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共軍也有類似做法,人稱調幹生。
後來美帝在1944年出籠的 GI Bill, 也屬於如法炮製類似蘇俄或調幹生製度但似乎效果不佳;不少退役軍人寧願拿鈔票,也不願進學堂。但退役軍人財政方麵享受聯邦政府的特別待遇,對於普通百姓來講,就是非常優厚的了,尤其那些所謂的殘疾軍人。我以前住的地方是出名的退役軍人區以致於有個給我運送農機上門的黑人司機,問我是否也是退役軍人。我說不是但左鄰右舍們全是。黑人說他的兄弟也是殘疾退役軍人,但手腳比他還靈活強壯。
美帝後來一直要求各大公司企業以及政府機關招工,要優先考慮退伍軍人並提供職業崗位的專業培訓;聯邦政府就此作為對這些私企的回報,會給予稅務還是政府合同方麵同樣的優惠還是其它什麽的。
就這樣,有學曆有相關職業經驗的,碰上了退役軍人由於名額有限就會敗下陣來,拿不下適合自己的工作。就此,不知道這算不算也是出身不好惹得,還是咋的,或者說比不上工農出身退伍軍人的根正苗紅。。。。。
更有甚者,美帝這裏上學,父母有博士頭銜的,孩子進入一般名校機率比“工農子弟”還高呢。根特歪苗特黑的,比如小布什老哥,上哈佛耶魯,基本等於保送了。
人啊,到了一把年齡對社會現象還說三道四瞎訕劃絲的或跟毛兒媳保證之類言語拎不清的樣子,這就讓人看來覺得50而知天命,也不一定就是年齡一到,就全都猶如水到渠成那樣子的自然結果。
【注】
瞎訕劃絲:上海話,沒有頭腦、小兒科似的發聲言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