京東路步行街上)。 一碗3兩的米飯 6分錢。 一碗鹹菜豆瓣湯2分錢。 上一次名餐館,最低消費8分錢。 如果在市內出差,單位一頓飯可報銷15分。 也就是如果去新雅飯店,還可以賺回7分錢。如果每天兩餐, 天天上館子,按照單位報銷的標準,每天30分,一個月也就是9元.
小時候基本上大人就帶我去這兩家飯店,當時上海飯店本身也不多。 隻有偶然家裏因為煤氣中斷,才會到附近餐館去吃。
這些都是在外麵吃飯的開銷,在家裏更是便宜。 比如番茄3分錢一斤,豬肉85分一斤。 豬肉也得憑票購買,所以不可能天天吃很多肉。素菜則便宜得多。 記得有一年,因為有人贈送我家一大塊肥豬肉, 我家四口(父母,我,保姆),一個月的買菜錢(保姆記賬)曾經低到過15元,這是總共,而不是每人。
所以樓下borisg每人30元夥食費恐怕有誤,因為如果按三個人計算的話,這夥食費要超過2個人的月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