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7天夜戰胡璉
1947年4月中旬,國民黨陸軍司令顧祝同坐鎮徐州,調集3個集團軍,共計12個整編師,約25萬人馬,沿臨沂至泰安一線對新泰、蒙陰地區發動攻擊。
為了打破敵軍攻勢,華野司令員陳毅將軍決定集結3個縱隊,以泰山之險,切斷敵軍左翼,直搗整編72師。4月19日,許世友司令員奉命率9縱隊第26師緊急趕至白馬關、九女山一線,阻擊敵整編軍11師,為泰安戰役的勝利保駕護航。
許世友率領隊伍沿著西山大道向南行進。當他們到達殷堤口時,偵查員騎著馬疾馳而來,喘息未定地喊道:“司令員,請等一下!”
許世友立刻勒住韁繩,停下了馬,詢問偵查員:“發生了什麽事?”偵查員告訴他:“敵整編11師駐紮在仲村附近,距離白馬關隻有一線之隔,他們正蠢蠢欲動。
如果我們按照現在的速度前進,我們還有100裏的路程,而敵人的距離隻有20裏,我們無法完成阻擊敵人的任務。”
許世友問道:“有什麽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偵查員回答:“我們可以通過改走山道來縮短距離,同時加快行軍速度,這是唯一的辦法。”
許世友又問:“你們對這條路了解嗎?”偵查員回答:“是的,我們對這條路非常熟悉。”許世友立即下令:“那就按照你的建議,通知司號員吹號,通知26師改走山道,加快速度。”
26師像一道閃電,穿越山道,直奔白馬關。搶占白馬關,就是掌握主動權的關鍵。許世友寄予厚望的26師不負眾望,隻用了5個小時,行軍100多裏,比敵人提前到達白馬關。
白馬關是蒙山的要塞,山勢險峻,天台山、黑山綿延不絕,雲頭山高聳入雲,九女山矗立在東南,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26師以白馬關為主戰場,還在其他山頭上設置了防禦力量。然而,這裏的山地都是硬實的黑岩石,難以建造工事,所以26師隻能選擇高大的岩石和自然石棚作為掩體。
剛剛進入陣地,敵人的炮火就已在26師陣地前沿爆炸。敵整編11師,是國民黨軍隊的“五大金剛”之一,裝備精良、火力強大。
他們沒有料到,26師已經卡住了交通咽喉。戰鬥開始後,敵軍師長胡璉立即出動飛機和密集的炮火,對黑石、天台山進行狂轟濫炸。
26師的陣地前沿立刻炮聲隆隆,石塊飛濺,敵軍一個團在硝煙彌漫中發起集團衝鋒。
![](/upload/album/84/98/15/d4843f3e2195GftnG0o3.jpg)
在反複激烈的爭奪中,黑山、天台山、雲頭山陣地相繼被敵占領,形勢萬分危急。“26師!26師!”聽說幾座山頭被敵攻占,許世友焦急萬分,立刻抓起話筒,呼叫26師。
“我是26師。”對方回應道。“找你們師長劉湧接電話。”“我就是劉湧。”“劉湧,我告訴你,你們要像釘子一樣死死釘在陣地上,卡住敵人的喉嚨,叫敵人無法呼吸。”
“堅決完成任務,請司令員放心!”夜深人靜,月色朦朧,劉湧下定了決心,組織兩個團的兵力,直衝敵人的黑山陣地。
從敵人的戰鬥組織和炮火來看,敵人似乎對我夜襲有所準備。兩軍對壘,一場惡戰不可避免。戰士們在炮火的掩護下,一鼓作氣,像旋風一般衝上山頭,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慌亂的敵軍官兵四處逃竄,藏在石縫裏、壕溝旁,最終成為了俘虜。
24日,敵師長胡璉向26師陣地同時展開了兩個旅的兵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輪番衝鋒。山野之間,灰壓壓一片,盡是持衝鋒槍的敵人。
26師因黑山一帶無法構築工事,不利於堅守,於是主動將部隊收縮至白馬關一線。
在白馬關,許世友率部頑強阻擊敵整編11師,一個師抵住敵一個軍的猛烈進攻,整整7天7夜。這是一場硬碰硬的較量,敵軍死傷慘重,軍心動搖。
而我們的26師77團4連更是堅守在最前線,連續擊退敵五次進攻,甚至兩次向敵反擊奪陣地,殺傷敵人400餘名,最終榮獲“白馬關戰鬥模範連”的稱號。
這一仗讓敵軍主力被成功阻擊,保證了華野主力順利攻占泰安。陳毅元帥對此十分讚賞:“許世友在紅軍萬源阻擊戰,一個軍大戰敵三個師,現在一個師阻擊敵王牌一個軍,依然是那個英勇無畏的許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