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力支持海地2004年政變

來源: 唵啊吽 2024-02-29 13:06: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3428 bytes)

二十年前的今天,加拿大在海地 2004 年政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種外國幹預導致民選總統讓·貝特朗·阿裏斯蒂德被強行罷黜,標誌著該國陷入混亂。

二十年前的今天,加拿大在推翻海地總統和數千名其他民選官員方麵發揮了關鍵作用,大大增加了外國影響力並引發了該國持續的惡性循環。2004 年 2 月 29 日,加拿大特種部隊控製了機場,協助美國海軍陸戰隊將當選總統讓·貝特朗·阿裏斯蒂德帶走,並將其強行帶上飛往中非共和國的飛機,阿裏斯蒂德將這一行動稱為“綁架阿裏斯蒂德被驅逐後,五百名加拿大士兵立即被派往太子港街道巡邏。

一位領導人的再分配政策激怒了控製經濟的少數、主要是淺膚色的精英,他的下台標誌著由美國領導、渥太華支持的破壞穩定運動的頂峰。這場運動包括軍事和準軍事幹預、創建順從的民間社會的舉措以及旨在削弱海地經濟的援助禁運。

此外,海地精英擁有的媒體和國際企業媒體發起了全麵的虛假信息宣傳活動,同時還采取協調一致的外交努力,以確保國際社會接受政權更迭,並讓公眾認為政權更迭是可信的。正如我與歐文·沙爾克和羅布·羅爾夫合著的《加拿大與民主的長期鬥爭》一書中所討論的那樣,渥太華在推翻海地最受歡迎的政府方麵所扮演的角色是加拿大在顛覆全球民主方麵所扮演角色的一個重要例子。

誹謗人民的勝利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2004 年針對阿裏斯蒂德的政變一開始就是為了抹黑他既沒有參與也沒有監督的選舉。在2000年5月的立法和市政選舉中,阿裏斯蒂德的範米·拉瓦拉斯贏得了超過70%的選票。該黨史無前例地占據了一百一十五個市長職位中的八十九個席位、眾議院八十三個席位中的七十二個席位以及十九個參議院席位中的十八個席位。

緊接著,美洲國家組織(OAS)觀察員這次選舉“對海地人民來說是一次巨大成功,大批有序的民眾參加了選舉,選出了當地和國家政府”。據美洲國家組織稱,60% 的登記選民參加了投票,並且“很少”發生欺詐或暴力事件。

作為對慘敗的回應,反對派指責選舉委員會組織了“大規模舞弊”。美國和加拿大主導的美洲國家組織選舉觀察團認識到在投票箱中擊敗範米·拉瓦拉斯的機會渺茫,因此證實了反對派的抗議。美洲國家組織對一些參議院席位的多數計算提出質疑,聲稱拉瓦拉斯在第一輪中隻應贏得七個參議院席位,而不是選舉委員會宣布的十六個席位。

選舉委員會通過計算前四名候選人的百分比,計算出第一輪勝利所需的50%加一票。美洲國家組織聲稱計票應包括所有候選人,但這是一種不誠實的立場——美洲國家組織與選舉委員會合作準備選舉,並事先了解計票方法。在拉瓦拉斯取得壓倒性勝利之前的任何選舉中,他們都沒有反對這一程序。此外,美洲國家組織建議的製表方法可能不會改變參議院席位的結果。

從本質上講,美洲國家組織抓住了一些參議院席位計數中的技術性問題,將七千個席位的選舉定性為“存在嚴重缺陷”。

加拿大政府對美洲國家組織選舉使命產生了重大影響,捐款超過 30 萬加元。除了美洲國家組織框架之外,渥太華還支持反對派對選舉進行審查的呼籲。加拿大和美國威脅要切斷對該國的援助,以抗議用於確定參議院??席位獲勝者的公式。2000年9月,外交部長勞埃德·阿克斯沃西和美國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召開了“海地之友”會議。這次會議導致美國宣布將撤回對海地 11 月總統選舉的援助。渥太華還決定不資助或參與總統選舉觀察團。

民意調查預測阿裏斯蒂德將獲得壓倒性勝利,他在 1990 年贏得了海地有史以來第一次民主選舉,但八個月後被軍方趕下台。不出所料,阿裏斯蒂德以92%的選票贏得了 2000 年 11 月的選舉。盡管大多數反對黨抵製了這次選舉,但沒有分析人士嚴重懷疑阿裏斯蒂德的壓倒性支持。

鑒於阿裏斯蒂德的勝利,國際社會別無選擇,隻能承認他是合法當選的。《築壩洪水》一書中,彼得·霍爾沃德描述了在阿裏斯蒂德的第一次國際活動中,據報道加拿大總理讓·克雷蒂安就五月選舉所謂的缺陷對他提出警告。2001 年 4 月在魁北克市舉行的美洲峰會上,批評者指責範米·拉瓦拉斯未能解決前一年選舉後與反對派談判的僵局。

