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清末北京日報上求職廣告的相關故事

一則清末北京日報上求職廣告的相關故事

高 歌

宣統三年三月十日至十六日(公元1911年4月8日至4月14日),北京日報上連續七天登載了一份求職廣告。廣告內容如下:

      “茲有德國皇家工程師於土木工程曆練有年 願就工程顧問及教授之職並能英語 欲聘者函送北京日報轉交C E可也”

我知道我曾祖父在1911年的夏天曾經聘請了一位德國工程師。時間與這份廣告時間吻合。唯一一點我不確定的是我曾祖父聘請的那位德國工程師在德國是一名軍官,因為反戰,當逃兵才來到北京的。我認為有可能是他的廣告。我92歲的親戚則認為不太可能是他,他不願意暴露自己,這隻是巧合。不論如何,在同一時間,有一個德國工程師在北京需要工作。當時是我曾祖父的朋友告訴了我曾祖父高增源和我爺爺高亞傑有一個德國工程師求收留並願意幫助探討工業發展。高增源和高亞傑討論後決定要收留這個德國工程師。

在這裏先介紹一下高增源當時有什麽資格能夠收留並聘請一個德國工程師。

我的曾祖父高增源為河北深縣高鹽場有名的鄉紳,也是益德堂高家第20代掌門人。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擁有有一所大莊園與良田500多畝。

高增源的同鄉好友封竹軒(字永修1854-1943),出身貧農。十六歲時到北京的一個製帽作坊學徒。後來,帽店關門歇業,封竹軒失去了生活的來源,就曾自己單獨幹,生產各式帽子,通過串店推銷,做起小批發商的生意。這 樣幾年下來,靠著自己的精打細算和辛勤勞作賺到些錢,除了維持生活之外,還有了一定剩餘。封竹軒便拿出自己積存的資金,在前門外鮮魚口街開了個小帽鋪,由於做的帽子工精價廉,受資金限製生意雖可獲小利但發展很慢。後來,他與同鄉好友高增源一起合作,由高增源拿出主要資金白銀100兩,封竹軒以原鞋攤入夥,由封竹軒負責經營(合夥經營)。倆人各取名字(封永修、高增源)中間的一個字,組成“永增合”作為新帽鋪的字號。合夥經營二人終於創辦了一份不錯的產業。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趕上“義和團運動”,永增合等店鋪被戰火焚毀,帽鋪的全部資產一無所剩。封竹軒和高增源一齊返回深州老家共同商議對策。一年以後,八國聯軍撤走,北京恢複了平靜。於是高增源和封永修又商定由高家再投資。高增源於是變賣家鄉祖產200畝土地為資本,交由封竹軒再開業經營。封竹軒攜帶高增源提供的資金,另外封竹軒也貸了一些貨款為合資資本,在前門外打磨廠西段路北找到一個經營場所。已經四十七歲的封竹軒,憑多年在京闖蕩和涉足商業的經驗重開舊業。他極重視商鋪牌匾字號的聲譽,即將原“永增合”改為“永增領帽局”。光緒末年,清政府仿照西方近代軍製創建新式陸軍,稱之“新軍”。 這一年,“新軍”的練兵處換上一個叫王士珍[1]的長官,恰好封、高認識這個人,王士珍曾是原永增合帽店的老主顧,且交往甚密。封竹軒就主動找到王士珍拉關係,不想,很順利地攬到一小批軍帽和軍裝的加工活兒。到手的生意,他們卻是小心翼翼地對待。因為從來沒有做過這類服裝,他們深知這批軍服的生意必須一炮打響!他毫不猶豫地從南方高價聘請了技術嫻熟的裁縫師傅,順利完成了這批“任務”。交活後一結算獲利很豐,賺了一大筆錢。撈到第一桶金。初戰成功,他們沒有固步自封,憑著與政府和軍界強人的新關係,力圖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一方麵增加廠房設備,挑選員工,並擴大經營規模與生產能力,同時又積極地拓展自己的市場。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宗買賣是與馬福祥[2]做的,它開啟了這之後40多年高家與西北馬家軍的交集。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封竹軒與高增源將永增領帽局改為“永增軍裝局”,門市不零售,專門承攬“大活兒”。

由於永增軍裝局開辦的最早,曾在北京是獨此一家,大掌櫃封竹軒又善於社會交際,他在“北洋軍”各派係中都有熟人(袁世凱、段祺瑞、曹琨、吳佩孚等)。因此永增軍裝局做了不少大宗軍裝訂貨,買賣發展很快,在北京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特別在軍、警界,無人不知北京有個永增軍裝局。幾年後,永增軍裝局又一分為二,開辦隆增德軍裝局由高增源的另一親戚主理,後由我爺爺高亞傑接管。

