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來講一下當年轟動全國的“林世良走私案”。
這起案件,應該有不少朋友都聽說過。簡單來講,就是孔家親信林世良在滇緬公路上走私,案值巨大,於是被戴笠給抓了,最後被蔣介石下令槍斃。
所以此案成為了一個“標誌”:這次蔣介石沒有給孔宋夫婦“麵子”。
但如果了解了案件的全貌,會發現更多耐人尋味的細節,比如:林世良的“翻車”,和孔二小姐孔令偉的“自作孽”不無關係;戴笠敢動孔家人,背後其實有宋子文和蔣介石侍從室的支持;而蔣介石這次的“不寬容”,又和他的絕對親信俞飛鵬牽涉其中有關。
這些關係看起來錯綜複雜,但都成為了孔家“翻車”的“命數”,或者說,是許多“偶然”演變成的一種“必然”。
好了,我們就從林世良的身份開始說起。
01
孔家“母子店”
林世良被抓時的職位是中央信托局運輸處處長。
中央信托局(簡稱中信局)成立於1935年8月,看過前文的朋友應該能馬上意識到,這個機構是在孔祥熙擔任財政部長時成立的。
中信局是幹啥的呢?簡單來說,當時中央銀行(總裁也是孔祥熙)覺得政府委托經辦的事情太多了,有些事按央行章程不便進行,於是撥款1000萬成立了中信局,業務範圍包括有保險、儲蓄、信托、對外訂購軍火、運輸等等。
一看便知,這個新機構毫無疑問會成為孔宋夫婦斂財的工具。
中央信托局的上級主管是中央銀行,所以由孔祥熙親任理事長。至於首任局長,孔祥熙選擇了張嘉璈。
張嘉璈 | 圖源:網絡
張嘉璈是老資格的金融界領袖,曾任中國銀行總經理。但在1935年3月,經孔祥熙的運作,國民政府控股了中國、交通這兩家民營銀行,張嘉璈因此下台,然後被安排擔任了中央銀行第二副總裁。
在電視劇《追風者》中,出現過中央銀行控股民營銀行的劇情,但其實,現實中孔祥熙所使用的手段並不光彩。總之,張嘉璈是吃過孔宋夫婦苦頭的,所以他這個中信局局長就當得很“識相”,實權盡在宋靄齡控製的副局長手裏。
一年後,張嘉璈調任鐵道部長。孔宋夫婦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接任,結果被蔣介石抓到空子,安排了葉琢堂進來。
葉琢堂可不是一般人,他在早年間就有恩於蔣介石,還曾資助蔣介石赴廣東投奔孫中山。蔣介石手上有一個連財政部都無法過問的“私人銀行”:中國農民銀行,這個銀行的前身是豫鄂皖贛四省農民銀行,資金來源是四省“特稅”(鴉片稅),成了蔣介石的軍費“錢袋子”之一。葉琢堂便是農行的總經理,可見蔣介石對他的信任。
不過葉琢堂這個人野心不大,也比較識時務,所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農行,任由孔家把控著中信局的大權。
到了1937年底,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當時大多數金融機構都轉移到了香港,然後在重慶設辦事處。中央信托局也是如此。
對於宋靄齡來說,亂局就是機會。她早就有讓大兒子孔令侃掌控中信局的打算,但一方麵孔令侃那時的資曆不夠,另一方麵也沒有合適的機會。所以到香港後,孔祥熙就把孔令侃任命為了中央信托局常務理事。原本很有可能惹非議的一個舉動,借著國難當頭之際,就這樣“混”了過去。
左起:孔令傑、孔令偉、宋美齡、孔令侃 | 圖源:網絡
葉琢堂於1940年病死在美國,信托局在名義上由另一位駐港常務理事俞鴻鈞負責,但實際上早已成為了宋靄齡、孔令侃的“母子店”。而俞鴻鈞最終成為中信局的局長,恰是在1942年林世良案之後。
寫到這裏,可能有讀者要問了,這些和走私案有什麽關係呢?
