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毛澤東對新四軍分外的關懷。1938年2月至5月,毛澤東多次致電葉挺和項英,指示新四軍當務之急是各支隊向東展開,擔任隴海路以南、太湖以北、黃海以西、漢水以東廣大淪陷區創建根據地的任務,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抗日鬥爭。但項英卻支持王明“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的觀點,滯留皖南按兵不動。在黨中央的一再催促下,才派二支隊副司令粟裕前往蘇南,但是主力仍未跟進。
關於新四軍“向北發展”的方針,早在1937年11月召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就已經確定了的,但項英一再頂著不執行。
1939年4月,周恩來來到皖南涇縣雲嶺新四軍總部駐地,進行了廣泛調查研究,從中發現新四軍軍部一麵臨敵,三麵受圍,蜷縮在橫寬約100公裏,縱深不足五十公裏的狹長地帶:前方長江沿岸據點被日軍占領,軍部背後又是剿共最得力的國民黨頑固派顧祝同的第三戰區司令部駐地,稍有不測,將沒有回旋的餘地。在分析上述種種困境後,周恩來在軍部召開的一係列會議上,號召新四軍的幹部克服種種困難,大膽地到敵人後方去:“向北發展,向東作戰,鞏固現有陣地。”周恩來提出的這個方針,得到了新四軍眾多負責幹部的讚同,陳毅、粟裕尤為積極執行,很快,取得了一係列輝煌的戰績。
1940年1月,劉少奇從延安來到中原後向黨中央建議:抽調八路軍一部南下,而在江南的新四軍渡江北上,大力發展蘇北。但是,項英仍然固執己見,要求留在皖南。麵對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1月18日,延安舉行了中央書記處會議,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經研究後,決定支持劉少奇的意見。2月19日,中央書記處致項英並東南局電,重申兩年多前六中全會確定的,後來周恩來在新四軍軍部會議上宣布的“向北發展、向東作戰、鞏固現有陣地”的新四軍發展的方針。10天後,毛澤東和王稼祥又致電項英、葉挺,再次強調指出“你們主要出路在江北,雖已失去良機,但仍然非力爭江北不可”,並要求他們“須秘密準備多數渡江,為緊急時用。”(毛澤東、王稼祥1940年1月29日致項英、葉挺電)
對於兩年多來自己也在六屆六中全會上舉手擁護通過的這個新四軍發展方針,項英表麵上沒有反對,但在實際行動中他仍然堅持自己的錯誤方針,並將已經進入江南敵後的第一、第三兩團又調回皖南,同時還把中央調來的,以及從前方抽去受訓的幹部留在軍部,對國民黨的種種無禮要求,仍然一味地遷就、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