高亞傑是高增源的次子。1911年初進京到一家鞋帽店做學徒。正巧碰上有個德國工程師在北京需要工作。他參與了是否收留德國工程師的討論。討論結果是父子二人決定收留並聘請這個德國工程師。當父子二人把這個決定告訴封竹軒老先生時,封老先生開始堅決不同意聘請外國人。經過幾次商議後,封竹軒還是不同意。於是高增源和高亞傑就想單獨出資收留和聘請這個德國工程師,在這種情況下封竹軒最終同意聘請德國工程師但是讓這位工程師隱藏起來開展工業方麵的探索。於是德國工程師就被安排住在鮮魚口長巷二條,就是隆增德軍裝局的後院。地點非常隱蔽,還有夾壁牆可躲藏。據說他開始使用一個中國名字,從不敢用真名。

德國工程師協助承包的第一項工程是翻砂鑄造前門火車站站台上的生鐵燈柱子。由他負責購置設備,傳授技術,培養工人,建立了翻砂車間(1949年後成為北京市第一閥門廠,後稱為北京市閥門總廠)。工程師第二個建議是成立機械廠,就是1911年開辦的永增鐵工廠,1912年在天津開辦的永增鐵工廠分廠和之後開辦的隆增德機械廠,他協助從德國購置幾十台刨床、銑床等機械工具,由他培養一批工人,設立車間承擔工程。開始了專業生產標準指揮刀和軍劍。1913年又新建軍用裝備部和皮件廠,還開辦老羊皮廠、製革廠(硝皮廠)、 印染廠、繡花廠、絛帶廠、中衣廠、軋鋼廠、料器廠(琺琅徽章廠)等。凡軍隊所需的軍帽、軍鞋、軍官服、戰刀、馬刀、指揮刀、佩劍、槍套、腰帶、戰馬鞍、勳章、獎章,行軍帳篷、行軍床、擔架、水壺、水桶、飯盒、行軍鍋灶、士兵用品等上百種產品,永增都能生產,充分滿足供應。另外他建議更換被服廠的老縫紉機,協助購買了一百多台勝佳牌(Singer)縫紉機。從而提高了產品的質量與效率並提高了競爭力。新開辦的皮革廠(硝皮廠),采用新技術加工製造皮革,用以提供為自己的軍裝局製造鞋靴,武裝帶提供精致原材料。在天津的永增鐵工廠曾在1915年製造了一輛四缸汽車,並參加了在北京先農壇召開的國貨展覽會,轟動了京城。

下麵開設的這些商鋪是封、高兩家沒有讓德國工程師參與。1915年封、高家利潤不分成,又合資成立了銀器廠。1917年成立永益木廠。1919年開辦中原金珠店。1920年開設永裕糧店、永壽合壽材廠、永巨合料器店、永增售品所等。1922年,開設“多茂錢莊”、“永增合銀號”,續開“永通銀號”。1924年,在大柵欄開設了永增源綢緞布匹呢絨皮貨洋貨店(高家獨資)。在西單商場開設益茂綢緞店(高家獨資)、德茂綢緞店(高家獨資)、半畝園番菜館等。

毫無疑問,因為及時的聘請了這位德國工程師,使得“永增”企業如虎添翼。在30年代的鼎盛時期,封、高兩家共有40家商鋪(其中有多間是高家獨資開辦的),共有員工3000多人。商鋪遍及北京、天津、上海、沈陽、太原、青島、徐州、西安、蘭州、銀川和玉門[3]

在天津的永增鐵工廠1949年後改名為天津第一機器廠。隆增德軍裝局所屬的北京機械廠1949年後改名為北京第一機械廠。隆增德硝皮廠在1949年後改名成北京皮革廠。

一九三零年,歐洲戰爭的風聲早已過去,德國工程師獲厚贈離開他生活了十九年的北京回德國定居。

 

高亞傑攝於20年代初北京

 

民國初期永增製造的指揮刀

永增製造的指揮刀

永增合銀號

中原金珠店為溥儀定製的金餐具。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2024年8月修改於加拿大渥太華

備注:此文隻寫到1930年,聘請德國工程師的始末。後續將有更多內容。

 

[1] 王士珍(1861年8月19日-1930年7月1日),字聘卿,號冠儒,河北正定人。近現代政治人物,位列北洋三傑之首(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憑借過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績,得到袁世凱的青睞,曆任軍政要職,直至陸軍部長、總參謀長和政府總理。1918年,退出政壇,隱居北京。1926年5月,任京師臨時治安會長、京師救濟聯合會會長等職。1930年7月,卒於北京。

[2] 馬福祥(1876年2月4日—1932年8月19日),字雲亭,回族,甘肅省蘭州府河州城人,馬家軍的知名領袖。八國聯軍入侵時,曾參加抗擊作戰,後護衛慈禧,光緒西逃,受清廷賞識,補為甘肅靖遠協副將,駐軍甘肅、青海。1916年為陸軍上將。1930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子為馬鴻逵。

[3] 信息來自【李守信自述】第162頁。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