下一段馬上就會講到:當中信局被不受約束的私人利益集團所掌控,它先天地就會成為走私的溫床。
02
蔣介石的手令
如前所述,中央信托局有一項業務是“運輸”。運啥呢?當然是所屬財政部的重要物資,比如中央銀行的鈔票。
想象一下,拿著孔祥熙簽發的財政部運鈔手令,有誰敢攔敢查?所以中信局運輸處到底在運什麽,外人幾乎是不可能知曉的。
但這仍不是百分百的安全,因為孔祥熙的權勢雖大,也還是“人外有人”的。不過,可謂“天助”孔家,他們又拿到了蔣介石的手令。
這個手令,是蔣介石寫給孔令侃的,具體內容是:辦理民國28年度兵工儲料事宜。這就是信托局的另一項重要業務:軍火采購。
民國28年即1939年,這一年的上半年,德國還沒有閃擊波蘭,世界大戰尚未全麵爆發。而德國,在抗戰前便是國民政府的主要軍火供應商之一。
當時的軍政部兵工署署長俞大維便曾留學德國,相關的經辦人員也都有德國背景,所以已經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集團。
但抗戰爆發後,英美成為了國民政府最主要的援助方,而經宋子文之手辦理的英美借款,其宗旨應該是從英美那裏購買軍火。
蔣介石兩邊都不想得罪,於是就聽了孔宋夫婦的建議,手令孔令侃成立了中信局兵工儲料處,負責秘密采購德國軍火。這個部門很神奇,掛著中信局的名,但卻是獨立編製,所以中信局的局長、副局長們都無權過問。
這樣一個遊離在監管體係之外的部門,出問題是遲早的事。其中最誇張的一次,是一個叫吳敬安的辦事員,直接卷了一筆買飛機的巨款潛逃了…
寫到這裏,可能會有小夥伴問:中信局負責采購軍火,但運軍火的應該是軍方吧,那孔家如何以此來走私呢?
因為國民政府對外購買軍火,多以借款的方式來進行,然後再用中國的土特產“易貨償債”。所謂的土特產,也都是些戰略物資,比如豬鬃,可以用來製作清洗槍炮的刷子,二戰時需求量巨大。還有在《追風者》中出現的那個鎢砂,也在此列。
《追風者》中購買鎢砂的德國人
所以,一車軍火的背後,就是十幾車甚至幾十車的“土特產”,這就給孔家走私提供了極大的操作空間。
林世良走私案發生在1942年,離蔣介石發出手令已有三年之久,但這個手令到底還有沒有效,其實並沒有明確的說法。隻不過,人的貪欲一旦嚐到了至高權力帶來的甜頭,是不會輕易放手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孔家在抗戰時的瘋狂走私行為,“養蠱人”便是蔣介石自己。
就這樣,林世良(或者說孔家人)一手拿著明確的財政部手令,一手拿著說不清楚的蔣介石手令,在滇緬公路上肆無忌憚地做起了走私生意。
那麽,既然抓著堪稱“大、小王”的這兩張牌,林世良是怎麽“翻車”的呢?
這裏麵有兩個關鍵因素,微觀上,是因為戴笠抓著這件事不放,宏觀上,則是因為孔家人犯了眾怒。
我們先講戴笠。
03
緝私署戴署長
關於戴笠敢於得罪孔家的原因,可謂眾說紛紜,在戴笠、孔祥熙、宋靄齡的傳記中都讀到過這段往事,但答案並不統一。
隻能說,個中原因肯定不是單一的,綜合來看,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大主因。
首先,是戴笠和孔祥熙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並沒有太多的曆史淵源,以戴笠的圓滑,是絕不會主動招惹孔家的。相反,在戴笠以前經辦的,與孔家有關的案件中,他一直是手下留情的。比如1937年鬧到蔣介石那裏的上海棉紗案,戴笠隻扣押了杜月笙手下的人,徹底沒有碰孔家。
變化發生在1940年11月,財政部成立了緝私處(後升級為緝私署),孔祥熙確定的處長人選是楊虎。楊虎是國民黨中的老資格,還是蔣介石的結拜兄弟,當時正在賦閑,所以對孔祥熙來說,正可以“為我所用”。
但未曾想,蔣介石沒有同意…蔣介石畢竟是要顧大局的,楊虎當年從上海警備司令的任上下台,就是因為斂財過度。蔣介石不放心讓這樣的“巨貪”去緝私,於是就指定了戴笠。
於公於私,戴笠都不會拒絕這個職位,但這份美差有個“副作用”:先天地就把孔祥熙給得罪了。
孔家走私,戴笠緝私,要解決這對本質矛盾的唯一途徑就是戴笠聽命於孔家。但戴笠做不到,他的立身之本便在於他隻認蔣介石一個“主子”。
