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筆記 三國

本文內容已被 [ 空城之主 ] 在 2024-07-07 06:33:1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1.曹操、劉備、孫權三雄爭霸,最後誰也沒贏,被曹操的家奴一統天下。何以至此?三足鼎立,拚的是後代。後代不智坐失江山。教育才是根本。

2. 曹操聲名奸詐,卻懂大義有韜略;劉備聲名厚道,內心卻虛偽算計,小事慷慨大事食言;惟孫權相對實在。

3. 蜀國借荊州不還,信譽崩潰,直接導致唇齒相依的蜀吳聯盟瓦解,關羽被殺,蜀國大敗從此一蹶不振。加上育子無方,亡國天經地義。

4. 荊州賴賬到底是誰的主意,史書沒有記載。隻記載了諸葛亮隆中對的主導思想是奪取荊益兩州(兩湖一川)以三分天下。劉備後來的所有努力都是圍繞這一主導思想展開的。但是劉備赤手空拳,而劉表劉璋對劉備不薄,造成其進退兩難局麵,自己不便下手,又怕別人搶去。等到曹操與孫權分食荊州成既定事實,又從孫權手裏要來荊州南三郡。從此就其歸屬與東吳扯皮打下死結。不管如何,作為隆中對思想的作者,諸葛亮並沒有詳細限定取舍時機與分寸,後來做了軍師又沒有力主歸還荊州三郡以挽救蜀吳聯盟。因此諸葛亮有很大的責任。

5. 諸葛亮以足智多謀得名,其實生前很多無奈。他和關羽張飛無法合作,後者對他不服,基本各自為政。後來關張被殺,諸葛亮形同局外。後主時期諸葛亮不斷北伐最後死在軍中。其實他的北伐並沒有多少進展,自我外放蓋因避禍宦官。此意尤見於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怨憤躍然紙上。其次他也知道蜀國大勢已去。後主是他看著長大的,德才如何非常清楚,但憑其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挽救,故戎馬關中終其一生獨保忠名。

現在看三國,六十年曆史轉瞬即逝,曾經的繁榮和沒落溶於一首無聲的悲歌,淒婉壯麗,令人感慨。到了明朝羅貫中寫了一部文學巨著三國演義,影響深遠。但其對曆史添油加醋造成讀者真假難辨。如關羽在赤壁大戰後於華容生擒曹操,猶豫再三還是放了他。此實屬杜撰。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