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與幹涉

1989 年北京抗議期間,學生孔慶東遇到兩名大學生用油印機複印個人文件。

其中一個人抬起頭來。“孔,你拿到護照了嗎?”他問道。

“什麽護照?”

“封從德、柴玲——他們都有美國護照!”

聽著這些話,孔慶東發現自己怒不可遏。孔慶東是天安門廣場反腐敗抗議小組的核心成員。抗議是為了捍衛中國——而不是搶奪外國勢力發放的護照。

他後來向一位采訪者描述了那一刻:“我的憤怒不是嫉妒,因為我從來沒想過去美國會是件好事。我在中國。在中國,我想努力學習,幫助建設國家。”

真正的社會主義
國際媒體稱抗議學生希望將美國的“自由和民主”帶到中國,但正如許多抗議者所說,這從來都不是真的。

抗議者當時的重點是消除國家腐敗,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民主代表製,這樣四個現代化才能開始——這是鄧小平推動某些領域世界級發展的計劃:科學/技術、工業、農業和國防:這就是中國的未來。

對孔來說,像大多數學生一樣,現代化項目是“最令人興奮的前景”。他們希望政府根除腐敗,這樣中國就可以走自己的路。

“我從來都不想通過[語言教學資格]然後去美國洗碗,”孔說。
...最後,孔去和另外兩名學生沈彤和王赤英談話。孔告訴他們:“中國爭取民主的鬥爭必須依靠中國人民,不能依靠外國勢力。”

外麵,外國記者排起長隊,準備采訪抗議學生。孔回憶說:“很早以前,我就注意到他們有多麽偏頗。我不能肯定地說我遇到的那些人是不是間諜,但據我估計,有些外國記者是間諜。首先,當他們采訪我時——來自香港、美國、日本的記者——他們並沒有原封不動地發表我所說的話。他們歪曲和誇大了我的言論。”

虛假敘述
他還意識到,記者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強加了一種截然不同的敘述,好像學生們在呼籲中國變得像美國一樣。“在采訪中,他們試圖鼓勵我批評共產黨,讚揚美國。”他說,記者們不斷問他“是否想‘去美國體驗真正的自由和民主’”。

孔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問題是,學生們確實反對中國政府,所以情況很複雜。

但記者們做出了過於簡單的假設,學生們很難糾正。
... “我不喜歡政府說話的強硬態度,”孔說。

“但他們實際上說的是:‘這是一個複雜的局勢。幕後有一些勢力在挑撥離間。’這是事實。”

第三方暴力
既然雙方都想實現同一個目標,即發展中國,那麽是什麽導致了暴力的爆發?

“像我這樣學過曆史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發生了什麽,”他說。“我們小時候看過《平原遊擊隊》這樣的電影。”

這是一部經典的黑白中國電影的參考資料,其中講述了兩組戰士之間的緊張關係。雙方有分歧,但沒有打架。突然,一個隱藏的第三支部隊,第八軍,向雙方開火,然後迅速躲藏,引發流血事件。

1989 年在北京,一個不知名的來源資助的鬧事者在木樨地引發了一場鬥毆,導致數百人死亡。 “他們希望一邊挑起學生,一邊挑起軍人,這邊打學生,那邊搶槍,為流血事件製造一個完美的借口,”孔慶東說。

“解放軍士兵被困在車裏好幾天,得不到任何有效情報,而學生們隻收到片麵的信息,全是親美宣傳。所以血腥的結局可能就是這樣發生的。”

[孔慶東是1989年天安門廣場抗議活動的領軍人物。但他拒絕接受西方的敘事,導致他被一些外國人貼上“親中”的標簽。他成為了一名北京大學的教授,但他經常就有爭議的話題直言不諱,這使他在中國以作家和社會評論家的身份而聞名,相當於中國的“電台主持人”。他在2014年的一次中文采訪中回憶了1989年的事件。]

穀歌翻譯:BETRAYAL AND INTERFERENCE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