和這樣的朋友在一起……

克雷蒂安向阿裏斯蒂德施壓,要求他與反對派進行談判,並讓他有責任解決 2000 年 5 月選舉的爭端。但是,即使在阿裏斯蒂德屈服於壓力並說服多名範米拉瓦拉斯參議員辭職之後,破壞其政府穩定的運動仍在繼續。在美國和加拿大的要求下,世界銀行和美洲開發銀行凍結了已批準的 5 億美元貸款。這些貸款相當於海地政府年度預算的一半以上。阿裏斯蒂德上任後,加拿大對該國的援助減少了一半以上,幾乎沒有直接提供給政府。

與此同時,美國和加拿大聯合了拉瓦拉斯的政治反對派。在國際共和研究所的指導下,這是一個美國政府附屬機構,與共和黨有聯係,由社會民主黨、右翼基督教和商業相關政黨以及前弗朗索瓦·杜瓦利埃的支持者組成。獨裁政權,合並為民主融合組織(CD)。裁談會要求廢除2000年5月的選舉、阿裏斯蒂德辭職以及恢複軍隊。華盛頓和渥太華堅持民選政府與CD就“有爭議的”五月選舉達成和解,然後才恢複援助。然而,他們私下指示裁談會領導人保持頑固立場。

由於失敗的政治反對派不得人心,美國、加拿大和歐盟也支持了看似獨立的公民反對運動。他們將資金投入表麵上關注人權、民主和善政的項目,引發非政府組織對拉瓦拉斯政府涉嫌侵犯人權的強烈批評。

加拿大國際開發署(CIDA)在 2004 年 12 月對加拿大與海地“艱難的夥伴關係”進行評估時指出,加拿大與主要參與者聯盟的接觸以及提供充足的資源在支持民間社會倡議方麵取得了“相對良好的質量成果”以及加拿大非政府組織合作夥伴。這種向公民社會的轉變有助於增強非政府行為者推動改革需求的能力。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也投入了數千萬美元來團結和激勵民間社會反對阿裏斯蒂德政府。2002年12月,他們推出了184國集團,作為反對派“公民”派皇冠上的明珠。184國集團自稱是一個基礎廣泛的公民運動,由代表人權團體、婦女、農民、勞工、知識分子、學生等的184個組織組成。盡管 184 國集團表麵上具有多樣性,但它實際上由海地社會的一小部分人主導。血汗工廠老板小安迪·阿佩德 (Andy Apaid Jr) 和查爾斯·亨利·貝克 (Charles Henri Baker) 等反對提高最低工資的領導人處於該群體的最前線。

渥太華支持 184 國集團及其成員組織,CIDA 撥款 1300 萬加元用於由附屬非政府組織實施的項目,這些項目的重點似乎是高尚的主題,例如公民社會、民主和人權。這筆資金還支持該組織“社會契約”的發展。184國集團和CD多次舉行示威活動,譴責政府並要求阿裏斯蒂德辭職。

許多CIDA資助的加拿大非政府組織與加拿大資助的海地非政府組織呼應,呼籲推翻阿裏斯蒂德。2003年12月15日,魁北克省的非政府組織傘式組織魁北克國際合作組織協會(AQOCI)呼籲加拿大政府公開譴責阿裏斯蒂德及其“充斥著侵犯人權行為”的“政權”。兩個月後,由包括 AQOCI 在內的 6 個非政府組織組成的非正式團體“Concertation Pour Haiti”將阿裏斯蒂德稱為“暴君”,他的政府是“獨裁政權”和“恐怖政權”,並呼籲將他下台。

然而,弗朗索瓦·杜瓦利埃獨裁政權和隨後的軍政府所特有的係統性侵犯人權和政治鎮壓在阿裏斯蒂德統治下完全不存在。盡管經濟形勢不斷惡化,而且受到非政府組織和政治反對派的無情誹謗,阿裏斯蒂德的受歡迎程度也依然穩固。《紐約時報》記者特雷西·基德 (Tracy Kidder ) 獲得的美國國際開發署 2002 年至 2003 年委托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阿裏斯蒂德始終受到民眾的支持。政變六個月後,美國大使詹姆斯·弗利在一份機密電報中承認,一項民意調查顯示“阿裏斯蒂德仍然是海地唯一支持率超過 50% 的人物”。

低烈度戰爭

渥太華在鞏固實施政變的國際力量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2003年1月31日和2月1日,克雷蒂安政府組織了“海地渥太華倡議”,討論該國的未來。魁北克記者米歇爾·瓦斯特在2003年3月15日的《現實》雜誌上報道了這一活動,並指出沒有海地官員被邀請參加這次會議。在這次大會上,美國、加拿大和法國的高層官員決定,當選總統“必須下台”,需要重建軍隊,並將國家置於聯合國托管之下。

除了國際外交努力和民間社會的反對之外,還對政府發動了一場低強度的戰爭。2001年至2003年間,數十名拉瓦拉斯成員和支持者在貝拉德爾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附近的其他邊境城鎮被殺。