這個解決不了的矛盾存在了一年多,孔祥熙的態度是:我使喚不了你,但也不配合你的工作;而戴笠的處境是:因為不敢冒然動孔家,也就抓不到什麽走私大案,這個緝私署長當得乏善可陳,實在是有負蔣介石的“聖恩”。
再加上,戴笠與宋子文的關係很深。抗戰開始後,孔宋矛盾加劇,比如前述的購買軍火的問題,所以孔宋矛盾也會延續到孔戴矛盾中。
林世良案對於戴笠來說是個契機,林世良“翻車”,戴署長“翻盤”。
第二大原因,和俞飛鵬有關。
俞飛鵬是蔣介石的奉化老鄉,也有說是表弟。俞的族侄俞濟時是蔣介石的侍衛長,算是蔣介石的外甥。總之,奉化俞家和蔣家的關係密切,有“奉化三俞”之說,還有一個是做過蔣介石機要秘書的俞國華,三人都是蔣介石的絕對心腹。
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越桂公路和滇越鐵路相繼斷絕,中國大後方的對外交通線隻剩下了一條滇緬公路。蔣介石為了杜絕走私,確保最後這條“輸血線”的暢通,特指定俞飛鵬常駐仰光,頭銜是“軍事委員會運輸統製局副主任”。
滇緬公路老照片 | 圖源:網絡
1942年春,日軍從泰國迂回至遠征軍後背,導致史迪威在正麵修築的工事全部作廢,還麵臨了被切斷後路的危險,於是隻能倉促撤退。
史迪威一撤,俞飛鵬就犯難了,堆積如山的物資怎麽辦?總不能留給日本人吧!所以隻能燒了,但俞飛鵬沒有自己動手,而是下了一道手令給軍統駐緬甸的潘其武…
東西剛燒完,就被媒體曝了光,國內輿論一片嘩然,那可是好不容易弄來的援助物資啊!
戴笠為了自救,就讓滇緬公路警務處馬上嚴查走私。其中的邏輯是:物資被燒是因為運不出來,運不出來是因為公路堵了,公路堵了是因為被走私車輛占了…
這一查,就恰巧抓到了中信局林世良的走私車輛。此處還有另一種說法,戴笠抓林世良並非巧合,而是中信局運輸處副處長汪建才告的密。
不論是巧合還是蓄謀,總之,抓林世良成為了戴笠自救的手段。燒物資這事對於戴笠來說,雖然有點冤,但他總不能去怪史迪威,同樣,全部推給俞飛鵬也是不聰明的。
那麽,這個時候的戴笠為什麽就敢於得罪孔家了呢?
這就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主因:激起了“眾怒”的孔家,已走起了下坡路,而戴笠的實力則在抗戰中迅速壯大。
04
飛機洋狗
就在林世良案發的三個月前,1941年12月,孔家二小姐孔令偉鬧出了一起轟動全國的“飛機洋狗事件”。
這起事件的背景,是日軍進攻香港,所以國民政府的各駐港機構不得不倉促撤離。12月9日,孔令偉登上了離港赴渝的最後一班飛機。
孔二小姐的行李很多,還包括有兩條大狼狗,於是就讓保鏢衛士把幾位乘客“請”下了飛機,給她的大狼狗讓座。
能拿到最後一班飛機機票的,自然都不是普通乘客,所以連陳濟棠這樣的“南天王”也被趕了下來。陳濟棠後來隻好和老婆喬裝偷渡,才離開了香港,自然是窩了一肚子火。
本來這事也出不了啥大亂子,頂多就是蔣介石聽過氣的“南天王”抱怨幾句。但飛機在重慶降落後,有一幫《大公報》的人在機場迎候報社經理胡政之。但大家沒等到胡經理,隻看到了大狼狗…輿論就此發酵。
其實,胡政之並不是孔二小姐趕下飛機的,他壓根沒接到登機通知(有票,但起飛時間不定)。所以,這也算是孔家的“命數”,在一個敏感的時刻惹上了不該惹的人。
孔令偉與宋美齡 | 圖源:網絡
洋狗事件被《大公報》曝光後,雖然沒有直接點孔家的名,但還是引發了輿論狂潮。此時的孔祥熙,已擔任財政部長八年之久,可謂樹敵眾多,所以政學係、CC係、軍統、宋子文等都開始明嘲暗諷,乘機發作。而且好巧不巧,胡政之那張機票是托陳布雷弄到的,所以孔家等於間接把蔣介石侍從室也給得罪了。
這事越鬧越大,竟引發了學潮。這下蔣介石慌了,再加上宋靄齡已通過宋美齡向他施壓,於是就讓陳布雷出麵,說服《大公報》發了一篇聲明,把洋狗事件定性為“誤會”。(注:也有說這是真的誤會,本文就不展開了。)
風波雖然在表麵上收了場,但從蔣介石到陳布雷再到整個國民黨政壇,其實心裏都覺得“膈應”。
更關鍵的是,民怨還在,“倒孔”已成為輿論主流。以戴笠的精明,不可能“嗅”不到這種趨勢,這就是他敢於出手的最後一個主因,換言之,戴笠要幹一件“順應民心”的事。(從這個角度來講,事件真假已不重要。)
好了,關於林世良案的全貌,隻剩下最後一個問題了:林世良和孔家到底是什麽關係?
