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館.廚師(11) 作者:陳曉濱
我們廚師班的班長,是我們的小頭頭,掌管飯菜的質量、人員工位的分配、領導指示的落實,還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他與我們一樣,也是工勤的編製 ,持藍本公務護照。
管理員是我們的大頭頭,在使館辦公室,有他的辦公桌,他的職責範圍,管著餐廳即食堂,包括班長及所有廚師,並身兼采購。他是外交紅皮護照,享受二秘待遇。他與夫人都是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借調駐俄大使館工作。他與我同齡,在河北省農村上的工農兵大學,也就是北外,畢業留校工作,在校辦公室工作。
大教授、語言學家許國璋是他們辦公室主要服務的對象之一。其中有個知名度僅次於許國璋的教授,兩人不合,那個矛盾呐,那個鬧啊,辦公室的人,各個頭疼,這個勸不得,那個說不得 …… 我可算借調使館工作了,總算脫離了那個環境了。他說:使館讓我分管餐廳的廚師,我高興死了!他的話外之音就是,我大學畢業就在這些大知識分子,大教授身邊工作,學問大毛病多…… 廚師,那個年代,普遍文化程度低,年輕的初中學曆,年紀稍大,也就小學畢業。管理起來,肯定是輕鬆加愉快!他比我先到館一個多月,住宿,他們兩口子住一樓,我在二樓住,休息也常見麵。
再說說我們的大廚,大都來自國內各個省會的賓館。來自外交部本部的食堂,就四個人,不能稱為大廚,他們是近水樓台,是輪流外派到使館工作的。我們外地廚師是經過嚴格的考試,合格後被分派到使館主廚的。那些大廚,基本都是當地廚藝領軍人物,或是還兼任廚師長,還有一定的人事權,徒子徒孫就多了去了,他在本市可以說揮斥方遒,上下行通,左右逢源,久而久之,脾氣漸長,出國不過錦上添花再加一筆的鍍金。
可以想象,把這些人聚在一起,所有的事 ,都必須親力親為,沒有人聽你指使,聽你擺布!把這些高手碼這一堆,戲,可夠看的了!在我看來 ,都是小事,雞零狗碎,你讓讓,我躲躲就過去了 ,但他們之間就是不行,誰眼睛也不揉沙子。班長解決不了,就上交管理員,讓他斷個公母!有時衝突還挺尖銳的,管理員開始苦口婆心,挺有耐心的,但雙方口若懸河,到後來把管理員辯的理屈詞窮,頭那個大呀,那個疼啊,那個怕呀!最後他也明白了,小人物與大教授是一樣的人格走向,這與讀書多少沒有關係!
大教授文人相輕,大廚師匠人也相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