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衛平:上海市“五七”幹校的“牛鬼蛇神”們

範衛平:上海市“五七”幹校的“牛鬼蛇神”們

 徐慶全 徐慶全與八十年代 2024年07月03日 21:46

人生有些記憶難以淡化,每每觸及清晰如昨,比如當年作為知青身份的我,在上海市直機關“五七”幹校的一段經曆。

1973年冬天,我從黑龍江德都縣下鄉地回滬探親,回到了康平路的家裏。踏進家門,原本其樂融融的六口之家,冰鍋冷灶了無聲息,因為文革政治運動,一家人分崩離析、天各一方:父親從1967年初被“整”:審查、隔離審查、後被趕到上海市直機關“五七”幹校關牛棚,已經過去7年了。母親去了崇明島的徐匯區“五七”幹校。哥哥66屆南模初中畢業,去了蘇北的大豐農場。三弟回老家江蘇揚州插隊。我67屆南模初中畢業,因為父親被隔離審查,我沒有資格去黑龍江兵團、農場,去了黑龍江德都縣離邊境較遠的靠山屯插隊。大家庭隻有小弟一人留守,分配在浦東一家工廠搞基建。

黑龍江冬季冰天雪地是農閑,有四、五個月沒有活幹,我想這些年和父親聚少離多,不如去幹校陪陪父親,多少給他一點親情的安慰,再則“五七”幹校,關押著這麽多“牛、鬼、蛇神”,我有機會與他們近距離接觸,也是一番難得的人生經曆。

(1964年,周總理來上海,接見上海市人委“四清”工作隊隊長範征夫(中)等人,市委書記陳丕顯(右)在做介紹。)

1973年年底,文革(19661976)已經是第8個年頭了。我居住的康平路、高安路一帶,政治運動的腥風血雨撲麵而來,住在我們院子的王曉東(市財貿政治部副主任)自殺了。離我家幾十米遠的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蔣文煥自殺了。我家院子向南幾百米遠的高安路上,上官雲珠(著名演員《舞台姐妹》主演)跳樓自殺。向西幾百米遠的康平路上,孫蘭(上海市高教局局長)跳樓自殺。父親被數次批鬥,白天黑夜車輪戰,身心憔悴,多次產生自殺念頭,母親苦苦勸他,千萬不能走這條路啊,你走了,我和孩子們怎麽辦?你死了還要背上自絕於人民自絕於黨的罪名。

一、父親得罪了張春橋,被打成“陳曹死黨”,關進幹校“牛棚”八年之久。

父親1920年出生於揚州北郊的貧農家庭,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在家鄉參加了當地的抗日武裝陳文部隊,1940年到蘇南地區參加了新四軍,曾任安興區、強埠區區委書記、區長。1949年隨三野進了上海,父親參加了接管上海市區工作。1956年調上海市人委(市政府)辦公廳任副主任、主任,副秘書長兼主任。

文革前十年,他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起草市政府工作報告。這是一項耗心費神的工作,父親因此時常失眠,有一段時間神經衰弱,經常難以入睡,起草前要召集各委、辦、局開會了解情況,初稿完成後要先到市長辦公會上討論通過,最後還要在市委常委會上接受審查。為了工作需要,曹荻秋市長要求父親列席相關的市委常委會,便於了解各常委的意見,方便修改報告。

有一次柯慶施主持常委會,柯轉身問坐在右後方的張春橋,“春橋啊,你談談看…”,張春橋麵無表情,鏡片後的目光帶著冷峻,“報告裏為什麽不引用馬克思、恩格斯的講話…”會場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十分緊張,曹荻秋看不下去了,臉漲的通紅,一下子站了起來說:“柯老,這是市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市長辦公會議討論幾次了,已經通過了,這跟馬克思、恩格斯沒有關係!”柯慶施一看這個局麵,就打了圓場,“好、好,那就,就通過吧。”事後柯也覺得張春橋講的沒道理。

大約是1962年,一次陳丕顯主持市委常委會,討論人事問題。柯慶施、張春橋沒有參加。會上有個議題,擬任命張春橋的老婆李文靜擔任新華社駐上海分社副社長。當時參會人麵前都有一疊厚厚的材料,其中講到李文靜曾經叛變過。當時陳丕顯問父親,你看怎麽樣?父親沒有猶豫直接說,叛變過的人一般是不宜提拔的。於是李文靜的任命會上沒有通過。但總有好事者把消息通給張春橋,父親又算是得罪他了。

