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老來回國是會軋苗頭呢?
如果五十年代初回來,為中國人爭光的諾獎機會沒了,1957年也是有機會中標的。
如五十年代中期回來,可能逃過反右,但不一定被分到中科院物理所獲哪所好的大學,分到隨便哪所師院農學院啥的教教普通物理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因其嶽父杜聿明的原因,去教中學或中專也不無可能,杠“夫”別爭老杜的大赦,老丈杆子是沾了女婿獲獎的光才被第一批大赦的。
在毛主席親自發動和指揮的文化大革命中,滑脫的可能是0,01%.
總的來說, 沒早期回國, 老楊對人類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99.99%大些, 那0.01%是因為老楊也是有可能出車禍啥的意外。
至於晚年回國,即便不是學物理的,也應該知道,他對中國物理學的發展和學科帶動,是有非常大的貢獻的。
所以, 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他老人家自己, 晚回來要比早回來,好得多。
外加一句, 複旦大學的文革中, 隻有三個老教授太平無事, 其中就是老老楊武之,也是沾了兒子得獎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