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曆史上的一月十六日

來源: fubin 2024-01-15 23:32:5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9877 bytes)

世界曆史上的1月16日

 

今天是1月16日,2024年的第16天,2024年還剩350(2024是閏年,366天)。

 

世界曆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以下值得我關注的事件:

 

27BC

羅馬帝國建立

 

公元前27116日(農曆公元前281123日),羅馬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古羅馬從共和國進入羅馬帝國時代。羅馬帝國建立。

渥大維 Octavianus(公元前63924—公元14819),羅馬元首(公元前27116公元14),被授予奧古斯都榮譽稱號.

他的名言:我接受的是一座磚做的城市,留下的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在這場被稱為人生的戲劇中,我的表演還不錯吧。戲劇結束了,請鼓掌送我回家吧

渥大維

Reign

16 January 27 BC – 19 August AD 14

 

395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東部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現伊斯坦布爾)為首都,西部帝國則以羅馬為首都。

 

編者??古羅馬文明對世界、特別對歐洲文明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和推動。但羅馬文明如同中國的五代十國時期一樣亂糟糟的不好學。我覺得還是把這段千年曆史劃分成幾個曆史階段,化整為零地了解比較容易掌握:

王政時期(公元前625-510年)

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10-公元前40年)

羅馬帝國(公元20-公元360年)

東羅馬帝國(公元405-公元1453年)

西羅馬帝國(公元405-公元480年)

編者??

 

881

黃巢即皇帝位

 

881116日(農曆8801213日),黃巢即皇帝位,建立了農民政權大齊。黃巢起義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封建統治。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由於流動作戰,沒有建立比較穩固的後方和政權。很快就失敗了。

 

編者??黃巢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它對中國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黃巢起義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不公和不平等,為後來的農民起義提供了借鑒。 同時,它也加速了唐朝的衰亡,使中國進入了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各種勢力爭霸,民不聊生的時期——五代十國。編者??

 

1547

“恐怖伊凡“被加冕為“大俄羅斯的沙皇和大王子

 

“恐怖伊凡“ Evan the terrible“,——伊凡四世,在莫斯科聖母升天大教堂加冕為俄羅斯新沙皇。

 

“恐怖伊凡“(生於1530825日,莫斯科附近的科洛門斯科耶[俄羅斯]——死於1584318日,莫斯科)莫斯科大公(1533-84年),第一個被宣布為俄羅斯沙皇(從1547年起)。 他的統治見證了中央管理的俄羅斯國家的建設和包括非斯拉夫國家的帝國的建立。 伊萬對瑞典和波蘭進行了長期且基本上不成功的戰爭,為了強加軍事紀律和中央集權管理,他對世襲貴族實行了恐怖統治。 伊凡恐怖暴行可以追溯到他小時候,伊凡四世會站在環繞克裏姆林宮的城牆頂端,從上麵把貓和狗扔下去。成年後,他喜歡毆打侍從,大臣提出反對意見要打,波斯進貢來的大象不會下跪要打,甚至單純隻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對身邊的侍女也要打。曆史傳說中,在他晚年的時候,他把建造聖巴西爾大教堂的兩位主建築師的眼睛挖掉,這樣他們就永遠不可能再設計出比該教堂更漂亮的作品。伊凡曾經因相信是一些貴族領主毒死了他的妻子;於是,他把悲憤和怒火對準了那些他打探出來的與他為敵的人,開始了血腥的屠殺。他命人抓捕了上萬人,還動用了酷刑,有些幹脆不經審訊便直接殺了。伊凡四世不僅處死了有罪之人,還對他們的家屬斬草除根,不給他們贖罪的機會,不留任何後患。

 

編者??無獨有偶,普京大帝現在也窮兵黷武;發動了基本上不成功的戰爭,俄烏戰爭;反對他的人雖然沒有被挖去眼睛,但都不是在把牢底坐穿,就是“有名其妙“地死去;普裏戈津曾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多年的親信,其雇傭兵組織在20222月俄軍全麵入侵烏克蘭後發揮關鍵作用。但普裏戈津今年623日發動兵變進逼莫斯科,事敗後與普京關係破裂。普裏戈津(Yevgeny Prigozhin)乘坐的私人飛機,8月23日傍晚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以北的特維爾地區(Tver Region)墜毀,機上10人全部罹難!若幹年後俄羅斯曆史典籍上會出現,“terrible Putin,恐怖普京“的字樣。編者??

 

Ivan the Terrible was crowned “tsar and grand prince of all Russia.”