1958年,張春橋發表了《論批判資產階級法權》文章,此文因揣摩到聖意而在政治上扶搖直上,獲得毛的器重。1958年底增補為市委常委,後來當上宣傳部長,市委書記處候補書記,書記處書記。張要父親寫文章呼應他文章的觀點,父親因不同意他的觀點沒有寫,再次得罪張春橋。

徐景賢6611月率上海市委寫作班“集體造反”,成為上海繼張(春橋)、姚(文元)之後的三號人物“徐老三”,他的老婆葛蘊芳解放初期曾任夏衍的秘書,後長期在文教辦工作。她受張春橋指使,找父親談話 ,要父親揭發陳丕顯、曹荻秋罪行,並舉例馬天水、王少庸等揭發陳曹都被“結合”了,父親回答:“我沒有聽到他們有什麽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言論,”於是張春橋派老婆李文靜進駐市人委辦公廳,指揮造反派把父親打倒。

二、上海“五七”幹校成為迫害老幹部的集中營

“五七”幹校來源於1966年毛澤東的“五七指示”。1968年,黑龍江柳河縣為紀念毛澤東“五七指示”發表兩周年,創辦第一所“五七”幹校,後全國紛紛效仿,辦起了幹校,其實是把走資派、老幹部集中關押,政治上製造恐怖,生活上虐待,剝奪人身自由,使幹校成為迫害老幹部的“集中營”。

(從左至右:徐錫濤、範征夫、胡文治、劉夫暢、舒文、潘承嘉、章其凡、張民誠、王希昶、周清泉、朱俊)

1968104日,上海在原“半農半師”學校舊址辦起了上海市直屬機關“五七幹校”,也叫104幹校。造反派把市裏被打倒、審查的幹部集中起來,在學校的操場、空地上搭建了很多簡易大棚,把走資派們關進去,揭發批鬥,勞動改造。讓這些人手臂上箍著黑色袖章,上麵有編號,互相之間不準叫名字,隻準叫編號。造反派用車輪戰、強光照射、打罵、不準吃飯、不讓睡覺等手段強迫幹部們承認自己是叛徒、特務、走資派,是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主席的,稍有辯解就是一頓毒打,最後逼迫你在交代材料上簽字畫押(按手印)。造反派把關押老幹部的大棚叫“牛棚”(牛鬼蛇神)。

三、“走資派”們

1973年年底,我跟隨父親在徐家匯乘上去幹校的大巴,車開了二個多小時,我們到達了位於奉賢東門港的上海市直機關“五七”幹校。

父親這批人住在一棟二層樓教室的底層,房間(原先是教室)比較大,裏麵擺著十幾張雙層床,人最多時裏麵住著二十多人。我去時雙層床的上鋪已經不住人了,堆放著雜物。看下來隻有曹荻秋旁邊的床位空著,我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有幸成為曹伯伯的“鄰居”,要不是去幹校陪爸爸,我不會有和曹伯伯這麽近距離相處,要不是這場運動,曹伯伯也不會進“牛棚”受盡屈辱,這一切說不出是酸楚還是荒誕,總之眼下我將和走資派們同呼吸、共命運,體驗一番被關“牛棚”的滋味。

夜晚的燈光略顯昏暗,父親把幹校的難友一一向我介紹:

楊西光(原市委書記處候補書記)

宋季文(原市委常委,副市長,已被趕到我們康平路4弄的院子裏居住,是我家鄰居)

李家齊(原市委秘書長)

劉夫暢(原市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

楊永直(原市委宣傳部部長)

楊實人(原市人委副秘書長)

周原冰(原市委副秘書長,後華東內刊主編)

施平(華東局農辦副主任)

舒文(上海科委主任)

欽本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

蘇醖(市委接待辦副主任)

黃宇霽(電力部副部長兼華東電管局局長)

張浩波(團市委書記)

張民誠(市級機關黨委副書記)

