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角為坦克外組油箱,旁邊有扣子大小白色圓點是照明前燈,燈下麵就是大家熟悉的履帶板(備用),左下角是翼子板,旁邊有一鋼筋是翼子板打開裝置,向上抬起放到卡槽外就能打開翼子板,而右下角凸起物是牽引繩固定勾。而紙張標價左側是坦克紅外線大燈,而大燈上麵的鋼絲繩應該是牽引繩,但是T-54的細了許多。
圖2更為直觀,也說說與59的區別,T-54備用履帶板是一左一右,而59是將兩塊履帶板放在圖中左側翼子板上方,另外一個區別就是並列機槍槍管長許多,59槍管不露出來。在兩個外組油箱中間的是車長工具箱,裏麵放著許多電子管備用件。而車尾的油桶59沒有,應該是備用柴油桶,另外在紅外線大燈旁邊是坦克大燈。
圖3是坦克尾部也有備用履帶板,59沒有。在後翼子板左側是煙幕發射裝置架,煙幕發射裝置並沒有固定在上麵。不是戰爭狀態,不會固定煙幕發射裝置。油桶下麵這個裝置不知道是什麽東東,59沒有,非常陌生。炮塔尾部焊接的固定架是12.7高射機槍平時固定位置,下麵U字扣是固定坦克篷布皮帶扣,而履帶中間就是5個負重輪,最後一個帶齒的是主動輪,連接發動機攪動履帶使坦克運動。
圖4是二炮手戰鬥室位置,左上角是二炮手車內通話器插座,插上通話器插座還要把卡箍板到下方,這樣插頭不會脫落,接下來就是炮彈架和穿甲彈,旁邊綁有的膠皮是防止放置榴彈碰撞並起固定作用,因為榴彈要長許多。穿甲彈上方是並列和航向機槍彈藥箱(通用)。穿甲彈下方是二炮手座椅,不熟悉坦克的從炮塔門是無法下到戰鬥室裏,原因就是腳無處可踩,直接跳下估計會腿折。其實很簡單,先用腳踩椅子邊沿向下,椅子打開呈90度,腳踩在椅子上,先坐或者蹲下,然後一隻腳踩在戰鬥室地板上,另外一隻腳隨後也踩在地板上,完成進到戰鬥室這時椅子會自動彈起恢複原狀,這裏可以清楚看到椅子上麵的彈簧。椅子旁邊也是並列機槍彈箱。而左下角就是炮身固定器。今天先暫時解讀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