 

1605

唐吉訶德》首次出版

417年前的今天,1605116日(農曆16041127日),《唐吉訶德》首次出版。

 

《堂吉訶德》或譯《吉訶德大人》(西班牙語:Don Quijote de la Mancha,原標題的原意為《來自曼查的騎士吉訶德大人》),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於1605116日和1615年分兩部分岀版的反騎士小說。故事背景是個早沒有騎士的年代,主角堂吉訶德幻想自己是個騎士,因而作出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最終從夢幻中蘇醒過來。

 

編者??堂吉柯德影響了一大批中國讀者。魯迅(1881—1936)和他胞弟周作人(1885—1967)屬於我國最早對《堂吉訶德》發生興趣的學者。堂吉柯德有很多中中文譯本。編者??

 

1914

高爾基在因持不同政見者流亡八年後被授權返回俄羅斯。

編者??即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曾經被流亡海外的高爾基,一旦加入到蘇聯這個新的專製集團,迅即變成了蘇聯暴政的宣傳工具,開始流亡、殺戮、關押蘇聯當局不同政見者。編者??

 

Maxim Gorky is authorized to return to Russia after an eight year exile for political dissidence

 

1942

日軍開始進攻緬甸

Japan’s advance into Burma begins.

 

1944

艾森豪威爾擔任歐洲盟軍遠征軍的最高指揮官。

 

Eisenhower assumes supreme command of the Allied Expeditionary Force in Europe.

 

1956

埃及政府將伊斯蘭教作為國教。

 

編者??19549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毛澤東主席致開幕詞時明確提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曆史在進步,當下指導我們思想、說話、吃飯、穿衣、睡覺、一舉一動的是XI思想。編者??

 

The Egyptian government makes Islam the state religion.

 

1979

伊朗國王巴列維流亡海外

 

伊朗巴列維王朝最後一位君主,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波斯語:???? ??? ??? ?????1941916日即位,1979211日被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 

 

編者??三十秒伊朗近代史:首任君主禮薩汗在1925年至1941年統治波斯,推行一係列西化改革,興建伊朗縱貫鐵路德黑蘭大學,確立政教分離,建立世俗的中央集權製度。1935年,禮薩汗要求外國棄用波斯的稱呼,改稱伊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和蘇聯聯合入侵伊朗,禮薩汗遭到罷黜,其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即位。1951年,摩薩台獲選上任首相,推行福利製度改革,並將伊朗石油產業國有化,危及英國背景的英伊石油公司的利益。1953年,美國中情局發動推翻摩薩台的政變,致使巴列維王朝轉向威權專製,並在冷戰外交中倒向美國。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推行白色革命以重建伊朗社會,伊朗國民的識字率、衛生和生活條件獲得長足改善,但亦凸顯出腐敗問題及助長階層對立情緒。1978年,爆發廣泛的民眾示威,引發伊朗伊斯蘭革命1979年,教士霍梅尼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終結了巴列維王朝的統治,國王陷入流亡。伊朗進入封建、黑暗、落後的專製政體。編者??

 

The Shah leaves Iran.

 

1991

波斯灣戰爭打響

 

1990年8月伊拉克占領科威特引發的波斯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始於1991年的這一天,由美國領導的對伊拉克的空襲一直持續到2月28日。在槍口底下,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承諾尊重未來的聯盟和聯合國和平條款。美國時任總統布什宣布停火。

 

編者??這次停火,給十年後薩達姆走上斷頭台埋下了伏筆。編者??

 

Beginning of Persian Gulf War

The Persian Gulf War, triggered by Iraq's occupation of Kuwaitin August 1990, began on this day in 1991 with a U.S.-led air offensive against Iraq that continued until a cease-fire was declared on February 28.

 

2006

艾倫·約翰遜·瑟利成為是第一位當選非洲國家元首的女性,她宣誓就任利比裏亞總統。

Ellen Johnson Sirleaf, the first woman to be elected head of state of an African country, was sworn in as president of Liberia.

 

2017

美國宇航員尤金·塞爾南是最後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1972年),去世,享年82歲。

 

編者?? 在九次阿波羅任務中,24名宇航員(均為美國人)去過月球,其中12人曾幸運地行走於月球。登月第一人是尼爾.阿姆斯特朗,1969720日第一次登月。他的名言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對人類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飛躍,”永遠響徹雲霄。編者??

 

American astronaut Eugene Cernan, the last person to walk on the Moon (1972), died at age 82.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