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紀時的學生食堂照片,是從食堂東北向西南拍攝的。
所有跟帖:
•
哇,一定是很富足的地方。
-圓老扁-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6:59:56
•
我小學四年紀時的學生食堂是茅草房
-最接近太陽的人-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7:09:58
•
這是拜國民政府的恩賜。南京有幾所國民政府時期小學的校舍挺不錯的,按當時的標準。
-信筆由墨-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7:16:58
•
這是什麽時候?應該是國家機關小學。
-hhtt-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7:18:59
•
最喜歡拉裏麵那種小辮子,拉一把就跑...
-小寧波♂-
♂
(188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7:29:20
•
大城市大機關的子弟學校,再大的廠礦,子弟學校都不可能有這個標準
-華府采菊人-
♂
(339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7:29:45
•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建了不少機關院校。
-信筆由墨-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7:39:57
•
估計信老待的地方是民國陸軍學校舊址
-最接近太陽的人-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7:46:19
•
國民政府中央政治學校地政學院
-信筆由墨-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7:55:13
•
南京的冬季氣溫很冷啊,是穿的棉衣?
-賭城看客-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9:02:07
•
南方不給暖氣,比北方冷多了
-sheandI-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9:05:04
•
屋裏和室外一樣冷.
-最接近太陽的人-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9:36:54
•
一條長江,江北有取暖費,南邊沒。退伍兵,江北有大衣,絨衣絨褲;江南全沒有。真TNND不平等啊!
-信筆由墨-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0:49:12
•
你江南沒有煤礦,怨誰呀!
-老生常談12-
♂
(961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1:10:48
•
江西有煤也不讓取暖,不是以長江為界的,河南的黃河南也不是采暖區, 甚至平頂山煤礦的樓房家屬宿舍,也沒暖氣
-華府采菊人-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43:03
•
江北的退伍兵也沒有大衣。
-TheHawk-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2:35:31
•
不一樣。東北的皮大衣,大頭鞋都有。江南省份扣得緊。
-信筆由墨-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4:39:43
•
過了長城的退伍兵才有大衣,絨衣絨褲不分南北都有。
-puyh-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4:34:15
•
南京有寒冬和暖冬。寒冬可達零下十幾度,小河小池封凍可行人。暖冬隻有幾天在零度以下。
-信筆由墨-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0:46:53
•
猜除北京外,隻有各大軍區機關所在地才有這個條件。
-zillos-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8:39:06
•
從孩子們的衣著上看,更像是參加活動(給外賓表演),不像是小學生的日常生活
-coach1960-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8:45:41
•
別告訴我是國家大機關的孩子,那會每家一群孩子,都在殿堂吃飯,爹媽在哪裏吃?
-coach1960-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8:49:55
•
不像4年級學生,倒像是2年級學生。
-老生常談12-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09:17:29
•
還真是的,沒戴紅領巾。
-信筆由墨-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4:43:48
•
這個照片看起來像是1958年拍的。有相當年紀了。
-hkzs-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0:00:44
•
58年的話,是不是應該有帶紅領巾的?
-TheHawk-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2:26:51
•
請看這片兒,跟信博的片兒是一個學校(俺嫂嫂的媽媽)。您那張是老校了,俺嫂嫂年輕沒趕上。
-hongshankou-
♀
(10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2:54:56
•
有點像我們小學,隻是我們小學前麵沒有窗戶。窗戶在側麵。
-f2022f-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5:17:54
•
好棒的照片!這樣的照片多多益善,分享時代,分享曆史!
-古樹羽音-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22:04:27
•
羽音,俺嫂嫂的媽媽大學數學係畢業,在小學教算術:),也是校長。到了北京後,在中學教數學。
-hongshankou-
♀
(0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07:15:10
•
那年月能上大學,了得呀!我媽嫁我爸時高中畢業;我爸除了犧盟會的速成師範班以外,小學都沒上過的。
-古樹羽音-
♀
(0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18:49:12
•
嗬嗬,俺爸也是大學生,俺媽好像是高小。
-hongshankou-
♀
(0 bytes)
()
12/04/2023 postreply
18:59:07
•
我們小學沒有食堂。都是走回家吃飯。
-f2022f-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4:43:35
•
俺們也沒有,同你走回家吃飯。那片可能是早期吧?
-hongshankou-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4:50:26
•
可能是高官子弟或軍隊子弟。平民小學好像不提供食堂。
-f2022f-
♂
(0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4:53:48
•
華東軍區幹部子弟學校由司令員陳毅兼任校長,後來改為南京軍區衛崗小學,文革前才轉交到地方。
-蕭嵐-
♂
(729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8:00:30
•
不錯,衛崗小學。小學搬走後,改為前線文工團駐地。民國時期是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即陣亡將士遺留子女學校。
-信筆由墨-
♂
(2365088 bytes)
()
12/03/2023 postreply
18: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