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即聲稱“曾有八千萬人西移”。(注:[美]格蘭姆·貝克著:《一個美國人看舊中國》,三聯書店 1987年中譯本,第228頁。)目前海外研究抗戰史的學者則大多同意張嘉首先提出來的5000 萬人的說法。(張嘉著:《旋風式的通貨膨脹》,《工商經濟史料叢刊》(一)、(二),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3年版。)實際上早在抗戰期間,美國派往中國的軍事觀察家格蘭姆·貝克就提出疑問,並作出“至多不過兩千萬人”的估計。(格蘭姆·貝克:前引書,第229頁。)陳達教授則估計為 1350萬,其中由淪陷區24 個重要城市撤退到後方的約有350萬,另有大約1000萬人會由其故鄉遷出。(陳達著:《現代中國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3—94頁。)陳彩章根據國民政府救濟委員會於1938—1942年間運送後方的難民數及大後方各省市收容救濟難民人數,估計在“千萬人左右”。(陳彩章著:《中國曆代人口變遷之研究》,商務印書館1946年重慶版,第 112頁。)這一說法被不少研究者采用。值得注意是王洪峻、李世平的研究成果,他們根據解放前後有關大後方的人口統計和戰時移民主要集中於重慶、成都等大城市的客觀事實進行推理,對千萬人之說也表示質疑,並作出各自的估計,一說不超過560萬,一說入川移民約200萬人,而且主要是由國民黨政府機關、軍隊及工商業企業、文教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其有關人員,還有一部分遭日軍進攻的大城市、交通線和附近中小城市的人口。(王洪峻著:《抗戰時期國統區的糧食價格》,四川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43—44頁;李世平著:《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212頁。)
以上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