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中共中央在1956年1月出台了《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後經多次修改,於1957年10月中共八屆三中全會討論通過,作為正式文件公布。其中,對不同地區的糧食生產規定了具體指標:從1956年算起,在12年時間內,黃河、秦嶺、白龍江以北地區糧食每畝平均年產量要達到400斤;黃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區糧食每畝平均年產量達到500斤;淮河、秦嶺、白龍江以南地區糧食每畝平均年產量達到800斤,簡稱為“四五八”。
老覃在大前天寫的《1958年,毛主席視察機械廠遭阻攔,他反問:咋啦?工人不上班了?》一文中說了,毛主席在1958年2月12日到東北視察時,陪同毛主席開展視察工作的,是遼寧省委、沈陽市委負責人黃歐東。
毛主席發現遼寧的農業發展不盡如人意時,曾經說了,“東北農業勁頭不大”,“遼寧工業已占85%,著重搞工業,沒有注意農業”。
黃歐東在這個時候發言了,他提出:遼寧將會在兩年實現畝產400斤。
毛主席擺了擺手,說:
“不要吹得太大,還是五年計劃爭取三年完成。“
他後來還一再提醒人們:
“對那些指標過高的計劃,需要壓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