還有潘承嘉、章其凡、王希昶、胡文治、周清泉、朱俊、徐先坤、閔孝思、吳敦宏、胡誌洪、朱根富、任兆祥等。

當時這批人屬於紅九連(華東局、上海市委、市人委)。記得紅九連的連長是施安源,支部書記是王寶仁,班長叫徐錫濤。幹校的革委會主任叫方傑。

寫下這麽多人名,半個世紀過去了,當年一場政治運動徹底改變了他們的身份、處境,曾經政治舞台上呼風喚雨的核心人物,而今身陷囹吾被關押在幹校,接受審查批判,勞動改造。

四、曹荻秋為兒子當上工人自豪,楊西光煙癮大,愛抽大前門香煙

這批受審查的老幹部,他們的審查分幾個階段:一、隔離審查;二、解除隔離審查(性質結論仍不明確);三、回班(基本不是敵我矛盾,但仍然留個尾巴);四、解放(所有的大帽子都拿掉,留個小尾巴,安排工作)。至於徹底糾正冤案、平反昭雪,那是粉碎“四人幫”、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的事了。

(1964年,父親在上海協昌縫紉機廠擔任“四清”工作隊隊長,曹荻秋在工作隊????點時合影)

幹校的食堂在宿舍的西邊,吃完早飯提回兩熱水瓶的開水,就是一天的全部用量,喝水、洗漱、擦身等全部靠這兩瓶熱水。食堂中午、晚上供應菜品就那麽幾樣,25分的大葷有排骨、紅燒肉塊、紅燒魚塊加一點蔬菜。小葷一般是炒肉絲、炒肉片。5分錢的就是純蔬菜,青菜、黃芽芽、卷心菜、蘿卜等,翻來覆去就這幾樣菜。

大走資派曹荻秋、楊西光是不允許早到食堂的,每次等他們走到窗口,隻剩下5分錢的蔬菜了(造反派有權,要殺殺大幹部原先養尊處優的待遇)。我有幾次買到了紅燒小肉,就悄悄分幾塊給他們吃,他們就不聲不響地吃了。在幹校裏,除了曹荻秋的愛人石斌,沒有人敢和曹荻秋說話,吃飯也沒有人和他坐一張桌子,造反派把大走資派徹底孤立起來,誰要和他們說話,就被懷疑通消息、串供、會被批鬥。我到幹校後,有時和父親他們下地勞動,有時不去勞動,沒人管我,比較自由,我就在宿舍裏陪曹伯伯說說話。

曹荻秋是19731月解除隔離的,這時候他每天都在寫東西,見他寫累了雙手插在口袋裏,在宿舍裏來回踱步。後來才知道他在向中央寫申訴材料。

曹伯伯的兒子曹嘉揚和我是小學同屆同學,相互認識,曹家小女兒莉莉常到我們院子來玩。文革前十年父親是曹荻秋市長的直接下級,也是最重要的助手,造反派給父親一頂大帽子是“陳曹死黨”,市裏多次開批鬥大會,父親站在他們旁邊陪鬥,為此我們全家政治上都不得翻身,我在農村四次上大學被推薦到縣城,都因政審不合格不讓去,直到粉碎“四人幫”後幾年才得到平反。

曹家三個孩子一起到安徽嘉山縣插隊落戶,當時有關部門不同意三個人去一個地方。後來曹家說,不讓去我們就不下鄉了,有關部門隻好妥協,同意兄妹三人一起下鄉。下鄉幾年後有一個招工指標,姐妹倆把這個指標給了曹嘉揚。嘉揚到縣裏上班後,經濟條件才有了改善,生活有了保障。

那些年,曹荻秋和石斌的6個孩子,有5個被趕到農村務農 ,隻留最小的莉莉在上海。曹伯伯和我說起嘉揚當上了工人,神情很自豪,孩子能拿上工資,可以養活自己了,對於身陷幹校“牛棚”的曹伯伯是極大的安慰。