2001年7月28日,襲擊者襲擊了幾個警察局。2001年12月17日,一場更嚴重的政變未遂,三打以上的槍手衝進了國家宮殿。他們使用直升機和 50 毫米口徑機槍殺死了 4 人,並短暫占領了該建築。五名襲擊者被警方擊斃。在襲擊過程中,襲擊者通過無線電宣布阿裏斯蒂德不再擔任總統,並宣布蓋伊·菲利普為新的警察指揮官。據報道,聖多明各前警察局長菲利普·瑙和讓·雅克·瑙策劃了這次襲擊。

2003年底,菲利普和阿裏斯蒂德解散的軍隊中的一些前士兵加緊了對政府目標的跨境攻擊。由前敢死隊隊長領導的戈納伊夫幫派聯盟很快就加入了他們。2004年2月5日,這些叛亂分子占領了海地第四大城市戈納伊夫。全副武裝的部隊在海地橫行,殺害警察,清空監獄,焚燒公共建築。

最初,加拿大外交部長比爾·格雷厄姆譴責了這次叛亂,稱加拿大支持民選政府。“阿裏斯蒂德已經當選,他必須完成任期,”格雷厄姆在 2004 年 1 月中旬的La Presse文章中解釋道。“如果今天舉行新的選舉,他可能會再次當選。”

美國和加拿大官員在公開批評叛軍的同時,實際上堅持讓阿裏斯蒂德與與叛軍並行的頑固的政治反對派進行談判,從而賦予了他們權力。2004 年 2 月中旬,渥太華派代表團前往太子港,明確指示阿裏斯蒂德“尊重他的義務”,正如外交部長格雷厄姆所說。盡管格雷厄姆聲稱此次訪問的目的是促進與反對派的討論,但其真正目的是進一步削弱民選政府。

政變

2月22日,叛亂分子占領了該國第二大城市海地角。數十名警察被殺,更多的警察幹脆放棄了自己的崗位,讓給了裝備更精良的叛亂分子。當叛亂分子前往太子港時,國際社會無視民選政府派遣“幾十名”維和人員在一個沒有軍隊的國家恢複秩序的請求。

2月26日,即阿裏斯蒂德被免職的三天前,美洲國家組織常設理事會呼籲聯合國安理會“采取一切必要和適當的緊急措施,解決海地不斷惡化的局勢”。加勒比共同體和共同市場(CARICOM)呼籲聯合國安理會部署緊急軍事特遣部隊協助阿裏斯蒂德政府。這一援助呼籲遭到了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斷然拒絕。

到月底,武裝分子已經控製了除太子港以外的所有主要城市,因為叛軍已在該市郊區建立了陣地。總統的支持者在首都這座擁有 200 萬人口的城市各處設置了路障。他們封鎖了要道,準備戰鬥。盡管該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叛軍手中,但隨著親政府警察重新奪回了幾個城市,政府的前景開始改善。

應加共體的要求,一批槍支、防彈背心和彈藥從南非出發,抵達牙買加金斯敦。有傳言稱委內瑞拉已同意派遣士兵保護憲政政府。最重要的是,太子港的麵積使得數百人很難占領。

但太子港之戰從未發生。2004年2月29日淩晨,美國士兵在加拿大第二精銳聯合特遣部隊的30名成員的支持下,護送海地當選總統和他的安全人員登上一架噴氣式飛機離開該國。美國官員堅稱總統辭職是為了避免血腥屠殺。盡管阿裏斯蒂德的說法相互矛盾,但世界上大多數媒體都接受了這一事件版本。

臨時政府是由法國、加拿大和美國等“智者”組成的委員會任命的。這個非法的臨時政府由來自佛羅裏達州的熱拉爾·拉托圖(Gérard Latortue)領導,他已經十五年沒有在海地居住了。

加拿大與法國和智利一起為隨後由美國領導、聯合國批準的多國臨時部隊提供了部隊。作為部隊的一部分,五百名加拿大士兵在太子港的街道上巡邏了六個月。

政變導致了核心集團的成立,這是一個外國大使聯盟,在過去二十年中對海地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大約三年前,核心集團通過一條推文任命了現任領導人 Ariel Henry 。為了維持他的統治,美國和加拿大最近撥款3 億美元向海地派遣一支肯尼亞領導的部隊。

2月29日是海地曆史上黑暗的一天,也是加拿大的恥辱時刻。

穀歌翻譯Canada Strongly Supported Haiti’s 2004 Coup d’État

所有跟帖: 

看得一頭霧水。2004政變到底對海地是好是壞,加拿大美國的支持政變,到底有沒有正義性,都沒有說清楚。一味指責政變,難苟同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9/2024 postreply 13:20:34

一頭霧水就對了。你站在那用腳想都知道,加拿大美國支持的就一定是正義的。 -nyg- 給 ny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1/2024 postreply 08:10:1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