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薑女的故事不見正史,原型是齊國武將杞梁的妻子

故事來源[編輯]

有人認為孟薑女的故事來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的齊國武將杞梁的妻子,姓名失傳,稱之為杞梁妻。“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吊。’齊侯吊諸其室。”即杞梁之妻要求齊侯在宗室正式吊唁杞梁。其中既沒有“哭”,也沒有長城或者城牆、更無“城崩”、“投水”等情節。

“哭”的情節早在《禮記·檀弓》記曾子提到“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於路,而哭之哀”。劉向的《說苑·善說篇》加上“崩城”的內容:“昔華周、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厄。”

接著劉向《列女傳》又加上“投淄水”的情節:“杞梁之妻無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而城為之崩。”“乃枕其夫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感人,道路過者莫不為之揮涕。十日城為之崩。既葬,曰:‘我何歸矣?……亦死而已,遂赴淄水而死。”

一些詩詞也有對杞梁妻的抒情描述。三國曹植在《黃初六年令》中說“杞妻哭梁,山為之崩”。敦煌石窟發現的隋唐樂府中有“送衣之曲”,增加了送寒衣的內容。

唐代貫休的詩作《杞梁妻》首次將故事時間移動到秦朝時,並將“崩城”變成“崩長城”:“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築人築土一萬裏,杞梁貞婦啼嗚嗚。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複孤。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疲魂饑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這時的內容和後來的故事已經差不多了。杞梁後來訛化成萬杞梁、萬喜良或範喜良等,其妻成為孟薑女。南宋鄭樵曰:“杞梁之妻,與經傳所言者,數十言耳,彼則演成萬千言……”[6]

元代,孟薑女的故事,被搬上舞台,成為戲劇。

明末顧炎武的《日知錄》中闡述了孟薑女的故事演變過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