楊西光性格開朗,文革前他是管文教的候補書記,文革初“有幸”被張春橋列入“陳曹魏楊”的打倒名單。不勞動時老幹部喜歡下下象棋,楊西光抽著前門牌香煙在旁邊觀戰,有時大聲為一方支招。他的煙癮較大,一天一包前門牌不夠他抽,有時嘴裏嘀咕:“香煙也不讓多買,隻準買一包”。幹校的小賣部離住處比較遠,走一趟不容易,走資派在牆內處處受屈辱,花錢買東西還受控製。這天我特意去了小賣部,見一年輕的營業員,我大聲喊道:拿一條前門煙!營業員看了我一眼,這個年齡不可能是走資派,那就是造反派了,二話不說拿了一條前門給我。我回去交給楊西光,他頓時十分驚訝,“你本事倒是蠻大的,弄來一條?”我嘿嘿笑了,“楊伯伯,不是我本事大,我是打著你的旗號,是楊西光叫我來買的,他敢不賣!”楊西光臉上掠過一絲無奈:“不要瞎說!”隨之大夥一片哄笑。

粉碎“四人幫”後,楊西光被調到《光明日報》擔任總編,站在政治的風口浪尖主持和發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檄文,為全黨撥亂反正,摒棄文革餘毒,推進了時代向前發展,起到風向標的作用。

五、宋季文、楊西光先後解放了

宋季文一直是父親的老領導,解放戰爭時期,父親在華野供應總站時,就認識他,他對父親的工作十分支持。文革前十年他當常委、副市長,有一段兼任秘書長,是父親的直接領導。宋為人正直,有一次一位副秘書長看見他,一個鞠躬,“宋市長好!”被宋季文訓了一頓,“我告訴你,宋副市長就是宋副市長,你這樣叫,柯老聽到了以為我要奪他的權。”這位副秘書長非常尷尬,拍馬屁找錯了人。

1967年1月6日上海市批鬥陳、曹大會,曹左麵穿大衣的人是父親

19741月,宋季文解放了,但留下“留黨察看兩年”的尾巴。過了兩個月,我在幹校門口見楊西光拎著包從裏麵走出來,我和他打招呼,“楊伯伯,到哪兒去呀?”楊西光麵露喜色:“我解放了,這次連尾巴都沒有留。”看得出,楊西光的心情很舒暢。宋季文1975年擔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粉碎“四人幫”後調到北京,任輕工業部部長。

六、外出運豬飼料(豆腐渣),張浩波被敲竹杠

幹校的勞動於我來說是輕鬆的,我二十出頭的小夥子身強力壯,在黑龍江強勞力環境下鍛煉了4年,幹校的翻地、鋤草、起菜,對於我來說十分輕鬆,況且我不是在編人員,沒人管我,比較自由。

有一次,我跟車(兩噸小卡車)去外麵運豬飼料(豆腐渣),卡車開到十六鋪附近的地方裝車,那天車多排隊時間較長,等開回到奉賢南橋鎮時,已經是下午1點多鍾了。回幹校肯定過了飯點,那就在南橋鎮上找家小飯店吃飯吧。這天一共去了四人,司機、造反派、張浩波(原團市委書記)、我。進了一家小飯店,點菜的時候,那兩個人不說話看著張浩波,張浩波隻能識相,買了四菜一湯,四瓶啤酒,幾碗米飯,花掉5元多。這種“請客”的場麵令人尷尬、唏噓。那時候走資派被停發工資,據說每月給20元生活費,這頓飯張浩波被敲掉月生活費的四分之一,剩下的日子隻能吃5分錢的蔬菜了。幾年後張浩波解放了,並擔任了上海寶鋼指揮部的總指揮,寶鋼是大型央企,生產的高端鋼材在全國供不應求。我幾次到張浩波家裏去看望他,談起當年一起去十六鋪運豬飼料的經曆,張指揮仰天哈哈大笑,昔日被造反派敲竹杠的“牛鬼蛇神”,現在是挑大梁的央企掌門人,著名企業家。

七、說說幹校的楊實人、欽本立、黃宇霽

楊實人文革前是上海市人委的副秘書長,文革開始後被趕到我們院子裏居住。他的資格很老,是黃埔軍校五期學員、炮兵。曾經任北平地下黨市委秘書長,楊伯伯的愛人徐福靜名牌大學畢業當醫生,早期在延安時幫領導們看病。解放戰爭時她是五大書記的保健醫生。解放後,是中南海最早的保健科的科長。1962年全家到上海,他們的兒子楊杏林轉到我班讀書,他瘦瘦的個子,喜歡舉手發言。後來在吉林下鄉讀的醫學院,子承母業現在是頗有名氣的老中醫。