05
孔家沒落的“起點”
如果在網上搜林世良案,會發現有不少文章把林世良說成是孔家的“準女婿”,也就是孔二小姐的男朋友。
我沒有找到這個說法的出處,相關傳記中也都沒有提及。這個說法確實存疑,因為孔令偉以男性化裝束而著稱,並且終身未嫁。
林世良能成為孔家親信,主要是因為大公子孔令侃。林世良出任運輸處處長,正是在孔令侃掌管中信局的時期。然後,又因為他對孔家的走私生意兢兢業業、忠心耿耿,於是得到了孔祥熙的賞識,據說被收為義子。
孔二小姐不僅和林世良不是情人關係,而且還很可能是“敵人”。前文中所述的,到戴笠那裏告密的運輸處副處長汪建才,便是二小姐的人。
這聽上去有點匪夷所思,但其實是有可能發生的。
首先,宋靄齡管理孔家有個特點:每個個體都是經濟獨立的,包括她和孔祥熙之間,也是“親夫妻明算賬”。孔家每做成一筆生意,都會根據參與者的貢獻大小進行分配。
宋靄齡與孔祥熙 | 圖源:網絡
表麵上看,宋靄齡的這個做法與她接受的西式教育有關,但更可能的原因,應該是為了資金安全。事實證明,此舉導致沒有任何人能弄清孔家的總資產,孔宋夫婦遠遁美國後,連美國政府最終也沒能查清楚。
而這個做法的副作用,便在於孔家內部會因為利益分配而產生派係,林世良是大公子的人,汪建才是二小姐的人,矛盾因此而生。
其次,孔令侃在1939年遇到了一件“倒黴事”,孔家在香港私設的秘密電台被日本偵破。港英當局迫於日方的壓力,查抄了電台,並把孔令侃列為“不受歡迎的客人”。宋靄齡怕孔令侃回到重慶後被政敵做文章,就安排他去美國留學了。
孔令侃一走,宋靄齡隻好親自經營中信局,忙不過來的時候,便把一些事務交給孔令偉處理。以孔二小姐的性格,自然不甘心隻辦小事,這就是汪建才覬覦運輸處處長一職的背後邏輯。
所以,林世良說到底隻是孔家的“工具”。孔祥熙在林被捕後力保他的性命,更多的原因在於孔家的“麵子”,或者說,孔家如果保不住林世良,會是個危險“信號”。
孔宋夫婦是幾乎成功了的,林世良一開始被判了無期。但當案卷轉到侍從室交由蔣介石批示的時候,侍從室提出了反對意見。這裏麵不僅有陳布雷的因素,還因為被蔣介石器重的侍六組組長唐縱,本就是軍統的人。
1942年12月21日,蔣介石批示將林世良槍決,第二天就執行了。
林世良案成為了孔家走向沒落的一個標誌。但也僅僅是“走向”,離真正的沒落還早,所以後來孔家又弄出了一個美金公債案,堪稱民國第一貪汙案。孔家不僅鯨吞了上百億法幣,還把手下人都保住了。
說到底,不論是宋子文、戴笠,還是政學係、CC係,都扳不倒孔家,能辦成這事的隻有蔣介石。而孔家的最終倒台,也正是因為在調停蔣介石和史迪威的矛盾中,把蔣介石給得罪了,此乃後話。
在林世良被槍決的一年後,孔祥熙風風光光地舉辦了就任財政部長的十周年紀念會。可謂盛極而衰,在隨後的一年裏,形勢急轉直下,宋子文在蔣介石的支持下,又“討回”了他在十年前丟失的一切。
風水輪流轉,仍在孔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