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周總理率團訪問朝鮮,同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達了一項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協議:對位於中朝邊界的長白山進行重新劃分,將長白山一半的部分劃分給朝鮮,這讓當時很多人都不解,畢竟長白山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固有領土,
那麽,我國同意將長白山的一半劃給朝鮮,這背後究竟有什麽深意呢?
中國的讓步
1961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突然向我國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請求:重新劃分中朝邊界。
而中朝兩國是睦鄰友好的鄰邦,一直以來,我國都非常重視和朝方的關係,因此,對於朝方的這一請求,我國非常重視,立即就這一問題同朝方展開了談判。
但領土問題不容小視,因此這場談判注定是漫長且艱難的,一直到第二年,談判才最終落下了帷幕。
而為了表明對這一問題的重視,1962年,已經64歲的高齡的周總理遠赴朝鮮首都平壤。 *****
*****
當時金日成熱情地招待了周總理一行人,而我國更是誠意十足,為這次談判做了充足的準備。
之後,周總理在會談中表達了中方的立場,強調了中朝兩國的友好關係以及邊界問題的重要性。
而金日成也表示了朝方的立場,並對周總理的親自到來表達了感激。
隨後,雙方在會談中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並最終達成了一致共識:雙方將在邊界問題上進行平等友好的談判,尋求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
不過令很多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我國竟然出乎意料地做出了讓步,決定將長白山超過一半的部份劃歸朝鮮。
而見我國做出了這樣巨大的讓步,朝鮮也不再糾結於長白山其他地區的歸屬問題,宣布同意放棄對長白山其他爭議地區的主張。 *****
*****
就這樣,《中朝邊界條約》正式確定了,將長白山天池劃定為國界線,但天池的55%歸朝鮮所有,而我國隻占了45%,也就是說我國自願將將長白山北麓劃歸給朝鮮。
這不僅解決了中朝兩國的邊界爭端,也為日後中朝兩國之間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礎。
而長白山自古就是我國的一部分,一直與中國曆史息息相關,那麽又是怎麽和朝鮮扯上關係的呢?
------------------
重新劃界的前因
1962年,應朝鮮方麵要求,我國同意將長白山的一半劃分給朝鮮,那麽長白山與朝鮮曆史上究竟有何聯係呢?
鮮為人知的是,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小時候曾長期生活在長白山西北麓的吉林省撫鬆縣,這同時也是另一位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的出生地,並且在近代還有大量的朝鮮人,生活在我國長白山地區。
而金日成和金正日在朝鮮人民心中都有著崇高的地位,他們生活過的長白山,更是被朝鮮民眾視為“聖地”,直至今天,在朝鮮國內仍然有著“白頭山血脈”的說法,這裏的白頭山,指的正是長白山。
但近代以來,由於原本強大的清王朝國力已經非常衰弱了,在這種情況下,外來侵略者接踵而至,先後多次對我國實施了侵略。
與此同時,朝鮮王朝也同樣進入到了末年,百姓的生活也是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下,便產生了大量流民,其中的一部分流民便越界到了中國長白山一帶定居。 *****
*****
而當時的清朝正處於內憂外患當中,所以根本無力再像之前一樣武力驅逐這些來長白山定居的朝鮮人,便默許了這種情況的存在。
與此同時,在日本等列強的挑撥下,朝鮮王朝和清朝產生了邊界糾紛,這些朝鮮人定居的土地被朝鮮王朝視為他們所屬的。
這次的邊界糾紛持續數十年,因此清朝不得不重新開啟了勘界工作。
後來,朝鮮獲得了強大的沙皇俄國的支持,在沙皇俄國的支持下,朝鮮更是一度獲得了中國長白山地區的“實控權”。
不過隨著沙皇俄國被日本擊敗,當時的朝鮮也再次失去了“靠山”,清朝也再次卷土重來,奪回了長白山地區的“實控權”。
1910年,朝鮮半島被日本人吞並,由於朝鮮麵臨日本人的壓迫,越來越多的朝鮮人越界到長白山地區定居,而當時的中國則處於動蕩不安中,根本無暇顧及位於邊境的長白山。 *****
*****
而金日成也是這一這時期移居到我國長白山地區的,也正是在我國東北,年輕的金日成開啟了他的革命生涯,並逐漸走上了抗日的道路。
朝鮮獲得獨立以後,金日成成為了朝鮮領導人,但他對長白山仍然有著非常深的感情。
截止到1962年,很多定居在長白山北麓的朝鮮族人已經在這裏生活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長白山的歸屬問題便成為了一個急待解決的曆史遺留問題。
------------------------
背後的用意
1962年,我國和鄰國朝鮮重新劃定了邊界,將長白山北麓劃歸了朝鮮,那這項決定的背後我國又有何特別的考慮呢?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和朝鮮之間關係便一直非常良好,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還曾並肩作戰抗擊過美軍,打響了抗美援朝。 *****
*****
戰爭結束後,中朝兩國之間的關係仍然非常緊密,然而,兩國之間關係好卻並不意味著可以無視領土爭端問題,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這一問題再一次浮出了水麵。
1961年,朝鮮向我國提出要重新劃分位於長白山一帶的中朝邊界,為此,周總理在第二年特意不遠千裏率團趕到了朝鮮,周總理此行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這一爭端。
1962年,中朝雙方在朝鮮首都平壤正式簽訂《中朝邊界條約》,將長白山一半的部份劃歸朝鮮,自此兩國之間不再有領土爭議。 *****
*****
而我國當時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並非是一時興起,反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
自從清朝末年,便有大量的朝鮮人遷移到長白山地區定居,這是曆史遺留問題,這樣的曆史遺留問題使得解決邊界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因此我國在處理邊界問題的時候,也必須要考慮他們的想法。而將朝鮮族大量聚居的長白山部分地區劃歸朝鮮,也有利於這一地區的穩定,從而確保長白山地區的長治久安,同時也有助於維護中朝兩國的友好關係。
而中朝兩國的情誼是經曆過戰火考驗的,因此我國也不希望因為邊界問題而影響兩國之間的關係。
正是由於我國在當時妥善解決了長白山邊界問題,使得中朝兩國不僅保持了友好關係,增強了兩國之間的情感紐帶,也為當地居民的和諧共處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更方便開發長白山資源,發展周邊區域。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在麵對強敵入侵的時候,自然會義無反顧抗爭,但在同友鄰交往的過程中,也同樣會充分為他們考慮。