欽本立平時不愛講話,他曾經在《解放日報》《文匯報》工作過,後在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工作。八十年代初,在當時的市長汪道涵的支持下,自主集資創辦了《世界經濟導報》,這份報紙辦的有聲有色,無論是影響力還是經濟效益都非常出色,可惜在1989年被迫停刊。

(父親範征夫1974年在上海市直屬機關五七幹校門口前)

黃宇霽,我在幹校見到他時,他是不聲不響的。他個子很高,喜歡手背在身後來回散步。因為他的幾個孩子我都認識,所以比較關注他。記得741月初,北京的王樹聲大將去世,打電報請他去參加追悼會,這時黃宇霽的問題還沒有定性,九連隊委章其凡聽到讓黃去參加追悼會的消息,大吃一驚,用蘇北口語說:“看不出來哦,黃宇霽是老資格了,王樹聲去世還請他參加追悼會。”後來才知道,王樹聲大將解放戰爭在中原軍區任副司令兼一縱司令員時,黃宇霽是一縱的敵工部長。黃宇霽長壽活到100周歲。

八、施平向孫大雨伸出援助之手

幾天前剛去世的老前輩施平,也是我在幹校期間認識的,他高壽活到113歲。晚年他長期住在華東醫院南樓,我多次去看望他,他身體很好頭腦也清楚,有兩件事令我印象深刻:一是為原華東師大的學生王申酉平反;二是收留了著名教授孫大雨。施平30年代在浙大讀書時,孫大雨就是該校著名的教授,尤其對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著作的研究很出名。孫大雨40年代到複旦大學,同時擔任了上海大教聯的代理主席,帶領大學教授和國民政府鬥爭,給美國總統特使寫信揭露國民政府的黑暗。解放後上麵撤了他大教聯的領導職務,後來該組織也解散了。孫大雨開始罵人,罵潘漢年、李正文、曹未風等,後他被戴上三頂帽子:反革命、誹謗罪、右派分子,還曾經被毛澤東點了名。粉碎“四人幫”後兩頂帽子摘掉了,但右派帽子摘不掉,原因是三級黨委不同意。80年代初,在孫大雨當年的學生胡喬木的關心下,上海市委統戰部決定為他摘帽。父親受組織委托在衡山飯店找他談話,宣布摘去他的右派帽子。但他的工作單位複旦大學卻無論如何不願意接收他,說孫大雨回來複旦就要亂了。無單位接收如何落實政策呢?在這關鍵時刻,時任華東師大黨委書記的施平伸出援助之手,歡迎孫大雨來華師大,施平是有眼光的,也是寬厚有雅量的,孫大雨在日後的學術研究中成就斐然。

九、幹校上下掀起“批林批孔”熱潮。農事春耕近了,我該離開幹校了。

1974年春節過後,幹校又開始“批林批孔”,動員大家要緊跟形勢,大造聲勢。王希昶的排筆字寫的好,他叫我幫忙一起寫。小學四年級時,父親規定我們弟兄每天臨帖一頁大楷字。記得文革開始後,寫大字報、刷大標語成為潮流,有一階段,見到有的大字報是用漂亮的書法抄寫的,大家的注意力似乎不在內容,轉移到欣賞漂亮的毛筆字上了。

幹校刷大標語是用白報紙,排筆蘸了墨汁寫上去,都是圍繞“批林批孔”的內容。反正上麵刮風,下麵就跟著落雨。

(1975年,我插隊時的大隊黨支部書記來上海看病時合影(左麵是筆者)

時間到了19744月底,黑龍江該是冰雪消融大地化凍了,我也該回去參加春耕農忙了。走出幹校大門,別離我與“牛鬼蛇神”們朝夕相處4個月的日子,走資派等待著解除隔離被結合,明確結論不留尾巴,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和家人團聚。我的前途在哪兒,一輩子在那個落後的靠山屯做農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內心不由一片迷茫。

結束語:我短暫的幹校生活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了,每每和朋友聊起依然心有波瀾。大約六七年前,我向人打聽奉賢上海市直機關幹校的遺址,告知,沒有了,找不到了。是啊,半個世紀的變化太大了,上海市“五七”幹校已經淹沒在曆史的塵埃,文中大多“牛鬼蛇神”已經不在了。願文革悲劇不再重演。

文字整理:盛文秀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