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書或傳統曆史觀對五胡亂華的總結不到位

中國曆史上至少有三次大亂世。這種亂世不隻是陷入內戰,或者時間長。而是國家陷入一種原來的統治模式不再被信任,而新的統治模式一時沒有建立,政治陷入一種混沌無序狀態。

第一段亂世是春秋戰國時期,原來周朝的統治模式(封建製)不再被信任,最後秦國的大一統帝國模式在幾百年後勝出。這一段曆史的進程被曆史書描述的很清楚。

第三段亂世是五代十國時期,唐朝的統治模式不再行得通, 唐朝武運榮盛,國家的頂層統治還是以軍功階層為主。到五代十國時期,徹底陷入軍閥混戰。最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大大消弱了軍閥勢力,重文輕武。接著傳位年紀大經驗足的弟弟趙光義,避免了五代十國普遍出現的二代崩塌,二世皇帝不是弱雞就是瘋子。所以金匱之盟,無論真假,結果是趙宋能夠成為延續二三百年的真正的朝代,救國救民。後來南宋皇位回到趙匡胤子孫,應該說對趙匡胤本身也比二代而亡,被異姓軍頭將子孫屠殺殆盡好,畢竟自己弟弟沒好意思光明正大地滅他的門。這段曆史的進程被曆史書也描述的很清楚。

第二段亂世是五胡亂華、南北朝時期,比上麵兩個時期更亂、更長。但曆史書對五胡亂華的民族仇殺的終結,南北朝為何是北麵最後統一中國, 沒有清楚的描述。第一個問題是為何中華正統從南朝轉為北朝?一開始時, 幾乎所有的曆史書都將東晉作為中華正統。從戰亂的角度,北麵的戰亂更殘酷、更多。北麵有幾段時間是陷入全麵內戰,內戰分裂割據亂到可以到縣一階。而南朝從東晉經曆宋齊梁陳主要是權臣篡位、局部內戰為主,按道理保存了更多的經濟人口文化。

曆史書講到北魏的漢化改革,認為漢化改革是曆史潮流、曆史進步。但沒有解釋為何北魏漢化改革後,很快就又一次陷入戰亂、而不是漢化後進入曆史發展高潮、從勝利走向勝利?為何鮮卑化再度壓過漢化?(最好的例證是隋文帝楊堅少年青年時期是名字是普茹六堅的鮮卑姓)

我們都知道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但更要知道曆史是文人書寫的。五胡亂華南北朝的曆史書寫與總結是在唐宋時期完成的。而唐宋時期的文人大多是兩晉南北朝時期門閥的後代或師生傳承的。他們沒有很清楚的描述總結這段曆史, 很重要的因素是為了他們的祖先或師門遮醜。

為何中華正統從南朝轉到北朝?其中主要原因在於,東晉和後來的宋齊梁陳繼承發揚了漢人文化的糟粕門閥士族政治和黨爭內鬥,而北方在漢化改革後繼承發揚了三國和西晉亂世時移居西北(涼州)的中小知識分子相對務實的漢文化,加上這部分知識分子移居涼州的人在佛教東傳的大背景下又比較好的儒佛兩教融合。(一個例證南朝梁武帝蕭衍的佛教行為就明顯走偏了。而蕭衍采用偏激的佛教行為,不是他傻,而是因為原來的主流統治理念儒家那一套已經被門閥士族徹底玩殘廢了。在南方儒佛兩教融合比北方更不順)

所有跟帖: 

正統本來就是比拳頭大。所以元朝清朝是正統 -晚春123- 給 晚春1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6:28:42

元清隻能算是奪權後追認的, 但早在南陳滅亡前,似乎正統就在北方了 -和氣客氣- 給 和氣客氣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21:22:10

中華的根和源頭本來就在黃河以北。-:)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23:22: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